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两栖动物对人类的利弊

2023-06-23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109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青蛙据说能带来雨水,但也可能引发洪灾。乌龟因为智慧长寿被人崇拜,因为胆小懦弱遭人嘲笑。蛇因为愈合和复生能力受人尊重,但又被视为邪恶的象征。蜥蜴被尊为慈悲的守护神,但又被视为魔鬼,让人胆战心惊。

本书是一首关于蟾蜍和蛇、蝾螈和蜥蜴、鳄鱼和乌龟的颂歌。在这本书里,爬虫学家兼科普作家马蒂·克伦普探索了世界各地从古至今的民间传说。从创世神话到小道消息,从生育和重生到火灾和雨水,从两栖爬行动物在民间医药和魔法中的用途到它们在文学、视觉艺术、音乐和舞蹈中扮演的角色,克伦普揭示了我们为什么会对这些动物又爱又恨。

两栖动物对人类的利弊

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开始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具有初步适应于陆生的躯体结构。

多数两栖动物需要在水中产卵,但是有些两栖动物进行胎生或卵胎生。现代的两栖动物种类并不少,超过4000种,分布也比较广泛,但其多样性远不如其它的陆生脊椎动物,只有3个目,其中只有无尾目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每个目的成员也大体有着类似的生活方式,从食性上来说,除了一些无尾目的蝌蚪食植物性食物外,均食动物性食物。两栖动物虽然也能适应多种生活环境,但是其适应力远不如更高等的其它陆生脊椎动物,既不能适应海洋的生活环境,也不能生活在极端干旱的环境中,在寒冷和酷热的季节则需要冬眠或者夏蜇。

两栖动物对人类的利弊

绝大多数两栖动物对人类有益,应大力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无尾两栖类在消灭农林害虫方面的意义是巨大的,它们生活在水田、旱田、菜地、果园、森林和草地上,捕食多种多样的害虫,有益于农林业。

我国各地所做的两栖动物食性分析都表明它们的食物中害虫约占80%。如大蟾蜍全年食性中昆虫占82.59%,害虫的种类约为益虫的5倍,害虫的数量约为益虫的11倍。

据统计,一只黑斑蛙一年中能消灭1万余只害虫,蟾蜍的捕食量是青蛙的2倍。另外许多蛙类是在夜间活动,能捕捉鸟类等所不能消灭的昆虫。我国台湾省劳动人民为了消灭危害甘蔗的金龟子,曾经从大陆引起蟾蜍,放到甘蔗园里,捕食害虫,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广东、福建、浙江、江西等省的某些地区,广泛发动群众,保护青蛙,以蛙治虫,收效显著。如广西宜丰县在早稻试验田内不施杀虫农药,每亩养蛙400-800只,比喷洒两次农药的对照田的早稻枯心率低,比未放蛙的早稻增产9.2%。

浙江有些地方几十亩到几百亩的水稻田里,不施农药,每亩放养400-600只青蛙,加上每20亩农田装一盏黑光灯诱杀害虫,结果虫害减少,水稻增产,既降低农业成本、减少污染又保护人畜不受危害,保护大量害虫天敌,更无各种害虫对农药产生抗药性之患。所以利用蛙类防治害虫确实是生物防治中的一个方向,应大力提倡,广泛推广。

如果觉得《两栖动物对人类的利弊》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