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抓蚊子捉蜱虫查病毒测食品(他们是大众健康的隐形守护者)

2022-11-13 分类:养生资讯

说起健康的守护者,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医护人员。其实生活中还有这么一群人,哪里出现了疫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的工作谈不上惊天动地,甚至对很多人而言存在感不强,但他们是人民健康实实在在的隐形守护神。

他们就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

近日,记者走进这一群体,近距离接触他们的工作。

一丝不苟抓蜱虫

清晨,城区南大门广场东侧草坪,趁着阳光尚未照射到的当口,市疾控中心防疫科工作人员徐悦辰、陈康穿戴好白色防护服,带着一根手柄和一条白色大毛巾,在科长吴爱兰的指导下,细致地在草丛中赶查蜱虫。不一会儿,白毛巾上出现了一个黑色的小身影。“这里有只蜱虫,赶紧把它装进试管。”

两个小伙子又在树底下忙碌了一阵子,却再无所获。

南大门广场是人员集中场所,夏季晚上经常有数百上千人在这里乘凉,而携带病毒的蜱虫成了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最近几年,东阳市出现过因被蜱虫咬伤感染病毒而死亡的病例,查杀蜱虫因此成为疾控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7月,防疫科工作人员刚到南大门广场检查过;2018年夏季也做过相关检查,在查到蜱虫后,通知相关部门组织灭杀。

吴爱兰介绍,2017年8月,东阳市首次发现被蜱虫咬伤感染病例。这几年发现的病例,主要是在东阳江、湖溪一带以及南马与永康交界处。蜱虫携带的新型布尼亚病毒,可引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主要症状为发热、肌肉酸痛、全身乏力、皮疹、局部淋巴结肿大、血小板进行性下降,严重者全身器官出血,甚至死亡。市民因野外活动被蜱虫咬伤较多见,咬伤不可怕,可怕的是蜱虫携带病毒。她建议大家去野外时,要穿长衣长裤,最好是浅色的;从山林出来时要仔细检查有没有被蜱虫叮咬;尽量不在草地、树叶下坐卧,主动做好防范。

阳光一照射,蜱虫就会钻到草丛下面。因此每次查找蜱虫,防疫工作人员都选择在清晨。无论是城区的公园,还是三单的山区,晨曦中,都出现过他们一丝不苟的身影。

进村入户查蚊子

8时30分,吴爱兰、徐悦辰、陈康一行又来到南岘新村,在居民家门前、绿化带中,细细查找一个个积水容器。“积水容器是蚊子幼虫(孑孓)的主要栖息地,在高温天,孑孓一周左右就可以羽化成蚊子。尽量减少室外积水容器,就能阻断孑孓的生长环境。”工作人员一边查找,一边向市民宣讲科普知识。

蚊子不仅会叮咬人,更是传播登革热、疟疾的罪魁祸首。一旦发现哪里有登革热、疟疾病人,疾控人员就会对周边数百米范围内蚊子进行灭杀,以切断传播源。在一户居民家门口,盆景下接水的托盘中,几十只孑孓正在蠕动着,一曲一伸。防疫人员敲开门,告诉户主托盘里的水每周要定期清理,最好在盘子上开一口子,让水不再积着,这样,蚊子就不会滋生。户主听后,连连道谢。

每个月,防疫人员都要开展查蚊行动。其中两个村是固定的,另两个村是随机选择。每个村检查50户,检查的主要内容是布雷图指数,即每百户有白纹伊蚊幼虫生长的容器数。指数小于5,为安全;指数5~10为低风险;指数10~20为中度风险;指数20以上为高风险,容易传播相关疾病。

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吴爱兰一直从事防疫工作。她说,防疫科的主要工作就是传染病防控和预防接种管理。一旦出现传染病疫情,不管是节假日还是半夜三更,她和同事们都要闻风而动,迅速展开相关工作。在疫情处置中,因为直接与病人或媒介接触,风险也较高,所以自我防护要求高。尽管如此,有时还是会中了病毒的招,如处置诺如病毒回来不久,自己也曾上吐下泻。从事这项工作,家人担心在所难免,但每个人都不会因此退缩。所幸,由于防护得当,同事们没有出现被蜱虫咬伤、被病毒感染事件。

自带资金买样品

9时许,综合卫生科副科长邱文亮带着两位同事,来到爱国路东门菜场东门前的一处海鲜店,买了2斤明虾、2斤马头鱼。做好登记后,放入采样用的冷藏箱内。

接着,他们又先后到西门菜场、西牌楼菜场、华润万家超市、横店菜市场,在每个点采购两份不同的海鲜产品。

当前是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因此在近期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重点要监测霍乱弧菌、副溶性弧菌这些容易在夏季引发肠道传染病的致病菌。

自带资金采购,对邱文亮他们来说是常态。年初就排出每个月的监测计划,每个月按计划随机去不同的点采购监测样品。“去年,我们花费了3万多元资金采购监测样本,今年可能会更多。”邱文亮说。

自2005年大学毕业来到东阳工作后,来自江苏的邱文亮从小伙子变成了两个孩子的爸爸,不变的是他对工作的执著与热爱。他告诉记者,综合卫生科的工作包括学校卫生、职业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放射卫生等,还包括消杀、院感等工作。光食品卫生这一块,就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比如这几年散装酒市场大,他们就经常购买一些散装白酒,监测甲醇含量是否偏高、是否存在勾兑现象等。前些年,他们发现一些早餐点的油条铝含量超标,就及时将情况通报给市场监督部门,经过整改,现在已经很少监测到油条铝超标了。这意味着,在油条、馒头等食品中加入含铝添加剂的现象越来走越少了。“大米,我们主要监测重金属是否超标,冬枣主要监测甜度是否异常。”“关心百姓的关心,就是我们日常的工作之一。”有一年,有网络传言说市场上的枣子特别甜,可能使用了甜蜜素。邱文亮他们去6家不同的水果店,采购了最甜的枣子样品。经检测,并未检出甜蜜素。

市疾控中心主任郭斌表示,我市从2007年前后开始监测食品污染物,当时每年的食品监测样品也就一两百份,监测项目也少;为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014年起,我市明确了每年每千人一件的标准,这些年监测样品都在900份左右。令人欣喜的是,监测结果一年比一年好,我市食品安全示范市创建成果十分明显。

保障公众健康,他们走在前列

对市疾控中心的工作,公众可能很陌生,他们做的很多是幕后工作:2018年,我市居民期望寿命是80.05岁,首次突破80岁;死因前三位分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26.44%;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是180.12/10万;健康素养水平是25.55%,这些我们在日常中经常看到的数据就是疾控中心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出来的。很多市民参与的“万步有约”健身走活动,疾控中心是组织单位之一……

大隐隐于市。以此形容疾控工作,一点不为过。

与市民直接触不多,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工作不重要。恰恰相反,他们的工作,关系到每一个市民的健康。正因如此,市疾控中心主任郭斌说,他们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保障公众健康”这个目标。

市疾控制中心4楼、5楼是理化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等所在,一间间实验室内配备着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仪、原子荧光仪等不同的设备,不同科室采集的农产品、饮用水、空气等样本,都在这里完成检测。

检验科副科长贾旭强告诉记者,实验室仪器使用率高,除了手足口病、禽流感病毒等日常检测外,还有很多应急检测。一旦医院发现疑似传染病人,就要立即取病人的血样或分泌物送检,科室工作人员8小时外加班是常有的事。前不久,某医院发现一疑似登革热病人,并送来了检测物。贾旭强晚上8点从家里赶到实验室,做了一遍,对结果不放心,又做了一遍,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2点。

这样的工作状态,对贾旭强和小伙伴们来说,是常态。

很多市民对疾控中心了解不多,但对疾病防控特别是传染病防控感受较深。

公众对传染病防控印象最深的,是2003年“非典”时期。当时从疫区回来的人,或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至少要隔离14天;每个与外县市接壤的出入口,都有人值守,防止病例输入;全市严防死守,确保了没有出现一例“非典”病例。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韦俊超回忆说,在集中隔离点,疾控人员身着防护服,每天用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对住所环境进行消毒,不放过任何一个部位,一轮消毒下来,整个人没有一丝是干的;整整两个月后,集中隔离点的不锈钢楼梯栏杆变得锈迹斑斑。

无论是面对“非典”这类重大疫情,还是其他的传染病,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始终冲在防控第一线。

这是一个默默付出的集体,也是一个光荣的集体。近年来,中心多项工作名列金华市乃至全省前列,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被省里称为“东阳模式”,卫生应急、公共卫生管理、食品风险监测等工作先后在全省会议上交流。中心还获得了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金华市劳模集体、金华市文明单位、金华市“群众基层满意站所”等荣誉。

保障公众健康,疾控工作人员始终在努力。

如果觉得《抓蚊子捉蜱虫查病毒测食品(他们是大众健康的隐形守护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