天天百科

心理健康教育 从文件到现实 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2020-07-30 分类:体检

原标题:心理健康教育,从文件到现实,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最近,朋友圈被一则新闻刷屏:上海长宁区给多所中小学学生发放的心理问卷中,充斥着诸多与自杀相关的、暗示性强的题目,且填写问卷前后未经家长知情同意,引发了家长的强烈不满与争议。有些家长甚至发现:孩子对自杀的了解和兴趣不减反增,有孩子直言“很奇葩,教我怎么自杀!”

家长的激愤、质疑、舆论的压力,最后迫使教育局为“不当心理健康调查问卷”问题向公众道歉,此事才算告一段落。

看似是一件小风波,但整件事的背后,揭示了目前我国在全面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尤其是中小学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面临的的重重障碍。

当人人都开始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迫在眉睫时,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解决技术和人员两大核心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技术难关。

尽管政府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方面下发了《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等重磅文件,心理健康量表(问卷)测评是的筛查方式也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和相关专家的论证,但是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不同家庭背景和教育环境下,更精密、个性化、科学的心理健康量表的研发依然是大多数教育从业者难以企及的技术难题。

因为很多懂教育的未必懂心理,懂心理的可能又不懂教育。

就拿这次长宁区的事件来说,经长宁区教育局19日上午的情况通报,长宁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为该问卷内容审核方之一。

经如此专业的心理辅导机构审核的问卷,家长们尚且对该问卷负面消极的语句描述,线上问卷的呈现方式,答案有效性、问卷隐私性等问题表示质疑,更何况其他地区未必有如此强大的技术支持,心理健康测评如何开展更是难上加难。

此外,受测人员的认知水平、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等都会影响心理测评量表的有效性,这对心理量表的编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针对测评结果,后续的解读、教育建议、教育干预和跟进工作更是需要一大批专业的懂心理的教师来执行,才能让心理测评的效果落到实处。

然而,学校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场所,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配备却远无法满足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求。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院长朱生营调研了全国3142所小学、941所初中学校,发现仅有19.16%的城市城区学校、2.64%的农村学校设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学生的心理教育中遇到的难题,不仅仅缺老师,在职的心理教师们本身的心理品质、心理状态以及心理教育的有效内容缺失也是挡在面前的两座大山。

很多地方的中小学配备的心理教师,自身也需要心理辅导。“心理老师说好听点在做心理辅导,难听点就是情绪宣泄桶。”而在保密原则的束缚下,心理老师又无法将自己的压力告诉同事,“这个时候你就会非常痛苦。”当心理教师面临这种情况时,谁来给他们心理支援?

更现实层面的问题是:待遇水平低、没有正式编制、无法专心本职工作、工作压力大等问题也困扰着绝大多数心理老师。“我到现在还没编制,我也很想用自己的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但有时候想想自己的待遇,就挺难过的。”

而目前我国中小学使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版本繁杂,缺乏完整、科学、系统的体系是普遍现象:

很多教材只摘录了常识性的心理理论,不符合中小学年龄段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更不用提如何精准化去提升学生的心理能力和心理素质水平;

教材偏理论和说教,缺乏对学生心理训练的实践性环节;

很多教材是德智体美劳教材的补充,缺乏心理教育的本体价值;

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缺乏一个连续的、阶段性、递进式的教材体系,杂乱无章,从长期看,很难起到心理教育的效果。

目前政府层面还未开展大面积的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研究和推广,然而,懂心理学的人都知道,3-6岁是儿童人格形成和心理素质奠基的关键期,青少年甚至成人的很多心理问题、心理疾病,都可以追溯到幼儿阶段。

而对家长们来说,对幼儿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和不以为意更是常态,近些年随着教育内卷之风蔓延,很多焦虑的中产家庭甚至让3-6岁的孩子提前抢跑,将儿童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变成充满竞争硝烟的赛场。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唯有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更是家庭的希望。当我们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往他们心理教育上多一分时间、精力、意识的投资,未来都会产生无数倍的收益。这个道理对微观层面的家庭和对宏观层面的国家都适用。

津心教育,专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14年,我们希望用我们的专业服务,去支持有正确教育观的家长,去支持关爱学生心灵的园长老师,去支持每一个孩子内心的发展和未来的幸福。

想了解我们的幼儿-家庭-教师心理测评、教师心理技能培训、园所心理学+赋能体系打造、幼儿心理健康课程《心本课程》,欢迎持续关注我们或联系工作人员咨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如果觉得《心理健康教育 从文件到现实 还有多远的路要走?》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