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阳泉市城区:多元化养老服务守护“夕阳红”

2023-06-0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98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截至2020年底,我市户籍总人口131.47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28.89万人,占总人口的21.98%。为了应对老龄化趋势,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项目运作、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探索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初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多渠道、多领域扩大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改造、利用社区场地,为辖区内孤寡、空巢、留守、失独老人提供餐饮、日间照料、文体娱乐服务,是社区加强自身建设、优化服务内容的扎实举措,也是适应新形势,打造多样化养老模式、满足当前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内容。市福利院的天佑安康养护中心、市德亨仁厚养老中心,铝矾土矿社区“爱心餐厅”有序运营……近些年,城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会议精神,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模式,不断完善养老保障机制,精心努力守护“夕阳红”。养老机构“医”“养”协同提供专业化服务去年10月25日是重阳节,位于城区瀑里村的德亨仁厚养老中心非常热闹,入住的老人们欢聚在一层大厅,观看由市曲艺家协会带来的文艺表演,中心还为当月生日的7位老人共同庆祝生日。82岁的孔老先生坐在轮椅上接受众人的祝福。他的爱人邢女士介绍,夫妻俩在这里住了半年多,孔先生属半自理,邢女士则完全自理,两人每月支付4600元,便可享受中心提供的所有服务。“年纪大了,操持家务、照顾病人有些力不从心,在这里有现成的饭吃,房间有人打扫,工作人员服务周到细致,关键是有医护人员在身边,照顾病人安心。”邢女士说。和孔老先生夫妻一同入住的,还有安女士夫妻俩。两人按入住要求,每月支付3900元。“老伴儿患有脑出血后遗症,子女们不能时时在身边服侍,我照顾起来有时候比较吃力,住在这里有专业医护人员照顾,省心省力,也能免去孩子们的后顾之忧。”安女士说。市德亨仁厚养老中心是由市政府批准、市民政局主管、市社会福利院承建的大型综合性养老机构,建设床位500张,由德亨仁厚(北京)健康管理集团运营,中心设有娱乐大厅、餐厅、医务室、健身房、棋牌室等,房间内有电视机、洗衣机、独立的卫生间、24小时热水及紧急呼叫系统等,目前有护士和护工40余人,可为入住的自理、半自理、失能、失智老人提供医、养、护、康于一体的养老服务。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运营、专业化服务……中心自运行以来,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口碑受到老年人的欢迎。和德亨仁厚养老中心一样,属于比较专业的养老机构的,还有位于市福利院的天佑安康养护中心。2017年7月,该养护中心投入运营,目前有50余人。中心餐厅有专人管理,统一为老人安排一日三餐健康饮食;住宿两人一间,室内空调、电视机等电器齐全,既便于老人们相互照应,又可以排解孤独。负责人荆润生介绍,养护中心采用“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医”“养”协同,患病的老人可在不用挪动床位的情况下,直接享受医疗服务。“服务非常贴心,卫生工作很细致,饮食方面也不错,身体上有些不适,医护人员也能照料。”69岁的任保先2017年入住养护中心,谈起在这里的生活很满意。目前,我市运营的养老服务机构可提供床位近万张,医养融合,可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养老、护理、医疗、康复等服务,着力构建“住、养、医、护、康”五位一体的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以专业化服务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社区驿站盘活社会资源,打造家门口的养老院年龄越大,老年人越重视家庭亲情,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社区养老,离家近,亲友能常见面,亲人都在身边。城区南山路街道阳坡垴社区养老服务站于去年10月25日启动运营。该社区工作人员介绍,2019年以来,社区积极申请各类专项资金,用于消防、适老化设施改造、内部装修装饰等。服务站面积749.2平方米,可容纳20张床位,配备专业的护理床等设施,场所功能多样化、人性化。作为推进养老领域改革、探索社区居家养老的重要举措,阳坡垴社区“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项目,通过物理空间改造,引进市老年颐养中心,充分发挥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叠加优势,为老年人就近养老提供专业化、个性化、便利化的服务,是我市唯一入选全省城市养老“幸福工程”的项目。把养老院建在社区里,把养老院的专业服务“嵌入”到社区,社区驿站就近养老服务既解决了转变观念难、照顾父母远、亲情陪伴少、服务监督难等问题,又满足了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心理需求,同时利用了社区闲置、存量设施,盘活了社区资源。2020年,贯彻落实全省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和康养产业发展会议精神,城区新市街社区、金三角社区、滨河东社区的老年餐厅改建项目和铝矾土矿社区老年餐厅+老年文化活动室改建项目列入了市级社区养老“幸福工程”改建项目。铝矾土矿社区、滨河东社区经过改建,厨房干净整洁卫生、餐厅宽敞明亮,环境明显提升,可为辖区孤寡、空巢、留守、失独老年人提供餐饮、娱乐等多样化服务。德胜街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面积由200平方米扩大到350平方米,位于社区的市老年大学分校所有设施设备也可为老年人文体休闲娱乐所用。截至目前,我市建成社区(农村)日间照料中心541个,部分有条件的城市社区老年餐厅也相继建成运营,为辖区老年人提供餐饮服务、日间照料、文体娱乐、身体保健等温馨、便捷的服务,将社区打造成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居家养老项目化运作,满足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家住晋东一社区的李大爷,今年66岁,没有子女,本人患有帕金森、糖尿病,爱人有智力残疾,生活无法自理,平日里两人要靠比他们更年长的叔叔照顾。城区开展专业养老服务项目后,了解到李大爷家的情况,第一时间给老人配备了紧急呼叫设备,提供专业照顾。“有了这个呼叫设备,一个电话,就有志愿者上门,擦玻璃、收拾卫生,帮着做饭、洗碗、洗衣服,隔三差五还帮我们买东西,定期还有医护人员为我们做身体常规检查,我们感觉到很幸福!”李大爷说。为了给老年人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城区依托专业社会组织市宜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医养相宜、康乐古稀”生活困难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项目通过资源整合,为居住在城区60周岁以上低保家庭中有服务需求的独居、空巢、高龄老年人共计80人开展了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健康管理、生活帮助、紧急援助、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专业化服务。此外,上站街道金三角社区“金晚霞”心智和谐俱乐部通过开展心理健康咨询以及专题讲座,为社区空巢、独居、有心理疏导需求的老年人开展心理调适服务。南山路街道龙躺梁社区与市宜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合作,开展了“阳光家园喘息照护”救助项目,为社区15名60岁以上老人开展一年4次每次15天“喘息”介护专业服务,让子女们在床前照顾中得到“喘息”。近年来,城区积极争取各类专项资金388万元,用于支持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为有投资城区养老服务意向的企业、社会组织、个人提供政策解读、业务指导、沟通协调等服务。目前,城区审批登记的养老服务社会组织9个,备案的养老服务社会组织53个;辖区还有市级养老服务社会组织3个,养老服务企业4个,可为老年人提供居家护理、家政服务、助餐助医、代办代购、健康管理、住院照顾、日间照料等门类齐全、覆盖面广的养老服务。薄红贞通讯员 于丽静

如果觉得《阳泉市城区:多元化养老服务守护“夕阳红”》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