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2021省两会」省人大代表白贵春:守正创新,推动贵州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2022-08-1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3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在省人大代表、贵阳市白志祥骨科医院院长白贵春看来,中医药既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多彩贵州的宝贝。

2020年11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实施“五大工程”,以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政策机制,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实现由中医药资源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跨越。守正创新,推动贵州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在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白贵春带来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建议。

省人大代表、贵阳市白志祥骨科医院院长白贵春

“我们考虑怎样以贵州中药材的发展,带动贵州中医药及民族药的发展、带动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白贵春表示,全省目前中医药的现状还是不容乐观,一是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资源总量、基层专业人才、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优势与新业态发展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二是缺少动手能力强的中医药技能型人才,不能满足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需求;三是缺少中药材产业发展所需的种植栽培、育种选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炮制的专门人才。如何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政策机制,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白贵春,提出以下建议:一、加强中药材资源保护,发展中药材种植。加强黔产山地和道地中药材资源保护,建设一批良种繁育基地,制定发布黔产山地和道地药材目录,加快“定制药园”的基地建设,服务地方现代特色中药产业、大健康产业,让中药种植成为巩固贵州脱贫成果的助推剂,把贵州建设成为国内外优质中药材原料供应基地。二、加强中医药传承保护研究,加大院内制剂和名老中医验方的研发、推广和应用,推动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建设。加强中医临床诊疗技术、养生保健技术、康复技术筛选,完善中医医疗技术目录及技术操作规范,完善贵州省中药安全监测体系,促进中药新药研发和产业发展,推动成果转化,鼓励医院参与中药制剂的研发和生产。三、促进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聚焦大品种和道地药材,优化布局,打造中药材产业发展重点县,壮大培育中药大品种,打造“黔药”品牌,提升以苗药为代表的民族医药品牌形象,加快推进贵州从中医药资源大省向中医药强省的战略步伐。四、推进中医药开发利用和创新发展。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评价和管理体系,整合中医药科技资源,建设一批科研支撑平台。加大对重大疑难疾病、重大传染病防治的联合攻关和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形成一批重大产品和技术成果。提升中医类医院科研能力,建成一批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医疗机构等深度合作,建设产、学、研医相结合的中医医疗产品创新平台。五、实施中医药人才黔医培优工程。推进贵州中医药教育体系各项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和学科设置。建立省级西学中人才培训基地,允许临床类别医师通过考核后提供中医服务,参加中西医结合职称评聘。各地要结合实际成立中医药人才培训基地,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药职业培训,支持职业院校开设中医药学及相关专业。 六、推进中医药开放发展,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发展政策,推进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支持海外学生来我省留学、培训、研修和实习。培育一批专业化、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中医药服务企业。支持境内外中医药服务贸易平台建设,推动中医药对外服务贸易发展。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合作,推进区域中医药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中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到境外开办中医机构、连锁诊所和中医养生保健机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雅萌

编辑 陈茜茜

编审 李中迪 刘钢

如果觉得《「2021省两会」省人大代表白贵春:守正创新,推动贵州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