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浅谈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以及困境

2022-08-2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2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伴随高校扩招,教师人数的需求呈上升趋势,许多刚走出校园的硕士、博士也加入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队伍。许多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尤其青年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也通过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取得了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但大都为非师范类专业,缺乏必要的教育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经验。

加之入职后缺少必要的专业教学培训,部分教师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厚积薄发,教学时捉襟见肘。再者,由于高等中医药院校多数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高等教育教学训练,在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均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部分教师教学时只注重传授理论知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此外,部分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教学热情不高,个人能力提升重心偏向于科学研究。以上种种原因致使高等中医药院校部分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升。因此,提升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已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目前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模式的困境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是整个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核心事宜。传统模式涵盖了导师制、教学督导、教师外出进修访学、教研室集体备课及教学观摩等方面。近年最受欢迎且效果最好的培训模式是导师制,普通教师(尤其是新进教师)就某些教学问题、教学理念及教学技能向导师进行请教。

然而部分参与到导师制里的教师学习积极性不足,没有认真反思自己的发展需求,也不愿向教学能力较强且具有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专业教师虚心请教,从而影响了教学能力提升。教学督导是高等中医药院校落实教学质量管理的必要手段,是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能够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此方法虽可刺激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但缺乏必要的奖励与激励机制,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外出进修访学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有重大帮助。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国内外访学已成为培养具备突出创新能力优秀教师的有效途径。教师外出进修访学,理论上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艺,但部分教师着重于满足职称评定需求,本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方法、教学技艺等方面并没有长进。

教研室集体备课对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师教学能力,以及协调教学进度与教学难度有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多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效果。教学观摩可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通过教学观摩可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的技巧,促进教师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提升教师课堂组织能力及语言表述能力。

但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观摩组织与实施不是很到位,实际操作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并不理想。由此可知,诸多传统培训模式都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目前,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模式陷入困境,究其原因在于:一是部分教师平时缺少自主学习的精神,不愿主动参与培训,对自己的教学也没有很好地进行反思和总结;二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模式,培训制度及考核制度不健全,导致约束和监督缺失;三是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师培训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具体做法尚处于探索阶段。

如果觉得《浅谈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以及困境》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