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养生

别等胃疼才开始养胃

2023-05-16 04:34:01
相关推荐

现代人工作繁忙且多有饮食不节或不规律现象,脾胃不好的人越来越多,而很多健康问题又都与脾胃相关。与其等到出现胃胀、胃痛症状时再去治疗,不如在平时就注意养脾胃。

养胃,先分清寒和热

说到养胃,不少人认为胃不好的人才需要特意去“养”。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医学博士林举择表示,其实健康人也要养脾胃。“脾胃是后天之本,是防病治病的根本;而亚健康人士要养脾胃,因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调养好了,亚健康状态可以逆转,恢复到健康状态,反之,亚健康状态有可能继续转化成疾病状态;患病人群就更需要调养脾胃,因为脾胃属于人体中焦,居脏腑之中,化气化血,荣养四旁,脾胃有病,常影响其他脏腑。”林举择指出,人人都要养胃,尤其是患病人群,调养好脾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促进疾病的减轻或恢复,改善预后。

林举择指出,三餐不定时、酗酒吸烟、暴饮暴食、爱吃零食和冰冻饮料、爱吃腌制食物、久坐少动、焦虑紧张……种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会让原本脆弱的脾胃更加不堪重负,出现胃脘疼痛、嗳气反酸、恶心呕吐、大便夹杂食物残渣等表现。

想要养胃,要先弄清楚自己的胃属哪种情况—

胃寒

经常胃痛,伴有胃部寒凉感,用暖水袋暖胃,疼痛会得到缓解。另外,因天气变冷或吃生冷食物后引发胃部疼痛或疼痛加重,也可能是胃寒。胃寒,大多是不良饮食习惯引起的,如喜欢吃生冷食物、三餐不定时等。胃寒疼痛又分为实证和虚证,实证疼痛来势凶猛、疼痛剧烈,多是大量进食生冷食物后出现;虚证疼痛来势较缓,隐痛持续,一般是气候改变或饮食不注意所致。胃寒的人尽量不要吃生冷、寒凉的食物,比如绿豆、冰镇西瓜、火龙果、柿子、螃蟹等,否则会加重胃寒的情况。可以适当地吃些暖胃的食物,如羊肉、猪肚、南瓜、核桃等温性食物。也可在饮食中加入姜、胡椒等调料。

胃热

引起胃热的原因有很多,如嗜酒、喜欢吃辛辣和煎炒燥热的食物等,表现为胃痛有灼热感,常伴口渴、口苦、口臭,甚至出现牙龈肿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胃热的人平时尤其喜欢喝冷饮、吃冷食,因为入肚后会带来舒适感。胃热疼痛也分虚征实证,实证即胃火过旺,疼痛较剧烈并伴有烧灼感,有口臭或牙龈肿痛、大便干结;而虚证疼痛较轻,伴口干、微苦或口腔溃疡等,过度疲劳可诱发或加重症状。胃热的人群要适当吃些凉性食物,如绿豆、冬瓜、莲子、苦瓜等,远离煎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少吃羊肉、狗肉、胡椒、花椒等,否则会助长胃热。

养胃,更重日常调理

现代医学研究也认为,很多疾病的发生及恶变均与进食不当、消化吸收不好致使营养不平衡有关。如果消化吸收功能正常,机体的营养状况可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从而维系正常的人体免疫功能,发挥防病抗病的作用。

般说来,胃病是“三分治,七分养”,如果单纯治疗而不注意饮食,效果不会太好,而通过饮食加茶疗调理,则会慢慢恢复。三分治七分养的调理原则是通过饮食加茶疗共同来实现的。我国古代,在医学上,茶常被当作药物使用,作为单方或复方而入药的。茶方用药,味少量少,携带方便,尤其是袋泡茶、块茶,更为优越。芝元堂谓崧茶采取“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方法,能帮助调理体内气机,理气和胃。喝着茶还能保健的茶疗养生在都市悄然兴起,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