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康巴汉子标配的变迁

2023-05-1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19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新华社拉萨10月12日电题:康巴汉子标配的变迁

新华社记者薛文献、格桑朗杰

10月9日,在西藏昌都解放70周年庆祝大会上,有这样一幕让人印象深刻:一队队身材魁梧的康巴汉子,身着节日盛装,世代相传的珍贵首饰和配饰佩戴在身上,头缠“英雄结”,一把长长的藏刀横在腰间,右手握住刀把,左手握住刀鞘,迈着有力的步伐款款走来。

历史上,除了厚重、华丽的康巴服饰,“一杆枪、一匹马、一把刀”,曾是康巴汉子的标配。文学作品《苍茫西藏》一书中曾写到旧社会藏东三岩地区的康巴汉子。他们骑马挥刀,或扛着长枪,在峡谷里伏击外来的客商,或进行世代复仇。

记者曾到三岩采访,这里家家户户住的是高达十几米的传统碉楼,四周是厚厚的夯土墙,没有窗户,只有几个倾斜的小孔。当地人说,这些小孔过去是用来作“枪眼”的。

康巴人世代生活在川滇青藏交界地带,独特的地缘位置,山高谷深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彪悍的民风。有研究认为,横断山区的大多数地方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生产和生活资料极度缺乏,历史上盗抢成风。其中的刀枪和马匹,既是当地人实施盗抢的工具,也是保护自己的武器。

1950年10月19日,昌都获得解放,打开了进军西藏的大门,奠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基础,开启了西藏历史的新纪元。

西藏和平解放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帮助昌都人民发展生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普及文化教育,移风易俗,当地群众的生活由穷到富,法治观念、文明素养不断增强,出门带刀带枪、动辄打架斗殴的现象越来越少。

昌都解放70年来,藏东大地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飞跃,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39倍,农牧民收入增长525倍,所有贫困县和贫困群众全部摘帽脱贫,社会事业突飞猛进,生态环境持续良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

在社会巨变的洪流中,康巴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也发生质的改变。过去曾经让一些康巴青年男子引以为傲的“一杆枪、一匹马、一把刀”,不经意间,一些城市青年已换成“一部手机、一台电脑、一辆汽车”。

23岁的拥珠尼玛是地地道道的康巴汉子。今年刚从大学毕业的他,目前在一家传媒公司就职。手机和电脑是他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公司刚刚配发了新电脑,我和同事一上班就在电脑前忙活。”他说,“我正在准备考驾照,拿到驾照就可以买车了。”

行走在昌都市区的大街小巷,手机专卖店比比皆是。公路上车水马龙,各个停车场停满了汽车。

与城市不同,在广大农牧区,一些康巴汉子现在的标配可以概括为“一部手机、一辆摩托车、一台汽车”。记者到藏东各地采访,在乡村公路上经常见到呼啸而过的摩托车。在一些边远村庄,村里的年轻人几乎人手一辆摩托车。而在靠近城镇的富裕地区,多数农牧民家庭买了汽车,有的甚至买两三辆。

昌都市车管所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昌都市机动车保有量为56412辆,机动车驾驶证保有量为96062本,平均每天增加四五十本。(完)

如果觉得《康巴汉子标配的变迁》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