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谁还在吃华丰三鲜伊面

2023-01-0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52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来源:生活佳选

高端,涨价的代名词,万物的新趋势。

万物在涨价,万物高端化。

这股风已经刮到了方便面区。

央视财经报道称,10元以上的高单价方便面销量逐年增长。

10元就能算高端了,听上去好像门槛不高,但放在方便面上确实就合情合理了。

袋装2块5,桶装4块5,热水一泡,图的就是个低价方便好滋味。

显然,有很多人不希望方便面就只是这样而已。

既想方便又想营养健康,在钱包硬气的情况下,这种“又当又立”的诉求完全合理。

官方报道称,由于外卖的崛起,方便面市场一直衰弱,直到开发高端方便面才逐渐挽救颓势。

开弓没有回头箭,贵价高端的网红产品天天上位,平价老品牌在淘汰的边缘黯然神伤。

华丰三鲜伊面就是后者典型中的典型。

价格比普通泡面低,存在感更是越来越低,泡面货架越来越挤,华丰已经快没有容身之处了。

混成这样,有点唏嘘,它其实值得被记得。

01、泡面届的老前辈

华丰的历史常年被印在三鲜伊面的包装袋上,“始创于1986年”,一晃,35年了。

其中发家、鼎盛、衰落的那几段,说起来不算太复杂。

1984年左右,华丰创始人熊毅武拿到了一套从日本引入的方便面生产线,在广东珠海平沙的厂里开始生产方便面,后来他取名为“华丰”。

方便面在当时是绝对新鲜的玩意,改革春风吹满地,华丰三鲜伊面真争气,短短几年已红遍全国,供不应求。

熊毅武还请来了知名港星“肥姐”沈殿霞代言,那句极好意头又相当押韵的广告语“食华丰,路路通”,听过就忘不了了。

华丰成了方便面大厂,风头无两,员工工资高、待遇好,有季度奖,有年终奖,车间主任最高月薪有3800元。

资本很快也来了。1992年底,印尼的金光集团取得了华丰的控股权,熊毅武随后离开。

资本到位后,开始扩张生产,一路北上设厂,打下了一片三鲜伊面的江山。

(图源福桃九分饱)

这一操作可以说造成了华丰是全国各地本土特产的假象。

不少新疆的小伙、东北的老铁曾真心实意认为华丰是自家那的特产。

去淘宝转一圈,三鲜伊面在东北特产店里卖得可好了。

大江南北的口味是如此的迥异,清淡的华丰三鲜伊面却神奇地令他们的味觉站在了同一阵线。

当然,这完全也有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方便面是新鲜物种,华丰作为“方便面一哥”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华丰引入外资的那一年,也正是康师傅和统一来到大陆的时候。

康师傅带着他的红色红烧牛肉面,统一带着他的蓝色鲜虾鱼板面。

尤其是康师傅的红烧牛肉面,那是大陆第一次出现带酱料包的方便面。

华丰清汤寡水的三鲜伊面和大开大合的重口味迎面交锋,带碗、带叉子,双料包的红烧牛肉面很快就后来者居上了。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多油多盐的食物注定能得到厚爱。

外部情形不容乐观,内部因素火上浇油。

外来的管理层替代了原有人员,新官上任,总喜欢采取诸如“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方式来管理公司和应对市场,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产品策略大变动。

1998年开始,华丰陆续大批裁员,留下的员工工资一年不如一年。

之后,他们也推出过不少新口味和新产品试图挽救,如华丰2000、掌上脆(后来改叫魔法士)等,一段时间后,也都逐渐淹没在同行的竞品和时代的洪流里。

时至今天,各种方便面满地开花,康师傅和统一依然是国内方便面的两大巨头,华丰却变成了国民情怀。

不仅广东人在怀念它,其他地方的人看到也不免唏嘘一番。

02、泡面里的白月光

华丰的包装一直是印象中的样子,有变化,总体不大。

亮黄色的包装、蓝色的字体和一张用料豪华的配图,这三大元素不变,年代感就能直接拉满。

华丰三鲜伊面和其他“图案仅供参考”的方便面相同又不完全相同。

它没有图案里的缩水版干菜,只有一个面饼、一个调味油包、一个调味粉包,里面混着一点葱片和胡萝卜丁,以前蔬菜包和调味料包是分开的,后来也遵循了分久必合的原则。

之所以叫“三鲜伊面”,是因为调料包是用猪骨、海鲜、鸡肉这“三鲜”来调制的。

那鲜甜清淡的口味可以说是非常广东了。

在做法上可以既广东味也可以普遍化。

一般操作的泡,原汁原味,几分钟后就能得到一碗筋道弹牙,鲜甜有味的面。

传统操作的煮,加点蔬菜,打个蛋,不遮盖汤底的味道,算得上是有营养的一顿。

有点手艺的还可以做成炒面和拌面,在厨艺的加持下,泡面的身价和味道一下就高贵起来了。

三鲜伊面从不囿于自家厨房,出去吃饭,无论是鸡煲还是牛杂煲,华丰是商家的招牌也是老广的心照不宣。

筋道的三鲜伊面吸足了汁后,嗦一口,那滋味谁吃谁知道。

它能成为童年的味道,主要还是因为“干吃”这个有最具灵魂的吃法。

干吃还有两种选择:

一是捏碎面饼倒调料包下去摇匀,一顿海塞狂嚼;

二是干吃面饼,将调料包留着来泡水喝。

又脆又香,油炸食品实打实好吃,上瘾般好吃!上学吃放学吃,当零食吃,父母不在家当早午晚餐宵夜吃。

几毛钱就买到了快乐和满足。

华丰三鲜伊面让童年变得有迹可循,生动而具体;

承载着情感和回忆成了很多人的白月光泡面。

03、泡面区永远的经典

有人喜欢把它留在过去,自然有人喜欢把它留在现在。

只是后者的群体远远不够,仍不足以让它能更体面地和其他方便面品牌竞争。

2018年有传言称华丰要退出市场,传得有板有眼的,随手一搜,全是情真意切和华丰说再见的文章。

谣言随着时间不攻自破,事到如今他当然还活着,只是繁盛之景已不及当年十分之一。

佳佳连续辗转了4家便利店都没有找到华丰那个醒目的黄色身影,康师傅、统一、合味道挤在货架上和我面面相觑。

在老板追寻的视线中,社恐注定无法淡定昂首挺身转头径直离开。

清清嗓子,“你们这没有华丰方便面卖吗?”

一般会收到或无感情或略作惊讶的“没有”。

在第5家店的泡面区角落里终于找到了,唯一的一包,老板娘明显兴奋,“你喜欢吃这个啊?真好!我都怕卖不掉过期了!”

我笑了笑,想起戴着口罩,又点了点头。

最后顺道去超市看看,刚进泡面区一眼就看到了在搞促销的华丰,算下来只要1.38一包,它总是以这种姿态和我们见面。

三鲜伊面的味道一如往常,面条有微微的韧,汤是淡淡的鲜;等水烧开时,掰两块干吃,越嚼越香。

执着找回以前的味道的人常说“华丰味道变了”,但不知道是哪里变了。

引入外资后它确实用其它的调味品来代替了海鲜和鸡肉,可能是配方变了,可能是环境变了,也可能是你变了。

在花里胡哨的重口味包围下,这种清淡和简约其实已然称得上经典。

把它当成童年回忆也好,把它当成平价泡面也行,至少它都是特别的。

如果觉得《谁还在吃华丰三鲜伊面》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