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国人药物性肝损发生率高于西方国家(保健品等须慎用)

2023-06-0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88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仁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茅益民等研究发现,中国普通人群中每年DILI的发生率高于西方国家,不容忽视。芊烨摄

中新网上海2月21日电 (记者 陈静)药物性肝损伤(简称DILI),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也是当前急性肝损伤最为常见的病因之一,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1日披露, 医学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中国普通人群中每年DILI的发生率高于西方国家,不容忽视。同时,在中国引起肝损伤的最主要药物依次为:各类保健品和传统中药(占26.81%);抗结核药(占21.99%)、抗肿瘤药或免疫调整剂(占8.34%)。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茅益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5医院陈成伟教授在消化疾病领域顶级期刊Gastroenterology发表了题为《中国大陆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及病因学》的研究论文,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据悉,中国大陆学者在世界顶级医学期刊发表的反映中国大陆药物性肝损伤整体现状的研究论文此前未有报道。

研究发现,13%的患者为慢性药物性肝损伤;23.38%的患者在发生DILI时合并有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等基础肝病,这些患者的肝损伤更为严重,同时,发生肝衰竭和导致死亡的风险更大。

据了解, 研究共纳入了中国大陆地区308家医院的约2.6万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如此规模的药物性肝损伤流行病学研究成果,此前未有报道。

研究报道了中国大陆地区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住院患者药物性肝损伤诊断率,并以此为依据估算了中国大陆地区普通人群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

论文发表后,美国药物性肝损伤协作网络(US-DILIN)的主席PaulB.Watkins教授、欧洲药物性肝损伤前瞻队列的首席专家Raul J.Andrade教授等国际著名专家在第一时间发来邮件祝贺,并认为来自中国的数据对全面了解全球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情况、诊疗现状并以此提出防范措施具有重大的意义。

论文发表后引起了国际同行的极大关注,相关网络平台也被国际相关组织列为中国该病种登记库并互相分享数据,成为全球药物性肝损伤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完)

如果觉得《国人药物性肝损发生率高于西方国家(保健品等须慎用)》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