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20年开店近3000家 卖包子卖到“上市”(老板初中毕业身价70亿)

2023-06-0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1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提起上市公司,大家印象中的上市公司,是不是都是马云、马化腾旗下这样的大公司,再不然就是房地产这样的“吸金”行业,但是段时间一家卖包子的公司,刷新了大家的认知,卖包子竟然也能卖到“上市”?

这个大名鼎鼎的“中国包子第一股”,相信大家也有所耳闻,正是著名的“巴比食品”。

成立于2010年的巴比食品,在上海注册成立,而巴比食品主要做速冻面点,包括包子、馒头、粗粮点心以及粥品饮品等等。截止到2019年年底,巴比食品的加盟店已经超过了2915家,而直营店也有16家。

巴比食品的上市新闻一直流传了几年,不过终于在今年成真了,虽然上半年受到了疫情影响,但是巴比食品的经营方法比较稳重,在疫情得到解除之后,公司发展很快就步上了正轨。

此次巴比食品上市,最大的赢家莫过于创始人刘会平夫妇了,谁能想到,这个市值120亿的“中国第一包子股”,曾经只是一家普通的街边早餐店而已,甚至连公司都算不上。

1977年出生的刘会平,在初中毕业之后就外出闯荡了,1998年,21岁的刘会平决定前往上海闯荡,带着借来的4000块钱,刘会平在上海扎根了,盘下了一个早点摊子卖早点。

不过首次来到上海的刘会平,并不了解上海人的口味,因为全国人民对于包子的口味都是一样的刘会平,第一次创业就遭受了重创,不到两个星期,刘会平就因为付不起房租而关掉了早点摊。

时隔一年后,刘会平卷土重来,这一次在姐姐的支持下,刘会平人生中第二个包子铺开业了,这一次他将地址选在上海的福建路上,不过最后的结果仍然没差别,最终因为隔壁的口味更好惨遭淘汰。

即便是遭遇了两次失败,刘会平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包子能赚钱。在刘会平看来,上海这个繁华大都市里,生活着上千万的人口,只要有20%的人在外面吃早餐,那就是几百万人口的生意,每人每天花四五块钱,那就是一天上千万的营业额!

账谁都会算,但是真正到了实践的时候,才知道书本上的知识只是一个指路灯,最终都是需要自己去感悟道理的。

不放弃的刘会平依旧死磕包子铺,这一次准备充足的情况下,刘会平细心研究了上海人的口味,反复琢磨包子的口感,经过多次改良之后,刘会平在2001年带着他的“刘师傅大包”回来了。

定价低、口感好,刘会平的包子得到了上班族的认可,每天生意接连不断,而且刘会平的包子铺定位属于中端,既没有大店的价格高昂,又比街边小铺看着干净整洁,很快刘会平就尝到了成功的甘甜。

2003年,非典肆虐之下,经济走入了一个小低谷,而刘会平也在这一年,将店铺改名为“巴比馒头”,而在后面短短两年时间里,刘会平就开出了9家分店。

时隔两年后,加盟的模式受到了市场的欢迎,而刘会平的“巴比馒头”口味好,发展前景广阔,立马受到了市场的好评,到了2012年,刘会平的“巴比馒头”就有了超过1000家的加盟店,而刘会平也成了公司“巴比食品”。

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包子铺,却能赚出上亿的收入。根据巴比食品的招股书显示,从2017年至2019年,巴比食品的营收分别为86659.18万元、99021.09万元和106397.32万元,净利润分别为

11260.11万元、14289.27万元和15400.89万元,可以看出,巴比食品不管是营收还是净利润,都在逐年上涨。

在业内同行中,巴比食品的业绩其实算不上数一数二,2019年安井食品净利润3.7亿元,同比大涨了38.14%。而甘源食品也做到了1.7亿的净利润,同比大涨40.14%。三全食品更强,同比大涨了115.92%,实现2.2亿元的净利润。

但是反观巴比食品,前几年的增速挺快,但是2019年净利润近1.5亿,值得注意的是,同比上一年增长仅7.78%,不管是增速还是规模,都还未能排进业内头部位置。

由于主攻线下门店,所以巴比食品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不过从此次上市的反响来看,巴比食品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创始人身价目前已经超过了70亿元。不得不说,从一个初中学历的“打工人”,到上市公司实控人,刘会平的创业经历,也是妥妥的励志传奇。

如果觉得《20年开店近3000家 卖包子卖到“上市”(老板初中毕业身价70亿)》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