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入伏养生|疫情之“夏”,三个“三”为健康保驾护航

2022-04-11 分类:养生资讯

导语:古人云:“伏者,隐伏避盛暑也。”今天,是中国传统日历法中的初伏,也就是说从今天开始,咱们就正式进入了三伏天。“炎天三伏经初伏”,初伏是真正暑天的开始,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来了,你知道有哪些养生解暑的好方法吗?

初伏养生正当时

初伏,指的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三伏中头伏的第一天,按照中国的日历法来说,这是一年中暑天的开始。今年的初伏从7月16日开始,也就是说,从今天开始,咱们就正式进入了三伏天。

初伏:2020年7月16日至2020年7月25日中伏:2020年7月26日至2020年8月14日末伏:2020年8月15日至2020年8月24日

《说文解字》里说:“(伏)司也。从人从犬。”“伏”是犬趴伏着伺机吠叫、袭击人之意,引申出藏匿、隐蔽、伏击等意思。所谓三伏天,是说阴气受阳气所逼伏藏在地下,炙热当中潜伏着寒冷,这个就是三伏天的得名缘由。

三伏天是一年最热的时候,我们也应当顺应这一点进行养生。空调逆时而“冻”,自然对夏季养生不利,所以我们应当注意减轻对于空调的依赖,顺应自然规律,度过一个健康舒坦的夏天。

“冬养三九,夏养三伏”,疫情期间,驱除体内的寒、湿是很重要的,而三伏天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时节。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养生祛寒湿的好时机。

疫情之“夏”:三个“三”保驾护航

当疫情遇到三伏天的时候,我们该如何驱除体内寒湿,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呢?古人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许多疾病都跟体内湿气有关系。夏季要多吃祛湿食物,如红豆薏米汤等。还可洗热水澡、泡脚、吃姜等来祛湿除寒。

中医讲养生要顺应时节,借天地之势,让身体更健康。三伏天,做到以下三个“三”,更好的提高身体免疫力。

记住三忌:晨练、贪凉、大喜大悲。三伏天可在傍晚时分,做一些温和运动,比如散步、打太极拳,稍微出汗即可。年纪大的人不可情绪波动过大。所以,夏天一定要注意清净养心,控制情绪。

记住三宜:吃苦、补钾、晚睡早起。夏主火,火入心,多吃苦瓜、苦丁茶、莲子心等苦味食物能清热养心。不过,苦瓜性凉,脾胃虚弱的人和久坐办公室的人也不宜吃太多苦。

夏天白昼长,要晚睡早起。晚十一点睡、早六点起较为健康。中午小憩尽量控制在30分钟左右,以免影响晚上休息。一定要补充钾元素,宜喝茶、吃菠菜、吃番茄、吃红薯等。

记住三秘诀:多吃瘦肉、摇扇降温、热水泡脚。夏天内脏消耗很大,一定要多吃吃瘦肉,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摇扇降温既可清凉,还可以预防肩周炎。除此之外,喝茶也是一个的养生清暑的好方法。

三伏说“茶”,清凉心生

大热天,要说纳凉解暑的好方法,还是那一杯热茶,最能让我们清凉。三伏至,捧一壶茗茶,拿一把摇扇,酷暑似乎也不再那么难熬。大夏天里中国人讲究喝点热茶散热降温,春夏时节,一定要喝绿茶。

在大夏天徐徐地喝一杯热茶,自内向外的清凉,才是中国人的养生之道。“茶”字,是人在草木之间,让我们如归山林,如坐草木。人在四季循环中有茶的陪伴,真正是按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连接了草木天地的关联。

当然了,在这个时候最重要的还是能够在心里给自己一点宁静。俗话说“心静自然凉”,不管你心里有什么烦闷,或者对疫情有什么担心,在当下,每个人先好好把自己的心养好。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过好当下,做好手头的事情,把心放轻松了,身上自然也就清凉了。

如果觉得《入伏养生|疫情之“夏”,三个“三”为健康保驾护航》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