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诸葛亮给儿子留下的《诫子书》反倒害了他)

2022-12-18 分类:养生资讯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极为称颂的忠臣典范。而诸葛亮留下来的经典著作《出师表》更是历代文人必须背诵学习的作品。

诸葛亮据传是在五丈原病逝前给儿子诸葛瞻所写的《诫子书》,此后也成为无数文人持家的经典,其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两句至今都是中国人的精神座右铭。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但是,其实也正是这篇《诫子书》让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在面临蜀汉被邓艾击破的时候优柔寡断,丧失了最后的机会,不但自身和年幼的儿子全部战死沙场,也让蜀汉彻底走向了败亡。

可能是诸葛亮太有才华了,有才华到连上天都嫉妒他。

于是虽然诸葛亮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娶了荆州名门黄承彦的闺女,但是一直到赤壁之战结束,诸葛亮和黄月英都没有生出个一男半女,这时候诸葛亮已经快三十岁了。

而他的哥哥诸葛瑾,此时不仅仅长子诸葛恪已经五六岁,次子诸葛乔也已经三四岁了。

诸葛亮自从投奔刘备后,马上赶上赤壁之战,好不容易刚刚打跑了曹操,自己和关羽坐镇荆州;没想到又是庞统阵亡,诸葛亮只能赶紧帮刘备占据益州……这一路上都没能消停下来,等到刘备占据益州后,诸葛亮还没有儿子诞生,而此时诸葛瑾两个儿子诸葛恪和诸葛乔的名气已经不小了。

《三国志》中陈寿记载诸葛乔虽然才华不如诸葛恪,但是性格脾气都比诸葛恪好:(诸葛乔)与兄元逊(诸葛恪)俱有名於时,论者以为乔才不及兄,而性业过之。

于是诸葛亮为了延续自己一脉,便向哥哥诸葛瑾提出过继诸葛乔的请求。

过继这种做法在当时非常常见,比如袁绍就从一个婢女所生的庶子过继到早亡的袁成一脉,成为嫡子,让本来就是嫡子的袁术一直愤愤不平,最后兄弟相残起点也就是来自于袁绍的过继。

诸葛瑾于是在得到孙权的许可后,就把诸葛乔打发到蜀汉过继给诸葛亮,诸葛乔原来字仲慎,“仲”就是老二的意思,过继给诸葛亮后,诸葛亮给他改字为“伯松”,“伯”就是老大的意思,这是确认诸葛乔就是诸葛亮一脉的嫡系传人了。

诸葛亮对于诸葛乔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培养,把诸葛乔当做自己的嫡系继承人,而且诸葛亮生怕诸葛乔成为平庸之人,对其管教极为严格。

虽然史书中记载诸葛乔的资料极少,但是以诸葛亮的习惯,估计在南征北战时都带着诸葛乔在自己身边学习。

公元227年,也就是蜀汉建兴五年三月,诸葛亮给刘禅上《出师表》,准备北屯汉中以图攻魏。

这一年诸葛亮46岁,而且这一年对诸葛亮来说还有一件既不寻常的事情发生!

这就是诸葛亮终于老来得子,有了亲生儿子诸葛瞻。相信此时的诸葛亮也是几位开心的,身边有了诸葛乔这样一个听话懂事的儿子做继承人,又有了一个刚刚呱呱坠地的诸葛瞻,看来诸葛家可以兴旺发达了。

但是上天诚心和诸葛亮过不去。

诸葛亮率领大军准备北伐,在汉中屯兵的时候,诸葛乔此时是以驸马都尉的身份跟随诸葛亮至汉中。

本来以诸葛乔的身份是可以回成都等待北伐消息即可,但是诸葛亮不想诸葛乔什么都不干,就让他和其他官宦弟子一起负责转运粮草,让诸葛乔先管理五六百兵,从基层做起。

没想到,诸葛乔却在汉中转运粮草时出事亡故,年仅二十五岁。三国志中没有记载诸葛乔是因病而亡,还是什么别的原因,但是诸葛乔的亡故对诸葛亮绝对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自己多年来当做亲儿子的诸葛乔,也是自己悉心培养多年的接班人,就这么没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才只能选择刚刚俘虏的姜维作为自己另一个接班人来培养。

亮与兄瑾书曰:"乔本当还成都,今诸将子弟皆得传运,思惟宜同荣辱。今使乔督五六百兵,与诸子弟传於谷中。"——裴松之注《三国志》 诸葛亮传

上天对于诸葛亮太薄了。

辅佐的对象刘禅是中国历史罕见的庸才,朝堂之上需要自己亲力亲为,对外战略需要自己亲力亲为,对外领军作战也需要自己亲力亲为……

而在自己接班人一项上,视如亲子的诸葛乔早亡,自己的亲儿子刚刚出生,国事、军事繁忙,自己也无暇管教。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一生中最后一次北伐,这一年诸葛瞻才八岁。

诸葛亮在给诸葛瑾的信中说到:诸葛瞻今年八岁了,非常聪慧可爱,但是太早熟,不像一个八岁的孩子,恐怕不能承担太重的责任。

建兴十二年,亮出武功,与兄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三国志》

要是诸葛亮能像对待诸葛乔,或者是对待姜维这样悉心管教诸葛瞻,相信诸葛瞻绝对会成为三国有数的名人。

但是诸葛亮已经没有时间了,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在五丈原蜀汉军营中病逝,逝世前给八岁的诸葛瞻留下了这篇著名的《诫子书》,要求他“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以及要做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这些话汇集了诸葛亮一生的智慧和人生经验,是极为难得的真知灼见和治世名言。

但是这些话的对象是一个8岁的孩子……

如果觉得《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诸葛亮给儿子留下的《诫子书》反倒害了他)》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