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APP刷视频种菜就能赚钱(小心被套路了)

2023-01-0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05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APP刷视频种菜就能赚钱?小心被套路了 原创 朱峰 深圳商报 收录于话题#互联网 105 个内容 #法律法规 177 个内容

不知从何时起,声称刷视频、看新闻、种菜、走路甚至吃饭、睡觉都能赚钱的手机APP,频繁在网络上打广告,吸引用户下载安装,最近有愈演愈烈之势。

记者通过采访身边的朋友和亲身体验发现,有些APP虽然通过一些操作能赚些小钱,但大多涉嫌夸大宣传,所取得的收益与广告所描述的相差甚远,并且承诺的高额回报往往很难兑现。

赚钱如此容易?

出于好奇,也为了验证这些广告的真伪,记者通过朋友介绍下载了某款号称刷视频、看新闻就能赚钱的APP。

打开这款某知名资讯APP极速版“任务”一栏,上面清楚地标明:看视频、看小说、玩游戏、走路、睡觉、种树都能赚钱,吃饭还能拿补贴。所谓赚钱,就是通过这些操作可获取金币,金币每日凌晨自动兑换成现金,每3000金币可兑换0.1元,绑定微信或支付宝,到达一定数额即可提现。

▲某知名资讯类APP极速版“任务”栏显示有多种“赚钱”方式(手机截图)

以看视频为例,按照提示点开其推荐的短视频,会显示不断有金币到账。此外,该页面下方显示,首次下单、看广告、签到、逛商品均能获得数额不等的金币。

▲该APP极速版“任务”栏显示有多种方式可以获得金币(手机截图)

尤其要提到的是,点开“开宝箱得金币”按钮,弹出的全是各种小广告,涉及炒股软件、出行软件、课程培训等行业,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互联网平台。

操作几天下来,记者下载的这款APP上显示已有20多元现金。但记者想要提现时却发现,当提取0.5元、1元等金额较小的现金时,都是秒到账。但当提取5元以上的现金时,要么提示当天已达次数限制,要么提示元宝不够需要继续看视频获取之类。总之,限制条件多,提现不方便。

提现不够方便?

通过几天的操作,记者发现在这款APP上的确能赚些小钱,但所耗费精力对于赚的钱来说,远远不成正比。

比如,要想获得更多的金币,就要频繁地按照提示进行各种操作,不但花时间,还耗费不少精力。除耗费精力外,“赚钱”门槛越来越高,花同样时间得到的金币越来越少。这一点,也得到记者一位朋友的验证。

据朋友介绍,他手机上安装了好几款赚钱APP,其中一款是种菜赚钱APP。

朋友给记者做了演示:6块菜地能种植各种不同的蔬菜,然后可去厨房制作相应的食品,还能在仓库对种好的菜和制作好的食品进行出售,这些操作均能获得金币。朋友玩了一周多时间,通过积攒的金币获得了90多块钱的收益,但准备提现50元时,却发现连续登录天数不够或订单级别不够,需要继续操作才行。

▲某种菜赚钱APP显示,种菜和做饭可赚钱(手机截图)

“说白了,就是刺激用户每天频繁操作,在这个APP上呆得时间越长越好。”朋友表示。

此外,该款APP同样有邀请好友赚钱的功能,他已邀请三名好友下载安装,目前收益9.3元,但远不像广告所说“邀请一名好友即有10元奖励”。

朋友感慨道:“最近每天工作之余,满脑子都在想着刷视频、看小说、种菜、提现,在几款APP上来回切换操作,其他事都懒得做了,跟中了邪似的。虽然账面上看也有几十块钱,但感觉好累,不值得。”

有何盈利模式?

不可否认,从互联网时代来到移动互联时代,无论是新闻资讯、电商购物还是休闲娱乐APP,都面临着残酷的流量之争,各个平台为了获取流量,可谓拼得“刺刀见红”。而不惜一切手段引流并增加用户黏性,就成为其生存的重要支撑。

这其中既包括一些国内的资讯类、短视频类、电商类头部APP,也包括相当多名不见经传的小型网络平台,而且,各个互联网平台为了引流,会彼此投放广告。但记者亲身体验后发现,很多宣称能“赚钱”的APP,广告中都不乏八卦、猎奇甚至涉黄信息,以吸引用户下载安装,并获取点击量。

▲某知名短视频APP界面显示,看视频可获得金币并兑换成现金(手机截图)

打开应用宝、豌豆荚等手机应用市场不难发现,打着“赚钱”噱头的APP为数众多,且覆盖领域很广,有些应用下载量甚至超过1亿次,下载量几百万上千万的也不在少数。

▲安卓应用商店里打着“赚钱”噱头的APP为数众多(手机截图)

应该说,利用零散时间在手机上进行简单操作就可以获取一定回报,这无疑是吸引很多用户参与的重要原因。不少APP采用“首次登录注册奖励”吸引用户点击下载,而用户在初期尝到甜头后,又会在“邀请好友获得奖励”的诱惑下积极推荐,这些都加速了该类APP的病毒式传播。

记者通过百度搜索发现,有的网站甚至罗列了几百个号称刷视频就能赚钱的APP,称解锁“赚钱技能”。但这些APP的安全性有待验证,是否真的能赚钱也存疑。

▲某网站罗列了几百个号称刷视频就能赚钱的APP(网页截图)

问题来了,号称刷视频能赚钱的软件,到底盈利模式是什么?知乎上有网友介绍,无外乎以下几点:

1.数据变现。通过刷视频的方式积累粉丝,等积累到一定用户规模,可以直接卖给大公司进行变现;

2.广告业务。对接视频广告,按照展现收费,用户刷视频一天,顶多给3毛钱,但是用户哪怕一天只看了一个广告,平台可以获得2-5块钱不等;

3.CPS业务。将大型电商平台上的产品搬到自己平台上,通过推广和销售平台上的商品赚取卖家的佣金;

4.游戏业务。游戏有多暴利无需多说,开外挂、卖装备啥的都能赚钱;

5.直播业务。不少短视频平台都有直播业务,找一些年轻女性直播,收礼物分成70%-85%给主播,平台留一点,因为量大,每天流水也有不少;

6.贩卖信息。把用户手机号等信息贩售给一些数据公司牟利。

是否涉嫌诈骗?

那么,用户应如何看待这种性质的APP?登录并邀请好友是否会泄漏个人信息?是否涉嫌虚假宣传或诈骗?是否涉嫌传销?记者就此采访了深圳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部长洪培林。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无论是什么应用或APP,其成本推广成本都非常高,很多新入场的APP要想快速推广,就需降低成本,在营销上进行一些创新,而创新的就包括通过看视频、转发或邀请下载的方式获得用户时长,吸引更多新用户,这从营销上说没有太大问题。”洪培林表示,但是如果用户在按规定操作后,平台设置各种门槛阻碍用户兑现,就有可能构成商业欺诈。同时,这些平台是利用用户碎片化的时间和流量进行低成本推广,用户真正能够从中得利的可能性很低。所以,用户需要高度关注自己的权益和收益,不要浪费时间去挣这种莫名其妙或者看不到的钱。

此外,当用户将APP推广给好友时,好友无非来自两种途径,一种是手机短信通讯录好友,一种是社交软件包括微信、微博好友。这种情况下就有泄漏关系链的可能,并导致用户隐私的泄漏,这对用户权益潜在的风险很大。

那么,拉人头推广是否涉嫌传销?洪培林表示,如果平台设定规则时存在多级分发、按层级结算的形式,就疑似传销。当然,构成传销的要件不仅是层级,还包括是否强制用户在线上购买有价商品,所以是否构成传销还有待认定。

洪培林最后表示,很多来路不明的APP传播时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公安部门今年以来也在大力推广安装反欺诈APP。建议用户在安装此类APP时多一份警惕,最好通过国家通用平台进行检测合规后再安装,以免利益受损。

商报君精选

等你来pick→

万科内部发文:“节衣缩食”筹备过冬!员工称:属实18999元起!华为折叠屏手机来了吴京出手,战狼公司赔偿刚刚,深圳新增4名院士!南科大3名,港中大(深圳)1名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朱峰

编辑 余虹洁

责编 朱峰

监制 袁长乔

校审 孙世建

点击在看,让更多朋友看到!:,。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原标题:《APP刷视频种菜就能赚钱?小心被套路了》

如果觉得《APP刷视频种菜就能赚钱(小心被套路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