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探访华为旗下最大 投资超2亿的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他们都在研究什么)

2022-12-1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1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11月16日,位于东莞松山湖的华为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在今年完成全新升级后,首次举办了OPEN Day活动,懒熊体育也得以探访这个华为旗下目前面积最大(4680㎡)、整体投资超过2亿元的“运动研究所”。

此前华为已在深圳(2016)和西安(2020)先后建立了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但此次开放的“松山湖版本”要更加全面。这个实验室由华为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信息中心联合建成,涵盖专业研究区、生态联合检测认证区、运动健康场景孵化区等,覆盖80+项的专业能力检测。华为目前诸多智能穿戴硬件产品、创新技术、数字健康服务的研究、测试及孵化都在这里进行。

经过十数年的发展,可穿戴设备已经从极客手中的玩具变成了如今的一款大众电子消费品,在运动领域,各个品牌也在不断扩充自身产品所能监测和支持的运动品类。

以目前最新的华为智能手表为例,其中已有100+种运动模式可供选择,而这些模式背后的软硬件开发正得益于这些实验室里每天的反复模拟研究和实测。

整个实验室在第一感觉上更像一个综合运动场。层高约16米,进门目力所及可以看到包括游泳、乒乓球、高尔夫、攀岩、羽毛球、跑步、骑行、篮球、健身等十数类运动场景或场地,这其中还包括了一些多功能的运动模拟器,例如骑行在用的装置,本身具备3500x2500mm的履带面积,就可通过与动作捕捉系统、气体代谢分析系统等采集设备联动,在跑步、滑雪、轮滑、滑板等场景中进行生理、动作姿态数据分析研究。

另外一个亮点在于进门左边的第一间屋子。这是华为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第一次使用到的高原模拟室,整体造价超300万元,可模拟最高6000米的海拔环境,范围从摄氏零下10度到40度的气温环境,以及湿度、含氧量、真空度等变量控制,相当于将真实的高原环境搬回到实验室。再配合专业的测试血氧、心率等设备,研究员们对不同海拔气候条件下的身体数据变化情况进行监测,以应对高原环境下的运动场景乃至未来对于高原居住人群的身体监测和疾病预防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左边玻璃后为高原模拟室。

羽毛球场景中展示了一套光学姿态捕捉系统,它采用28个采样率为10000赫兹的红外高速摄像机,在专业的测试环境中还原人体运动轨迹、关节部位变化、速度和姿态等运动细节,这可以为智能穿戴产品在运动监测的项目和数据维度上有更多选择。

在可穿戴设备应用最早的跑步领域,实验室放置了由心肺功能代谢仪、心率带、专业大型跑台组成的跑步测试的黄金组合,同时也在旁边加入了一个步态分析跑台,它采用了最新的zebris FDM测量系统和一条包含7168个传感器的跑带,可以测量到人在站立或行走、跑步时足底的动态与静态压力分布,可以用来监测跑姿数据乃至运动康复进度。

当然,在各类运动场景外,实验室里也设有微体检区域、数字竞技区,它们由华为生态里的其他智能设备或器材来一起联动。

一圈看下来最明显的感受当然还是一个关键词,“精准性”,超过2亿元的投入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这个,而这恐怕也是可穿戴设备产品的核心所在。当产品已经渡过了推广阶段,用户会对之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当你要覆盖如此多样的模式和需求时。据懒熊体育了解,除了在实验室内可见的运动项目,部分需要较大场地的项目华为会选择与以高校为主的的研究机构合作。

此前华为先后与国家体育总局组建了“国体-华为终端运动健康联合实验室”,与中国铁人三项协会组建了“中铁 -华为终端运动健康联合实验室”,华为方面表示未来基于实验室平台,会进一步升级与国家体育产业各领域的合作,也欢迎相关机构的合作。

根据IDC的数据,华为在2020年已经成为中国可穿戴智能设备厂商出货量的第一名,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去年他们在运动健康版块连续推出的多款产品。从用户数据看,目前已有超过500万用户加入HUAWEI Research研究生态,运动健康的服务积累了3.2亿用户,运动健康App全球平均月活用户超过8300万。

在全球领域,华为也面临着苹果、小米、OPPO等老玩家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竞争,另一方面包括Whoop在内的新一代公司也正在崛起。华为近年连续设立的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无疑是在这方面的加码。当然,各大巨头的投入,最后仍然是消费者的福音。

如果觉得《探访华为旗下最大 投资超2亿的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他们都在研究什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