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姓邵的祖先有些什么名人

2023-06-2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129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关于邵姓的来源,《尚友录》介绍说:"周召公奭后,加邑为邵氏,又望出汝南。”《氏族博考》指出:"召与春秋本一姓,后分为二。汝南,安阳之族从邑。”可见"召”与"邵"是一姓分二的两个姓氏。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邵"姓越来越被大家所熟悉,而原来的"召"姓反倒稀见了。

今天的邵姓分布较广,人口较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出现了较多的历史名人,谨举例如下:

邵亢('1014-----1074),北宋大臣。字兴宗,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英宗朝,因议事皆中机宜,被誉为"国器",官至枢密副使。

邵兴(1095一一1145)南宋抗金义军首领。字晋卿,解州安邑(今山西运城)人。后改名邵隆,人呼邵大伯。宋金绍兴议和后,被秦桧毒死。

邵元节(1459一一1539),明朝道士。号雪崖,贵溪(今江西贵溪)人,官至礼部尚书,赐一品服。

邵宝(1460一一1527)明朝学者,字国贤,号二泉,无锡人。历户部左,右侍郎,左佥都御史。著有《学史录》,《简端录》,《定性书说》,《漕政学要》,《慧山记》,《容春堂集》。

邵雍(1011一一1077)北宋哲学家。字尧夫,其先范阳(今河北涿县)人,随父徙居共城(今河北辉县)。自号安乐先生。死后溢康节,又称康节先生。嘉佑时,屡授官职,均称疾不就。哲学上坚持唯心主义观点,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太极,其历史观则主张人类社会是由盛而衰的退化论。他的学说经后人发展为算命学。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

邵伯温(1057一一1134)北宋理学家,字子文,洛阳人,邵雍之子。官至利州路转运副使。以苏询名义作《辨奸论》,攻击王安石。有《易学辩惑》,《闻见录》,《皇极系述》,《河南集》等。

邵远平,清朝史学家。初名吴远,字戒三,号蓬观子,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康熙进士,历任郎中,江西学政。其祖邵经邦曾撰《弘简录》,叙及唐宋辽金史事,他循其例,续撰《元史类编》四十二卷,为治元史者所重。另有《史学辩误》等。

邵友濂(一一1901)清未外交官。初名维埏,浙江余姚人。同治学人,1879年以头等参赞名义出使俄国,1882年授江苏苏松太道,1884年中法战争时,曾随全权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荃同法国公使商谈和约,1891年任福建台湾巡抚,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时,随张荫恒赴日和谈,被拒回国。后因病免职。

邵力子(1881一一1967)近代教育家,政治家。原名夙寿,字仲辉,浙江绍兴人。清未举人。同盟会员。早年任上海大学代理校长。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6年退出共产党。历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秘书长,中国公学校长,甘肃和陕西省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驻苏大使和国民参政会秘书长。1949年参加国共和谈,后脱离国民党政府,留在北平。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

邵祖平,字谭秋,江西南昌人,民国时期学者,与国学大师章炳麟交情深厚,曾执教于浙江大学,著有《观人学》。

邵飘萍(1884一一1926)近代记者,浙江金华人,后因同情革命,被捕遇害。

邵伟华(1936一一2019)当代易学家,预测学家。

……………………:

如果觉得《姓邵的祖先有些什么名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