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江西宜春:“十三五”完美收官(全面小康取得决定性成就)

2023-05-1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58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十三五”以来,宜春市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张亚静/摄

张亚静

“十三五”以来,江西省宜春市以扩量、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创新、改革、开放为动力,积极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持续实施“产业兴市、工业强市”战略,打造个性彰显、充满活力、竞相发展的特色县域经济板块,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奋力建设生机勃发、生态秀美、生活富裕的文明幸福宜春。在宜春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十三五”规划确定的“提前翻番、力争百强、同步小康”总目标圆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番目标提前实现;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据了解,2020年以来,宜春市主要指标完成良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预计“十三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左右,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6%,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8%,出口总额年均增长7.2%,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8%。

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以改革创新增动力。始终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专利升级、科技服务、科技入园、科技开放等四大科技创新工程,新增各类省级研发平台73个,科技实力综合排名上升至全省第4位。成功举办了全国第八届创新创业大赛节能环保及新能源行业总决赛,江西新龙生物有限公司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人入选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41人入围省“双千”计划。宜春锂电新能源、高安绿色光源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袁州锂电新能源、丰城生物制造获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以产业升级提质效。实施“产业兴市、工业强市”战略,坚持主攻新型工业化,大力推进“三群两谷一带”建设,打好稳增长、干项目、兴产业等系列“组合拳”,基本形成了以建材、食品、化工、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以锂电新能源、中医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为先导的发展格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7.4%。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丰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安工业园区、奉新工业园区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樟树、上高、万载等地工业园区扩区调区获江西省政府批复。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全市拥有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产业园)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个,农民合作社8174家,“三品一标”产品1003个。全市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各类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业园区(企业)723家。宜春获评世界硒养之都、全国富硒农业示范基地。与此同时,服务业量质齐升,预计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约8个百分点,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在40%以上。全市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1家,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00亿元。

以扩大开放添活力。主动对接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鼓励“走出去”,积极“引进来”,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加快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十三五”期间,预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到9.63亿美元,年均增长8%左右;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357个,10亿元以上项目218个,签约国内外500强投资项目共19个,央企及子公司投资项目20个。开放型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宜春海关顺利开关,宜春至宁波铁海联运班列正式开通,结束了赣西无直接出海通道的历史。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完善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十三五”期间,宜春市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支撑不断增强。

交通设施日益完善。以“铁公机”为抓手,完善立体化交通网络,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日趋显现。明月山机场站坪扩建工程、昌吉赣客运专线(宜春段)、浩吉铁路(宜春段)、昌宁高速、昌樟高速改扩建等项目完成建设,宜春至遂川高速公路、宜万同城快速通道等项目有序推进,明月山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咸修宜吉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

能源安全保障有力。能源是发展的血脉,宜春市始终把能源项目建设放在优先发展位置,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一期、宜春经开区京煤热电联产项目、万载(铂瑞)热电联产项目建成运行;建成新能源电动充电桩约940根;丰城电厂三期推进建设,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前期工作进展迅速。

产业项目扎实推进。以产业项目增强发展后劲,中国药都樟树岐黄小镇、宋城·明月千古情、万载田下古城、高安网易味央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相继建成;四方井水利枢纽工程、江西龙头山水电站枢纽工程、宜春现代生态农业产业(特色富硒)示范园区、靖安三爪仑5A景区创建等项目有序推进。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大力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城市停车场等项目建设,宜春智慧经济特色小镇云数据中心、宜春大道、袁州古城文化复兴工程、高安市瑞阳新区海绵城市建设、樟树市赣江二桥等项目有序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亮点凸显

宜春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部署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狠抓长江经济带大保护,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持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一产利用生态、二产服从生态、三产保护生态”发展模式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点名表扬;“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获得2019年度国务院督查激励奖励;宜春“生态+大健康”产业发展试点工作荣获“2019中国改革年度优秀案例”,被国家列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向全国进行推广。

一是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市空气优良率97.8%,列江西省第二,PM2.5浓度均值2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不断提高;27个国省考、国省控及县界断面年均浓度均达到或好于III类水质,14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二是生态优势进一步凸显。宜春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7.09%,有各类自然保护地49处,其中自然保护区14处、风景名胜区4处、地质公园1处、森林公园19处、湿地公园11处。实施国土绿化和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在旅游公路、高铁沿线开展森林“四化”建设。积极开展生态品牌创建,累计创建1个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4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3个国家生态县、6个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和18个示范基地,生态示范创建“标杆”在江西省最多。

三是绿色发展进一步提升。“生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为16.9%和36.5%。按照“一核两区”布局,统筹推进健康制造业、医疗服务、健康旅游、健康农业、养生养老、健康管理六大专项升级行动,2019年全市“生态+大健康”产业增加值达到402.4亿元,占GDP比重14.97%。

四是生态制度创新进一步深化。成立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实施2020年33项重点改革任务。建立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实行生态环境机构检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推进“生态+大健康”产业发展试点,“生态+大健康”产业模式、绿色发展“靖安模式”、宜丰生态警察中心等3条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入选国家推广清单,数量居全省第二。

民生保障扎实有力

“十三五”期间,宜春市把民生保障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抓紧抓好,民生幸福指数不断上升。

一是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提升工程,改造农村学校3829校(次),受益学生60余万人,已建成宜春幼专新校区、宜春九中、市直机关直属第二幼儿园、宜阳学校(初中部)、文笔峰小学、官园学校,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二是医疗卫生体系加快完善。基本建立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床位数6.09张;宜春人民医院北院(一期)等项目已经建成,宜春人民医院北院(二期)等项目有序推进中。

三是就业创业不断发展。全市建成和在建的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示范街(园)等创业平台共计20家,入驻创业实体624家,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明显。“十三五”期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达到27.9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7%和8.4%,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四是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常驻人口的98.35%,基本实现全覆盖。完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樟树阁山镇、上高南港镇被列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乡镇”。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已完成城镇棚改16.58万套,2018年以来连续3年城市棚户区任务完成居全省第一,获得国务院“2019年度棚户区改造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督查激励奖励。

五是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大力推进十大扶贫工程,现行标准下16.47万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46个省定、市定、深度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脱贫攻坚战取得重大胜利。

如果觉得《江西宜春:“十三五”完美收官(全面小康取得决定性成就)》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