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多方参与 共同助力(东莞安宁疗护构建“三角支撑模式”)

2023-05-1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04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10月28日,东莞14家安宁疗护试点单位和市级安宁疗护研究中心负责人齐聚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总结东莞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取得的宝贵经验,共同为建设东莞特色立体化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出谋划策。

数据显示,人口吸引力指数排名全国第三的东莞,每年新增入户约20万人;2020年东莞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35.34万人,其中失能老人19451人。医养结合及安宁疗护的需求早已成为众多家庭现实的考虑。

为此,东莞之前已经构建了从机构到社区到居家的医养结合服务网,全市设立护理院(养护院)8家,全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失能评估等医养结合上门服务,为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9年,东莞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地区之一。两年多来,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安宁疗护国家级试点建设,聚焦地方实际,试点工作不断有力、有效地推进。

在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的开展中,东莞专门成立了东莞市安宁疗护国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2019年6月2日,东莞市政府还印发了《东莞市安宁疗护国家试点工作方案》,选定14家单位进行试点。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保健局局长余锐标表示,东莞安宁疗护整体工作思路是构建“三角支撑模式”,“三角”实为“三足”,即构建以医院-机构-社区多方参与、共同助力的安宁疗护体系。

目前,东莞已经在实践并取得初步成效的安宁疗护项目及机构包括东莞市人民医院(市安宁疗护研究中心)组织东莞市展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星星之光”肿瘤患者安宁疗护项目、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福星女儿家护理院等。

安宁疗护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需要多方力量、多种资源的融合与共赢。东莞具备良好的社会办医基础,在安宁疗护的试点中,东莞鼓励社会办医企业和机构依法介入、积极参与,发挥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而针对安宁疗护人才紧缺的问题,东莞正努力争取建设市级老年人才培训基地,建立规范的护理员培训管理机制,着力打造稳定的安宁疗护服务团队,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安宁疗护服务人才。

余锐标指出,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局计划争取财政和医改资金的支持;争取医保部门更大力度的支持;建立安宁疗护专家库;将遍布全市各区域的安宁疗护试点机构引导往医养结合机构方面发展。

他盼望,各试点机构建立、建设好各有特色的安宁疗护病区及服务,努力把安宁疗护工作与健康东莞和社会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在可持续、可复制上做更多探索,使更多有需要的人被安宁疗护充满人性的阳光照射。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汪万里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杨洪权

如果觉得《多方参与 共同助力(东莞安宁疗护构建“三角支撑模式”)》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