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今日夏至 天空上演罕见“金边日食”(吉林省能看到吗)

2023-05-2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64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新朋友戳

蓝字关注我们哦!

今天5时44分

我们迎来

“夏至”节气

“夏至”这天

是北半球一年当中

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

过了这天,太阳将走“回头路”

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减短

当夏至日遇上“金边日食”

夏至时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主角本来只有地球和太阳

基本没月亮啥事

不过,月亮可不甘心每次都跑龙套

这不,今年夏至日

赶上农历五月初一,朔日

月亮终于抓住机会

跑到地球和太阳之间

抢了个“C”位

即将在天宇上演一场

罕见的夏至日日环食

6月21日是个好日子

既是夏至、周末

又能观赏到罕见的

“金边日食”

↓↓↓

今年“夏至日”这天,我国境内将发生一次“日环食”天文景观。这将是时隔8年后,“日环食”再次光临我国,其中西藏、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台湾可见环食,其他地区可见不同程度的日偏食。

此次“日环食”也被叫做“金环日食”,非常少见,届时太阳99%的面积都将被月球遮住,只剩下一圈细细的金边,好似一个“金指环”,是2020年非常值得期待的天象!如果错过这次机会,在中国境内再想看到同样的日食,恐怕就要等10年了。

这次日环食在中国境内,从西藏阿里地区初亏(北京时间约13:10),至台湾地区复圆(北京时间约17:30),全程历时近4个半小时。

中央气象台制作的

日环食观赏预报图

↓↓↓

吉林省的小伙伴

虽然无缘看见

“金边日食”的壮观景象

却也可以欣赏到日偏食的美景

2020年6月21日

日环食吉林省各地见食情况

↓↓↓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点击图片可放大。

据悉,观赏日食需要

天气晴朗、云量少、

较高的大气透明度

近期我省以阴天为主

有降水天气

能不能看到

还得靠“老天爷”眷顾

定好闹钟

一起期待吧!

提醒大家:

千万不能“裸眼”看日食!观赏日食时不能用肉眼直视太阳,也不能仅佩戴墨镜或直接透过望远镜观看,否则易造成短暂性失明,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永久性失明。

夏至天气

“至”

有“极致”、“最”之义

“夏至”

则可以称作夏季之“最”

这意味着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将随即到来

进入夏至意味着炎热将至

除了温度升高

这个时节降水也更加频密

常见的天气有

强对流、强降雨以及高温等

北方警惕强对流

进入夏至北方强对流天气也开始增多,中央气象台预计,22-24日,华北、东北地区中南部也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或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大家要及时关注临近预报,警惕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夏至三候

夏至有三个

标志性物候

↓↓↓

一候鹿角解

自夏至开始

阳气日衰,阴气日盛

于是阳性的鹿角

便开始脱落

二候蝉始鸣

吱吱唧唧的蝉鸣

是永远留在记忆里的盛夏符号

“夏至”之后

树上的知了开始了鸣叫

带着夏日的热情放歌

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种喜阴药草

生长在仲夏的沼泽或水田中

“夏至”时节

它开始了日夜兼程的生命旅途

“夏九九”,你会数吗?

你可能知道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可你知道与“冬九九”

形成鲜明对照的“夏九九”吗?

在传统习俗中

以夏至这天为起始

人们会通过数“夏九九”

记录温度的变化

南宋人陆泳在《吴下田家志》中

记载了“夏至九九歌”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夏至习俗

夏至吃面

在老北京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说,夏至这天,北京人多半选择吃面,有打卤面、炸酱面、牛肉面、鸡蛋面等,吃起来别有风味。吃面时,人们喜欢将面煮熟后用冷水过一下,然后用芝麻酱(或炸酱)、花椒油、老陈醋、黄瓜丝等拌一下,再把蒜瓣捣成蒜泥,往上一泼,味道鲜美,还能降温消暑。

江南也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夏至人们还大秀凉菜、生菜,因为这个时候气候炎热,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开胃。江南还有“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的谚语,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吃过馄饨,为孩童称体重,希望孩童更健康。

祭神祀祖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所庆祝的节日中大部分与农业有关。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

现代虽然没有这么隆重的祭神典礼,不过夏至前后,我国多地还是会举办隆重的“过夏麦”,这便是古代“夏祭”活动的另一种延续。

消夏避伏

在古代,夏至时,妇女们相互赠送折扇、脂粉等物品,借折扇生风、以脂粉散体热所生的浊气,防生痱子。《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

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进而成为制度。在当代,虽然我们已经不需要储存冰块来消夏,但是自夏至前就全天运行的空调不过是这个传统在现代的另一种体现而已。

夏至养生

夏至到,最忌做这8件事!

1、空调吹一夜

很多人到夏天喜欢开着空调、裹着棉被睡一整夜。陕西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路波表示,空调如果整夜开,室内外温差过大,使全身毛孔闭合,体内热量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脑供血不足,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史的人更容易发作“热中风”。

2、贪吃冷饮

炎炎夏日喝一杯冰镇冷饮,或是吃一个冰激凌,清凉解暑,是非常爽的事情。不过,路波却说,夏天冷饮吃太多不仅不解暑,反而会引发健康问题。

夏日贪吃冰凉的食物,容易对胃造成刺激,引起脾胃虚弱、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还可造成肠胃性感冒。特别是脾胃虚弱者及老人、小孩更应注意。

3、冷风对着吹

长时间吹空调会使寒气凝滞在身体里,使身体的气血运行受阻,很容易出现感冒、头痛、鼻塞、面瘫等病症,颈椎对着空调吹,使颈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

4、口渴猛灌水

夏天出汗多,易口渴,很多人就使劲喝水,也不对。

江苏省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营养科主任张晓燕说,因为每一次出汗都要带走一些盐分,不断喝水与出汗使血液中的盐分越失越多,血浆渗透压降低,而出现低渗性脱水,使细胞水肿,人就会出现头晕、眼花等“水中毒”症状。

因此,喝水时应少量多次,每次以100~150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20~30分钟。

5、不爱开窗户

闷热夏季不少人怕热,闭窗室内吹空调。

其实,潮湿闷热、通风差的室内易引发中暑,而且使用空调不开窗换气,空气质量会变差,反而致病。

6、洗冷水澡

浙江省绍兴市中医院中医内科主治中医师寿越敏表示,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毛孔处于张开状态,如果洗冷水澡,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导致阳气暗损。

因此,夏至养生,最好每天用温水洗澡,这样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利于消暑防病,而且能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抗病力。

7、吃隔夜菜

经常会有人问,夏天凉菜可以过夜吗?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感染科主任张伯秋介绍,夏天,剩菜剩饭长时间放置,容易产生亚硫酸盐等有害物质,即使高温加热,这些毒素也没法消除。

专家介绍,临床上因为夏天食用隔夜菜导致的问题并不少见,轻者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情况,重则导致食物中毒等问题。

8、烈日下光膀子

不少户外工作者图凉快,脱掉衣服光着膀子干活,皮肤被晒得黝黑。

但是陕西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路波介绍,夏季人体前心后背上的毛孔都打开了,如果长期被紫外线照射,除了会被晒伤,还会导致水肿,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肾脏疾病。

平安过夏,记住9个“一”

1. 一碗山楂酸梅汤

夏季喝些山楂酸梅汤可消食健胃、活血化淤。取山楂片、酸梅,加水煮烂,放入白菊花,烧开后捞出,然后放入适量白糖,晾凉饮用。

2. 一碗薏仁绿豆粥

推荐喝些薏仁绿豆粥。薏仁健脾化湿,绿豆清热解毒,非常适宜夏季饮用。

薏仁较难煮熟,在煮之前需以温水浸泡2~3小时,让它充分吸收水分,绿豆最好也浸泡12小时,然后等份煮粥即可。

3. 一头大蒜

如果经常吃些大蒜,胃肠会更舒服地度过夏季。

营养师周凤玲介绍,大蒜具有很强的杀菌、抗菌的作用,特别是夏季对肠道内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具有一定杀伤力。

4. 一道苦瓜菜

中医有“夏吃瓜”“夏吃苦”之说,所以夏吃苦瓜益处多。

5. 一杯薄荷茶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研究员庄乾竹介绍,夏季,胃胀气等不适容易找上门来,喝点薄荷茶是不错的选择。

取绿茶3克(脾胃虚寒者可用红茶代替),干薄荷叶6克(鲜薄荷叶加倍),用开水浸泡5分钟,即可饮用。

6. 一个午觉

夏至时节,昼长夜短,天气炎热,夜间睡眠多有不足,所以每天应安排短时间的午睡,以促进体力和精力的恢复。

午睡时间一般以一小时为宜,不宜坐着打盹,这样容易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会出现头昏脑胀等症状,同时也不宜伏案午睡。

7. 一小时步行

走路等运动适合夏季,每天快走30分钟-1个小时,以微微出汗为宜。

8. 一个温度26℃

空调温度以26℃为宜,保证室内外温差别超过8℃。

9. 一次泡脚

睡前用40℃的温水泡脚,可祛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

来源 | 综合自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日报、中国天气网、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原标题:《今日夏至!天空上演罕见“金边日食”!吉林省能看到吗?》

如果觉得《今日夏至 天空上演罕见“金边日食”(吉林省能看到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