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首次与Delta变异株正面交锋(国家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专家揭秘……)

2022-12-2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19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截至6月26日,广州收治的166名本土患者(包括广州、佛山、湛江病例)中已有91人出院,目前仍在住院治疗的病人总体情况向好!

26日晚上,新冠肺炎疫情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两位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隆云教授共同接受了媒体采访,介绍了本轮疫情患者救治情况。

本次疫情出现老年病人多、潜伏期短等特征,给临床救治带来了极大挑战,但经过国家、省市各级专家医护团队各方的通力合作努力奋战,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本轮疫情临床救治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目前delta变异株成为全球疫情的主要流行株,专家指出,经此一役临床实践又积累了宝贵的防控经验。从目前治疗效果看,多数病人情况向好,说明我们掌握的治疗策略是行之有效的。救治情况:救治166病人已出院91例张忠德教授介绍,本次Delta变异株新冠肺炎患者特点有:“

一是潜伏期短,一般3-7天就发病;

其次高龄患者多,70岁以上患者占比较大,最高年龄92岁,80岁以上的有十多人,合并基础病和并发症者比例较高;其三病情进展快,既往多7-9天转重症,此次疫情病人三到四天即转重症,严重者在24小时内转为重型或直接转为危重型。此次疫情中,重症、危重症患者占15%;另外是病毒载量大;核酸转阴慢。

张忠德教授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在临床实践中探索核心病机和用药规律,到6月26日, 本轮本土疫情广州的收治166名感染者中已有91例出院,目前住院患者中仅有一名危重症患者,情况也在向好。本轮救治的患者中,接受中医和中西结合治疗的患者有156例,占93.4%。经过中西医协同治疗,已经有1例危重症患者撤出ECMO,3例危重症患者拔管,8例重症患者转为普通型,57例有重症倾向的普通型患者阻断转为重症,为防控Delta变异毒株新冠肺炎提供了宝贵经验。目前,出院患者也仍在接受随访,并开具中药继续康复。仍在住院的病人也在积极接受康复治疗中。应对挑战:01战略一:中西医协同全力阻断重症进展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隆云教授介绍,此次参与救治的团队,集结了国家省市去年在武汉反复经受考验积累了临床实践经验的中医、重症医学科、呼吸科、院感和护理团队等,很快形成极大战斗力。

隆云教授此次Delta变异株第一次在本土出现,前期确实没有太好的把握,但这一轮的交锋之后,在治疗过程中逐步发现其致病规律,多数病人的发病有共同路径,在掌握共性后及时对病人进行集中管理,及时筛查,早期发现危重患者的关口前移,这是本轮救治最值得总结的一个经验。针对易进展为重症的高危因素,如高龄、本身患有其他基础疾病、持续高烧、核酸载量高、长时间未产生抗体等,对患者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阻断病情向危重症进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张忠德教授则介绍,此次的患者从普通型向重症转变的时间很短,治疗上必须采取更果断的措施,随时调整治疗方案,观察病情也需要更细致。专家团队坚持每天中西医结合查房,逐个患者过问,一旦发现病人有转重征兆趋势,立即采用综合手段干预,取得更好效果。此次的患者中,57位有重症趋向的患者均被及时阻断。张忠德教授说,本次疫情的中医证候以发热、高热、恶寒、头身痛、肌肉酸痛、咳痰、咽痛、咽干、乏力、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为主,舌质红、舌苔腻的比例也明显增高。如发热比例超过80%,其中高热比例高达34.5%,为历次局部爆发之最。由于南方夏季气候炎热、潮湿,患者汗多、气随液脱,尤其是重症病人或高热病人表现为极度乏力、食欲不振、呼吸微弱、舌苔黄厚腻。中医采取的总体治法是清暑化湿、宣肺解毒、通腑泄热、早期扶正、全程扶正。而针对危重症、重症患者,治疗上也始终坚持现代医学手段和中西医协同,多学科会诊,达到“一人一策一人一方”,随时根据患者的病情转变进行调整。

02战略二:科学评估免疫系统 调动免疫功能与病毒作战隆云教授说,这一轮的临床救治还有一点经验值得总结,就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评价、评估更加深入。由于目前针对新冠病毒肺炎仍没有特效药,主要治疗手段是调动人体自身免疫力来与病毒作战,这方面中医药已经积累了大量有效的经验手段;而对患者本身免疫系统的细致评价也很重要,国内专家共同研究得出来的这个评估方案在本轮救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具体来说,比如监测核酸滴度、抗体载量、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都能够充分评价免疫反应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从而评估病人免疫系统的实时“战斗力”,和病毒的“作战”处于哪个阶段等等。这些深入细致的评估能够帮助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强有力干预治疗,取得更好效果。

一个提醒:防病很简单吃好睡好心情好防护好专家指出,在跟病人沟通和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经常强调两句话:“一定要好好吃,一定要好好睡,有充足的营养,充足的睡眠,这本身就是治疗。”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医护团队还特别注重心理疏导和关怀,以及千方百计制定符合病人口味的丰富营养食谱,护理团队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特别大的贡献。而这对健康人群的预防也有很大的启示——在病毒流行的季节,除了按照防控指引做好个人防护之外,规律生活、劳逸结合,吃好睡好心情好,身体好,才能预防疾病侵袭,哪怕患病,也能恢复更快。张忠德教授也从中医养生角度给大家支招:岭南地区目前正是端午龙舟水时节,暑湿热重,传统的养生食药膳,陈皮冬瓜鸭汤、薏米绵茵陈木棉花煲瘦肉等等,各式应季汤水都可以继续煲起了。更多内容:

哪些因素容易导致重症的发生?隆云:从临床表现来看,年龄超过60岁,有基础疾病、持续高热不退、氧合能力下降等,是轻症转向重症的高危因素。相比之下,小孩转重症的比例低很多,这是有意思的现象,我们还需要更多研究才能进一步解释。

评估病人免疫功能,具体如何实现?隆云:目前新冠肺炎病毒治疗暂无特效药,治疗原则是提升病人自身免疫力,控制病毒在体内复制的速度。首先,我们会关注病毒核酸载量。如果载量高,患者病情进展可能就加快。第二是自身抗体滴度。如果病毒入侵后,在一段时间还未产生抗体或者是抗体滴度不高,这说明免疫系统还处于一个薄弱的状态。第三是淋巴细胞基数。病毒入侵体内后,淋巴细胞最先受到攻击,通过一项血常规检查,我们就能得到淋巴细胞是否在减少,如果是,说明病毒此时正在体内高速复制。在治疗过程中,专家组实时动态监测病人其他指标,如CT影像学表现,全身炎症反应、氧合状态等,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干预,让治疗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治疗上,我们总结了哪些方法?隆云:我们还是提倡提早氧疗及俯卧位治疗,新冠肺炎的炎症渗出通常是在双侧肺的下部。患者平常多为仰卧,这些炎性渗出液就堆积在下肺的后背部。采取俯卧位的时候,双肺炎性渗出就不会聚集在下部,可以改善肺水的流动和肺的氧合。抗体治疗是另一种方法。如果是患者自身抗体低,专家组会找来恢复期血浆进行治疗。目前超过五分之一的病人在注入恢复期血浆后,抗体水平明显增加,从临床观察上来说,临床症状有改善。但目前还没有权威数据表明,它对重症与危重症的治疗有绝对效果。同样,我们发现了接种疫苗后,几乎没有发生重症和危重症病例,这说明疫苗在阻断重症趋势上有一定效果,但这一结论仍需要更多权威数据支持。

广州这一轮本土疫情中,无症状感染者比例不高,您如何看?

隆云:有时候,无症状更多是病人自身感受。新冠患者在先前的临床观察中往往会出现“沉默性低氧”,也就是说,安静待着的时候不缺氧,而稍稍一动就会喘不上气。CT影像往往会出现渗出改变。之前的很多所谓无症状感染者,从医学上角度来说是不严谨的,当然不排除少数人是无症状感染,但多数还是有症状,病人有感冒表现,比如头痛、流涕、畏寒、低热等,从临床上说符合轻症或普通型诊断。

下一步,我们将逐步规范诊疗方案,让病人早期发现情况,及时干预和诊疗。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周洁莹、庄小龙 通讯员:宋莉萍、王军飞部分图片由医院提供部分内容:南方+广州日报·新花城

如果觉得《首次与Delta变异株正面交锋(国家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专家揭秘……)》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