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第二届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第四次疼痛诊疗专委会学术会议采访实录

2023-05-2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2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在第二届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第四次疼痛诊疗专委会学术会议中,《健康朋友圈》作本次会议的特邀媒体,与来自社会各界的生命关怀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对话,全方位解读了生命关怀事业的意义与内核。我们特别整理了各位嘉宾的精彩言论,供大家交流分享。

(以下为会议专访实录,由《健康朋友圈》栏目组整理报道。)

1.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罗冀兰

·为什么叫生命关怀协会实际上是想把国内的临终关怀开展起来规范起来。我们的初衷就是把中国的临终关怀事业规范起来,然后最后让它法治化,让医保参与进来;

·既然叫生命关怀协会,就得做全生命关怀的这些事儿。所以我们就把原来的宗旨从“老年医疗护理和临终关怀“扩大成了“传播生命文化,关怀生命过程,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命预期”;

·我们希望政府能够重视生命关怀事业,并制定相应的顶层设计。比方说临终关怀这一系列的医疗服务,把它列为一个单独的医疗体系来做。

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疼痛科主任、麻醉科副主任 周宁:

·医生可能解决一部分疼痛,让病人长久不痛,但也只是一定的条件下不痛。

·我们要尽到医生的努力,想办法解决他的疼痛,提高他的生活质量,但是我们也要正视现实,就是医学不是万能的。

·患者的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

3.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副会长、常务理事 张锐敏

·害人、害己、害家、害社会是毒品;利人、利己、利家、利社会是药物;

·不是所有的药物都会成瘾;

·疾病需要治疗,非法的事物需要控制。

4.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人文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后 王云岭

·生死问题是每个人在人生当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生命不是无限的,生命是一个有限的历程,所以生命是有限的,才让我们真正的去珍惜它,在有限的生命当中去做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无谓的挥霍和浪费;

·医学是有限的,不能无限的去帮助我们。

5.浙江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科部)教授、生命学与生命教育研究所所长 何仁富

·怎么样安顿对死亡的恐惧,就是可以在认知上帮助我们的临终者,尽可能少的直接去把死亡作为自己的一个认知焦点,因为我们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想的都是死亡,那么就会强化我们的恐惧,儒家有两种策略,一种是焉知未知的回避策略,一种通过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当下有价值的快乐当中,所以在临终关怀角度我们陪伴人员可以多陪老人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但这种克服是表象上的,比较短暂的,所以第二层次就是情感层面,亲人的陪伴,尤其是子女的陪伴尤其重要,对于临终者是一个心理安慰。第三个层次就是在行为上对自己的死亡赋予价值, 可以帮助临终者去进行生命回顾。

6.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常委 金毅

·疼痛病人除了身体的疼痛本身外还有心理方面的问题,焦虑、抑郁等,还有心灵的痛苦,所以我们不光要用药物,现代的微创技术的方法去控制疼痛,其实更多的还应该从精神、社会、心理的层面去关心他们,减少痛苦;

·本次关怀大会有很多突破,比如医疗上增加了护理方面,增加了心理上的关怀,还有就是更广泛的发展了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

7.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主任医师、副教授 儿童临终关怀专家 周翾

·当我接触到的病人越来越多,我会思考,如果一个病人可以活下来,怎么能让他生活质量更好。如果他活不下来,我们又该怎么让他更有尊严;

·如果你没有控制住疼痛,你就谈不上尊严和安静;

·对于一部分无法被治愈的人,我们希望他的最后一段路走的不要那么辛苦。让他没有疼痛,没有恐惧,让他的家庭更加平静。

8.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放化疗科淋巴造血、癌痛亚专科主任 邓涤

·每一个在做人文关怀的人都是一样,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帮助自己更多;

·追求生命长度,一点错都没有,但是当延长生命变成一件可能性很小的事情时,请回过头,更多的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

如果觉得《第二届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第四次疼痛诊疗专委会学术会议采访实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