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医院里3块钱一瓶的维生素和药店里一百多的有区别吗

2022-12-1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9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母上大人:家里的复合维生素吃完了,我去小区外面的药店买,太贵了!

我:药店卖的会比较贵,等我从医院给你买哈。

母上大人:人家药店的人说了,长期服用不能吃医院的便宜货。给我推荐了xx堂的天然复合维生素含片,说是纯天然植物提取而成,没有副作用,不像人工化学合成的维生素那样长期吃会对身体有害……

我:?????

(内心OS:妈妈,我读书少,你别骗我)

母上大人:我觉得人家店员说得挺有道理的,毕竟是化学的东西嘛,‘是药三分毒’。因为是有害的,现在也很少人买了,所以药店都不进便宜的维生素了”

我:“好吧,那这个xx堂的天然维生素要多少钱?”

母上大人:“店员说现在正好做活动哦,一瓶100片的只要130元!”

我差点吐血,心想:Excuse me?维生素不是才几块钱一瓶吗???

但,我只能弱弱的跟母上大人说一句:妈妈,您真有钱~~

到底“天然维生素”跟“人工维生素”有没有区别?“药店和网上一百多的维生素就是比医院几块钱的好吗?接下来,常博士聊聊自己的看法。

首先想跟大家聊聊维生素的历史。

1897年,荷兰生理学家艾克曼为了研究脚气病来到了爪哇岛,经过观察发现,那些只吃精磨白米的岛民都有脚气病的问题,而吃未经研磨的糙米可以治疗。

艾克曼提出了一个假说:糙米可能含有一种人体必需、而且不能自身合成的物质,如果缺少了这种物质,就会引起脚气病。后来证明,这种物质就是维生素B1,是人类第一个发现的维生素。维生素的英文叫vitamin,意思是“维持生命的元素”。

现在,人们已经知道,人体一共需要13种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H,维生素P,维生素PP,维生素M,维生素T,维生素U,水溶性维生素。

你一定听说过“只要饮食均衡,就可以从食物获取足够的维生素”这句话吧?没错,野生动物不会随随便便就缺乏维生素的,古人们也一样,这是因为他们的食谱相对原始、多样。

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各种精制、加工食品的出现,加上越来越挑剔的饮食习惯,某些人就可能因为食谱过于单一、或者食物在精制过程中的损耗,造成维生素摄取不足。所以常博士提倡有目的的补充一些维生素。

如果已经出现了维生素缺乏的病征,这时候通过食物补充就显得有些杯水车薪了。“如果维生素能通过人工合成,就方便多了呢!”在这样想法的支持下,1933年,在一众科学家的努力下,维生素C被成功合成,从此所谓的“有害的人工维生素”踏上了历史舞台。至今,就是这些“有害的家伙”治疗了无数因维生素缺乏而患上脚气病、夜盲症、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疾病的病人!

和那些天然提取的相比有害?

当然没有!!!有害你妹呢!你全家都有害!

多年的研究和使用证明,大部分天然维生素和人工维生素的化学结构、生物活性都几乎一样,意味着它们的功效也是一样的。有些维生素,比如叶酸和维生素B12,人工合成比天然的人体吸收率甚至要高一倍!当然也有例外,维生素E就是天然的吸收率比较高。

但是除此以外,天然维生素和人工维生素就没有其他区别了,别指望天然维生素能有人工维生素以外的“神奇功效”,也别指望它们能逃脱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的潜在风险。

对于维生素的看法,应该立足于“够用即可”:如果我们最近有点偏食,补充一些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也无不可,我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孕妇儿童、胃肠手术后的、或者正在服用特定药物的朋友,该补充维生素的要补够量,这方面需要遵循医生的医嘱。

为什么都在卖“天然维生素”?

马克思说过,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

维生素本身的品质没有高低之分,价格差别大是因为厂家的广告投入、品牌价值、包装、送礼属性等“人为因素”作怪罢了。

就像去年火火红红的某白内障滴眼液一样,仅 2016 年一年,广告费用就高达 2.6 亿人民币,而同年的白内障相关的药物只有 550 万,连广告费的零头都不够。

智商税真是世界上最容易赚的钱。杨绛老前辈说得太对,我们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想得太多。一定不要盲目消费,科学才是硬道理啊!

如果觉得《医院里3块钱一瓶的维生素和药店里一百多的有区别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