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不要过分涉入头脑思维 要解除跟现实世界的隔阂(这才是疗愈之道)

2022-12-3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01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一个有智慧的人就是觉知的人,在生活中必须具备觉知而非思想,能够如实看到真相的一份清明,探索真相本身的一股热情,但对于我们大部分人而言,真相伴随着痛苦愤怒紧张质疑或嗔怒,所以我们一直试图通过头脑逃避真相而努力。

逃避痛苦就成了人们的心理动机,也成为某种形式的欲望,当欲望得到实现的时候,你就发现格外无聊,格外懒散。你就开始迷失了自我,你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处在迷茫当中无所适从,头脑就产生评判心理导致比较。

大部分人的生活不是逃避就是比较,当你开始不断地比较,基于头脑的特性,你总是将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加以对比。你就会下意识把自己置身于受害者的角度,从而扮演起受害者的角色!

当一个人的内在比较低劣,就想通过不断的比较来获得优越感。喜欢比较的人往往缺乏智慧。通过比较你越会发现自己的欲求不满,越会发现自己的残破不堪,越会让自己的焦灼难安,就好比将自己置身于风暴的中心,你就会忘记自己活着的目的。

无论逃避还是比较,都不会让你看清楚世界的真相,你就会无意识地将自己内在的需求当成对外在世界的要求。当外在世界不能满足你内在要求,你就会自暴自弃,你就会怨天尤人,你就会生活在无尽的冲突当中。

因此我们每个人背负着各种各样的冲突,伴随着因为冲突导致的情绪:哀伤,孤独,绝望,焦虑,挫折,惆怅,迷茫,彷徨,恐惧,抑郁……偶尔心中会闪现一些喜悦之光,然后头脑就会非常执着这些喜悦的东西,并想长久地拥有它,但是这份喜悦瞬间会变成一份记忆,或者灰烬飘散在记忆的时空当中。

所以意识疗法疗愈之道在于通过比较你缺失的究竟是什么?你拼尽全力想要逃避的是什么?以及从情绪中觉知内在的冲突是什么?问题只有被看到才能被解决,这种看到的能力就是觉知。这个步骤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但是接下来就会纠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比如当你觉知到内在的不安全感,安全感是所有神经症状态下的心理驱动力量,为了寻求安全感,你可能要拼尽全身的力量,要调动全身的意识去寻找让自己感到安全,如果你在生活当中有一个让你头脑感到安全的经验或者经历的时候,你就非常想要重温那种滋味,或者想要通过头脑去抓住那种感觉。所以才有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说法。你只是试图让那份愉悦的感觉延续下去。要知道头脑不仅会为你安全的感觉负责,同样也会为你恐惧的感觉负责。所以你会看到思维在追寻安全的同时会助长恐惧,你一味地追求安全,恐惧也会如影随形,因为都是思维的产物。

如果觉得《不要过分涉入头脑思维 要解除跟现实世界的隔阂(这才是疗愈之道)》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