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一起来读《中国智慧医疗2021十大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附PDF报告)

2023-01-30 分类:养生资讯

探讨医健服务数字化

时间:2020 来源:健康界

报告主要内容

智慧医疗概念

智慧医疗英文简称WIT120,最早源于美国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战略,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新 一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最终解决各方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多方共赢。智慧医疗最终的状态是全面的信息化、实时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动态服务。

从范围上看,智慧医疗主要由智慧医院、区域卫生系统和家庭健康系统三部分组成:

1)智慧医院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给出的概念,智慧医院的范围主要包括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和面向管理者的“智慧管理”。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主要指给医务人员来用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建设。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主要指医院,特别是三级医院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候诊提醒、院内导航等服务。面向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即医院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内部管理,相当于配备了“智慧管家”。例如医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可实现药品、试剂、耗材、物品等物流全流程追溯,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2)区域卫生系统

区域卫生系统,由区域卫生平台和公共卫生系统两部分组成。区域卫生平台包括收集、处理、传输社区、医院、医疗科研机构、卫生监管部门记录的所有信息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包括旨在运用尖端的科学和计算机技术,帮助医疗单位以及其他有关组织开展疾病危险度的评价,制定以个人为基础的危险因素干扰计划,减少医疗费用支出,以及制定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电子健康档案。公共卫生系统由卫生监督管理系统和疫情发布控制系统组成。

3)家庭健康系统

家庭健康系统是最贴近民众的健康保障,包括针对行动不便无法送往医院进行救治病患的视讯医疗,对慢性病以及老幼病患远程的照护,对智障、残疾、传染病等特殊人群的健康监测,还包括自动提示用药时间、服用禁忌、剩余药量等的智能服药系统。

从细分领域来看,智慧医疗主要包括智能硬件(智能温度计、智能血压计、智能胎心仪、智能血糖仪等)、远程医疗(跨区域、跨医院远程医疗协作)、移动医疗(预约挂号、自助结算、在线问诊、医药电商、互联网医院等)、医疗信息化(HIS、PACS、LIS、电子病历等)四大细分领域。

驱动因素

中国智慧医疗市场能实现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驱动:

1)政策驱动

医院信息化、远程医疗、医联体医共体、智慧医院、电子病历评级、互联互通评级、绩效考核、互联网医疗、DRGs、5G 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及 2020 年 10 月 29 日刚出台的慢性病互联网复诊费纳入医保等一系列与智慧医疗息息相关的政策出台,加快智慧医疗的建设及落地应用。

2)需求驱动

2019 年,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约为 541 亿元,医疗信息化投入规模占卫生机构 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为 0.84%,与发达国家 3%-5% 的占比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此外,中国人口占世界人 口的 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 2%,医疗服务供给不足。用信息化手段赋能诊疗服务,已成为 破解医疗资源供给不足及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路径之一。

3)科技驱动

5G技术助力智慧医院管理、远程会诊、远程手术示教、远程诊断、应急救援、移动查房、远程超声、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手术等;人工智能逐渐落地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医学数据挖掘、智能问诊等细分领域;物联网在电子导医导诊、科室导航、资产定位、特殊病患监护、位置追踪的应用 ...... 科技的发展,使得智慧医疗助力医院的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成为可能。

4)疫情驱动

疫情驱动最明显的是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在医院层面的建设落地。在接受访谈的医院中,疫情驱动互联网医疗快速发展的典型医院代表是新昌县人民医院。2019 年底互联网医院建设完成并初步上线,却在 2020 年初疫情期间让 37 个科室的 500 多名主治及以上全科专科医生快速入驻互联网医院,为公众提供线上免费答疑解惑。

智慧医疗价值

智慧医疗建设应用已成为医院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医院用户对智慧医疗的诉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患者: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有效缩短患者在医院的滞留时间,提高就诊效率;

规范医院诊疗流程,减少患者不必要的诊疗环节和医疗费用;

让医生可以与患者有更充分的问询与沟通,使患者享受更安心更优质的诊疗服务;

跨区域信息共享,弥补县域优质医疗资源紧张和不足,让病患在当地即可获得大医院的高质量医疗服务;

医务人员:诊疗效率、诊疗能力及诊疗质量

有效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以患者为核心的闭环管理,确保诊疗全流程的安全以及数据可追溯;

提升诊疗服务、诊疗能力及诊疗质量。尤其是有助于年资轻医生以及县域医疗机构的医生提升诊疗能力及诊疗质量;

规范医生诊断内容,方便教学和学术交流;

医院管理者:精细化管理和精准决策

精细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医院运行效率;

实现不同科室和不同院区之间的医疗资源共享,提升医院资源使用效率;

利用医疗大数据挖掘,助力医院在诊疗服务、医院管理、决策能力、科研等领域的提升和发展,增加医院核心竞争力;

优化门诊、住院、医技检查等各个环节的就诊流程,提高医院美誉度;

助力医院通过智慧医院评级、电子病历评级、互联互通评级,进而提高医院品牌价值;

困难与挑战

中国智慧医疗加速发展中,也面临政策制度保障不完善,复合型人才缺失,数据非标准化、信息互联互通实现难等一系列问题。要实现医院数字化转型、实现从传统医疗向现代医疗的跨越,这些问题亟需解决。

1、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有缺失;

2、医院信息化建设缺乏顶层设计规划;

3、医院管理者及医护人员的观念有待转变;

4、新技术与医疗行业的融合难;

5、医院缺乏既懂临床专业知识又懂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6、院内及院间的互联互通实现难;

7、数据质量低,无法最大化利用;

8、医疗信息安全基础薄弱,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不够明确,医院经费普遍有限,对信息安全产品投入比较少。

重点建设领域

智慧医疗包含智慧医院、区域医疗系统和家庭健康系统 3 部分。根据该研究项目对 24 家典型医院 的定性访谈和 133 家医院定量调查,我们发现,智慧医疗目前在医院的建设发展应用主要围绕以下领域展开:

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

根据调研我们发现,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从医院当前的布局范围、建设应用程度,都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相对比较成熟的领域。排在前五的细分领域分别是:医院基础信息系统的查漏补缺、升级换代,数据整合、抽取、清洗及标准化,医疗大数据挖掘及应用,围绕电子病历评级和互联互通评级开展医院信息化建设和移动医疗。

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

根据本次调研结果我们发现,医院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主要呈现两种模式:一种是围绕“诊前、诊中、诊后”患者就医流程优化及闭环管理的智慧服务全面发展;另一种是围绕“就医路径”中的预约、自助服务、互联网诊疗等智慧服务细分领域的重点建设。

面向医院管理层的“智慧管理”

相比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医院在面向医院管理层的“智慧管理”方面建设目前还处于中前期阶段,建设重点主要围绕实现智慧管理相关的信息系统的搭建、配套完善,通过大数据治理、分析及挖掘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移动管理等内容展开。

区域业务协同医疗

区域医疗建设的重点,主要围绕区域数据互联互通、远程医疗、医联体 / 医共体业务协同建设展开。主要包括为实现业务协同进行远程会诊平台建设、为实现检测检验结果互认而进行的区域检测检验中心(如心电、影像、检验)建设、为实现区域内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而进行的区域信息平台建设等。

家庭健康管理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中国的家庭健康医疗建设布局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的重点主要围绕互联网问诊、健康管理、远程照护及智能穿戴等几个方面展开。

互联网问诊量加速上升。随着互联网诊疗、远程医疗的发展,医联体医共体医疗模式的加速推进,互联网诊疗范围、收费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尤其是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过程中,互联网问诊更是成为避免交叉感染,实现快捷就医的有效途径。根据数据披露,疫情期间,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互联网诊疗人次同比增长了 17 倍,第三方的互联网诊疗咨询增长了 20 多倍,线上处方流转增长近 10 倍。

健康管理是家庭健康当前推进实践的关键一环。2016 年国家先后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都在强化全民健康的理念,应从治病转变为预防为主。而健康管理是实现从治病转变为预防的关键一环。在健康管理中,慢病管理、康复管理将会是医院,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发展的重点。比较典型的是瑞金医院针对术后病人、中风病人健康管理构建的三 级康复网络。瑞金医院作为全国科室最全的医院(未设立精神科),专门建设了康复医院,以康复医院为中心,目前已建成基于紧密医联体的三级康复网络,在康复方面做了很多尝试。瑞金医院的术后病人、 中风病人,在接受治疗以后能够快速转到康复医院,然后转诊到下级病房(目前有 5-8 家专科为主的社区医院)以及接受家庭病房服务等。

智能穿戴设备开发及应用,目前还处于小范围的试用,无法实现大规模的推广。原因主要有:一方面,基于医用级的智能穿戴设备成本费用较高;另一方面,智能穿戴设备取得 CFDA 资格认证较困难。目前,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布局较早,开发应用比较成熟的如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和邹城市人民医院。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为例,其智能穿戴设备开发应用主要基于项目开展,如基于高原缺氧预适应项目,为援藏干部提供智能穿戴设备,监测其身体情况。

2021十大趋势

综合分析 24 家典型医院专家对智慧医疗趋势预判和 133 家医院的交叉验证,智慧医疗在 2021 年有如下十大发展趋势。

领取完整报告

如果觉得《一起来读《中国智慧医疗2021十大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附PDF报告)》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