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信德与健康

2022-07-2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11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道德人生最幸福,德才兼备最快乐!

传播:国学丨文化丨亲子丨教育丨中医 | 健康

传递:爱地球 | 爱万物 | 正能量

信是仁义礼智信五德之一,正向的、阳性的信称为信德,是指能尊道贵德,意识和心智对道德伦理和方法的正信与诚信;而阴性的信是指离道失德的信念、信仰,包括偏信、伪信、杂信、妄信、迷信、邪信等。

信德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见到一些人形体消瘦,面色蜡黄,四肢无力,有上气无下气。与这些人接触,我们常常会发现他们说话言不守信,做事猜忌多疑、蠢笨蛮横,喜欢埋怨人非,谎话骗人,欲望比较强盛。经过仔细了解就会知道他们多数脾胃不好,消化能力差,经常有腹泻、胃痛的现象。

对于这种人,表面看起来是因为脾胃功能不好引起的消化不良,与饮食有关,而实质是典型的信德不足现象。

信的五行属性是戊己土,阳数为五,阴数为十,寄于脾,信是元气显露的外显信息。

▼▼▼

信的心理功能是主诚实,笃信不疑,忠信诚实,厚道稳重,宽宏敦实,忠一不二,重视因果,能容能化,主持的生理功能就是脾胃的消化功能,可以调理百谷之味,消谷散气,牙齿比较结实,行无赘肉,身轻体健,这就是信德能量充沛之人的优点。

阳土信德不足,则己阴土必盛,表现为浊气过盛,妄意不老实,神易狂,意邪想,很容易被“有之以为利”的表相所蒙蔽,看重的都是物质。这种人做人行事心无诚信,不但不能履行自己的承诺,还会妄语生业,欺骗别人,心理上也是疑神疑鬼,埋怨人非,猜忌多疑。容易患脾胃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比如胸闷、腹胀、胃肠溃疡、反胃酸,或者腹痛腹泻,这就是脾阴土己土过盛、浊气过盛引起的,这些都是信德品质缺乏之人的典型缺点及易患疾病。

中医理论讲,“脾与胃相表里,五行属性为土”,信德能量充沛的人,诚信道德,重视因果,清心寡欲,濡养脾胃的能量足,脾胃的生理功能旺盛,消化吸收调理功能也比较强,消化系统的代谢活动旺盛。

反之,阳性的信德能量不足时,常常疑神疑鬼、埋怨人非、猜忌多疑,己阴土的浊气过盛而损伤脾胃,为消化系统提供的能量不足,消化系统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出现代谢失调,久之则表现出消化系统疾病。

不仅如此,由于脾胃是后天之本,五行属性为土,脾胃损伤,必然出现营养代谢失调而使肺气不足(土生金),肺气不足则肾臟(金生水)、肝臟(水生木)、心臟(木生火)都会受到影响。

由此可见,信德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对性命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信德水平,使自己保持健康状态,少生病或者不生病呢?

▼▼▼

第一要做到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就是忠诚老实,讲信用,守承诺,不隐瞒,不说谎,不欺瞒别人,言必行,行必果。

第二要做到起居有常,劳逸适度。

人体十二条经脉对应着每日的十二个时辰,随着时辰变化,不同经脉中的气血在不同的时辰也有盛有衰,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这种规律也就是“信”,人的生活和作息要顺应这种规律才不会出现生理紊乱。

要按照四季变化,守时守信起居坐卧,不能过度劳累。

只有这样,才能够守住生活之信,保证正常的生活秩序,才不会影响人体正常的代谢及其生理功能。

第三要慈检同行常自省。

古人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都会“吾日三省吾身”,而我们现代人却不知道慈检同行常自省的重要性,只要我们时时刻刻、全心全意地以感恩、赞美、自省的心态来接纳欢迎所遇到的困扰或者烦恼,时时处处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是否违背了自然规律,是否做了损人利己的事情,是否违规乱纪,时刻检查和校正我们的言行,就守住了“信”。

天天坚持,信德就会慢慢生成。

第四要坚持经典诵读。

祖圣先贤的经典著作具有强大的道德能量,能够塑造我们的道德品格,提高我们的道德水平,如果我们能够在每天早起、饭前、睡前坚持以《德道经》《黄帝内经》《易经》《黄帝四经》《大学》等经典为主经常诵读,认真坚持,既可以培养信德,又可以提高我们的精神品质,增进身体健康,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第五要注重口识的正善治养生。

当代人的口腹之欲也是破坏脾土信德、败坏身体健康的罪魁祸首之一,而饮食的清淡自然、言语的谦和美善,吃数珍,口吐莲,是养护脾土健康的重要因素。

信是立人之本,脾土为后天之本,一个人信德品格完善,信德能量充沛,脾土系统的生理功能旺盛,那么身体健康就有了基本保障。

END

参考资料:熊春锦著《中华传统五德修身文化·信》

整理:柳忠医

编辑:任延春、徐艺嘉

配图:王爱书

美编:小左

健康是幸福的基础!

道德是医学的灵魂!

源于伏羲,黄帝与老子的养生理论

德慧智微课课程上线了!

中医元典《黄帝内经》中指出:

“天之在我者德也

地之在我者气也

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从《黄帝内经》的揭示来说:

“德”并不仅是西方哲学简单定义的,

只是一种外在行为规范、

只是一种品质与品格。

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能量性,

丢失了道德能量的滋养,

我们也将失去身心健康!

“打开健康之门“课程

以道德能量为养生总纲

将养生融入饮食起居

行住坐卧的生活之中

传播:国学丨文化丨亲子丨教育丨中医 | 健康

传递:爱地球 | 爱万物 | 正能量

累计帮助逾三百万人身心成长!

▼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本号发布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源自网络的部分,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有疑问敬请告诉我们,定将妥善处理。

如果觉得《信德与健康》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