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新技术指引下的健康之路

2022-02-1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9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很愿意为健康投资,甚至因这种心情误入保健品传销和无证商家的陷阱。披着生物学前沿研究的外衣,许多产品和治疗方案令人无从甄别,我们真的能替自己的健康做主吗?

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生物学家王立铭的“巡山报告”是个很有价值的写作计划。他打算用30年的时间,持续观察和梳理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事件,每年成书一册,让普通读者也能看得明白,《巡山报告·基因编辑婴儿:小丑与历史》便打了头阵。

翻开本书目录,最直接也最强烈的印象是,生命科学领域高歌猛进的发展令人振奋,攻克疑难杂症出现曙光:令人绝望的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艾滋病,还有在我国高发的鼻咽癌和脂肪肝都大有疗愈希望,新的研究成果或治疗方法是否给患者多了一种选择?在书中,我们见证了边界被一次次地打破:人类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改写性状;鼻咽癌可能与病毒有关;脂肪肝可能因细菌而起,与固有认知大相径庭;一系列关于大脑的研究——聪明猴子、复活猪脑、夜视小鼠——拓展了智慧的边界;传统上对阿尔茨海默病病因的阐释可能有误,新范式的不断提出伴随了五花八门的古怪疗法……但由此衍生的成果在临床上有多可行,则令人困惑,比方说,不开刀、不吃药,照照光就能治好阿尔茨海默病?

王立铭指出,理性分析这些研究,权衡好得失才是明智之举。否则,轻则不慎成为“小白鼠”,重则耽误了治疗或承担非必要的风险。以被列入全书标题的“基因编辑婴儿”为例,这可能是2019年生命科学领域最重磅的新闻了,它招来的不是赞誉,而是声讨和唾骂。当事人说得冠冕堂皇:婴儿的父亲是艾滋病的携带者,为确保婴儿不被感染艾滋病,实验室提前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改受精卵的一个特定基因,使婴儿具有了对艾滋病的免疫能力。但这只是表面的、暂时的结果,本质上只是发布者的自我满足。王立铭说,修改的这个基因并非新发现,前有“柏林病人”,后有“伦敦病人”,他们因同时罹患了艾滋病和恶性肿瘤,在骨髓移植的过程中顺便修改了干细胞的基因,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但在“基因编辑婴儿”的案例中,明明存在比修改基因更成熟、更安全的方法,没必要选择风险大于收益的方案。而且,当事人直接修改了受精卵的基因,亦即同时修改了婴儿的生殖细胞基因,这些人为修改后的基因,将随被修改基因者未来的生育行为进入人类的基因库,谁能预知会有怎样的后果?再以伦理学考量,此举也将模糊“预防”和“治疗”的边界,技术被滥用恐将影响社会的其他方面,草率行事的科学家无异于是历史的跳梁小丑了。

读着书中的案例,不觉感慨,跟过去那些伪科学产品比起来,如今的新技术衍生品更难甄别,置身其中的可能不乏自觉不会上当的聪明人。譬如,跟上述当事人有点相似的“旧瓶装新酒”的另一位正经机构里有头衔的研究员,套路却像个江湖郎中,用煽动性的言论吸引患者参与实验,难保不会有患者病急乱投医。还有最后一篇《基因新政:你的基因到底属于谁》探讨的基因归属问题,让人想起时下流行的各路基因检测,将其交给不明机构“尝鲜”的大多是有好奇心的聪明人,为新技术欣喜的强烈热情,令其忘了考虑隐私泄露的风险。

不难想象,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在未来会更乱花迷眼,若要为自己的健康做主,需抵挡诱惑、克制冲动。本书可视为一个范本,在某些时候,我们可能需要一个冷静、专业又能通俗解释问题的观察者,替我们厘清所谓新技术、新疗法的逻辑,掂量得失,从而慎重地选择合适的方案,避开无谓的风险。(乐倚萍)

来源:解放日报

如果觉得《新技术指引下的健康之路》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