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民政行政执法简易程序的流程

2023-06-25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78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一、发案与立案。

1、发案案源一般有:①上级部门交办②有关部门移交③群众举报④消费者或者受害人投诉、申诉⑤依据职权在日常监管中发现。

2、发现案源并经初步核查、核实案源线索后,认为依法应当立案查处的,办案机构应当及时立案。立案是合法启动行政处罚程序的首要环节和法律依据。

二、调查取证。

1、案件批准立案后,办案人员应当及时进行调查,收集证据必要时可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检查。

2、办案人员调查案件、收集证据,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主动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3、办案人员对案件进行调查,应当收集的证据类型主要有:①书证②物证③证人证言④视听资料、计算机数据⑤当事人陈述⑥鉴定结论⑦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上述证据必须经多方查证核实,方可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4、案件应当在法律规定或者领导指定的期间内调查完毕因案情复杂需要延期调查的,应报主管领导审查批准。案件调查完毕,承办人员应当按照要求制作《案件调查终结报告》、草拟好行政处罚建议书,连同案卷送本局案件核审机构核审并报局长或主管副局长审批。

三、案件核审。所有适用一般程序查处的案件,具体承办人员依

法核审后由执法监察办公室进行书面核审。

四、行政处罚依法告知,并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辨意见或者举行听证。案件经核审机构书面核审、同意后,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办案机构应当依法制作《行政处罚告知书》,将拟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拟给予行政处罚的种类、幅度,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等事项,依法告知当事人。案件涉及听证的,按有关专项规定执行。

五、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应当按照要求,制作规范格式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上应当加盖办案机关的公章。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日期,以办案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如果觉得《民政行政执法简易程序的流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