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医治疗冠心病伴胸闷(心慌)

2023-06-0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94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大家好,我是中医李秀华,今天和大家交流“冠心病,胸闷、心慌,中医药调理”话题。

我1年前治疗过这样一位冠心病患者,女性,60岁。患者有15年冠心病病史。因为反复胸闷、心慌3个月,去医院看病。在经过西药常规治疗3周后,症状改善不是很明显。

患者心里非常着急,所以就开始寻求中医治疗,希望能改善症状。后来在朋友介绍下,来到了门诊这里。

患者初诊时,胸闷气短,心悸不安。四肢冰凉,吃饭没有胃口。精神状态不好,疲倦乏力。大便稀,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结代。两肺听诊,心率:43次/min,律不齐。

中医辨证,属心肾阳衰之证。治疗上,以补肾壮阳为主。

我给患者用药如下:炙麻黄,细辛,制附子,桂枝,麦冬,生地黄,生龙骨,生牡蛎,炙甘草,红枣,生姜。

复诊时,患者说用药第3天,心慌胸闷明显好转,食欲增进,自测心率48次/min。大便成形。同时,患者口腔内出现了小溃疡,舌质稍红,苔薄白,脉结代。接下来用药,固守原方,麦冬、生地黄用量增加。

患者3诊时,胸闷、心慌症状基本消失,吃饭胃口大开,精神好得不得了。整个人红光满面,有说有笑。接下来,患者又服药2周巩固效果、防止复发。然后停药。

后续随访半年,患者病情稳定,基本没有心慌、胸闷的症状。偶尔出现症状时,按照原方服药5-7天,症状即可缓解。

我们来总结一下:中医多将慢性心律失常归属于“怔忡”,此病多由心肾阳衰,君火虚衰所致,临床上多见舌色淡或淡紫,脉结代及阳虚不足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麻黄具有提高心肌的兴奋性,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的作用,我们充分利用麻黄致心动过速的弊端,治疗心动过缓,并利用麦冬、生地黄配伍,避免麻黄辛热伤阴,此处也取麻黄活血通脉的功效。

麻黄临床应用中 ,可配伍桂枝 , 麻黄开腠理发汗, 解卫气之郁 ,桂枝解肌和营,透营分之邪 ,二者合用,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 ;可配伍杏仁 , 麻黄开宣肺气 , 杏仁肃肺降气 ,二者使宣降有度 , 治节有常 ,共奏宣肺平喘之功 ;可配伍石膏 ,发汗解表 ,散风寒表邪, 石膏甘寒, 入肺胃经, 清热泻火;可配伍制附子 ,温阳解表, 且保全阳气 ;散中有补,助阳发汗 , 而无过汗亡阳之虑;可配伍升麻, 发越郁阳;可配伍白术 ,虽发汗而不致过汗 , 除湿而不留余邪,尚有健脾实肌表之治本用意。

如果觉得《中医治疗冠心病伴胸闷(心慌)》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