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重庆火锅:菜在锅中游(心在江湖飘)

2022-12-23 分类:养生资讯

清代地理著作《蜀水考》记载,从重庆朝天门至万县小江口,就要经过8道峡、239个滩。木船行川江,下水穿峡闯滩,靠的是船老大眼明手快把稳航向,船工推桡划桨避开危岩漩涡。而上水则全靠人力拉纤拽船前行,遇到险摊陡岩,必与激流抗争。完工后,体力消耗巨大的纤夫们找到了一个补充能量方便而快捷的饮食方式:将人们不食用的毛肚、动物五脏内腑及廉价的蔬菜洗净后至于麻辣卤水中翻煮,菜熟后配以米饭。这种初步形成的火锅方式虽无人问津,但自得其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游走的摊贩便将火锅形成了一个经济产业链。店家将麻辣卤汁至于砂锅中,食客们自备酒水,在九宫中自选一格,将碟中肉食、蔬菜置于锅中,边烫边吃。吃完后,以空碟数量计价。因其价格低廉,方便省时,瞬间赢得了码头工人、摊贩和贫苦民众的一致好评。

民国十五年,宰房街马氏兄弟正式将火锅拉入饭店,火锅产业迅速崛起,逐渐成为大众喜爱的主食。而今,重庆火锅已名扬四方,并出现了"德庄"、"刘一手"、"秦妈"、"孔亮"、“朝天门老火锅”等全国连锁店。但粗犷豪放的重庆人总是耿直念旧,更偏向于流行数十年,经久不衰的老灶火锅,如“杨光会鲜货火锅”、"周师兄腰片火锅"等,只听店名就体现着重庆人实实在在的气质。

重庆火锅以厚味重油著称,香气四溢的底料里,更是含有几十上百种配料。重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除开夏季常年湿润,这也导致重庆人对麻的感受永远不及对辣的渴望,吃上一顿火锅,可谓酣畅淋漓,底料中的辣椒也可选上数十种,这种对美食的研究能力,着实令人钦佩。

重庆火锅菜肴里,除开我们熟知的毛肚、鸭肠,菜品已发展至上百种。家禽、海产、野味、蔬菜、菌类、小食……包罗万象,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吃不到的。

重庆火锅的味碟以麻油为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麻油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喜好。继而出现了耗油、菜油、干辣椒味碟、青椒味碟。将选好的味碟放入调味盐、味精、鸡精、蒜泥、香菜、芝麻、小葱、花生粒、折耳根等辅料,一碗色泽一品的味碟可算大功告成,将烫好的菜品蘸着味碟吃,既调和滋味,又降火生津。

老火锅馆内,三五好友居于高大的桌凳前,焦灼的等待着铁锅里的汤汁翻滚。汤热后,立即将点好的菜肴置入锅中并虎视眈眈盯着锅中菜品,只为抢先一步食入腹中。“饥饿”的味蕾被点燃后,再配上冰冻的啤酒,则可划拳畅聊,笑谈人生。几杯下肚后,嘈杂的火锅店就成了地道重庆人的江湖人生。

冬日的火锅,驱寒温暖,冰冷面容一扫而空。夏日的火锅更是豪情万丈,激情似火。在炉火熏烤中,食客们汗流浃背,吃得起劲的男人们便肆无忌惮脱掉上衣,赤膊上阵。由此可见,重庆人吃火锅气吞山河的豪放之势是其他地区无法相比的,但这正是巴渝饮食文化的体现,更是古老巴民族勇武豪放性格和饮食文化的呈现。

如今,重庆火锅已蜕变为现代化,火锅汤由传统的红汤发展到红白鸳鸯汤、海鲜汤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店家们更加注重现代人的健康观念,他们会将传统火锅调料进行合理配置,并减少油及麻辣的使用,使其更具有营养价值。

若你到重庆旅游,问本地人火锅店的位置,他会抬头随处一望地告诉你:“前面走走,哪儿都有”,若你问本地人哪家火锅店好吃,热情好客的本地人会细心的推荐着自己食过的店,如数家珍。大多数出门在外的重庆人,都会骄傲地认为:“出了重庆,就压根没有像样的火锅可吃。”可见,火锅文化已在本地人心中根深蒂固。

如果觉得《重庆火锅:菜在锅中游(心在江湖飘)》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