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医百家讲坛丨春季养肝(可以揉一揉这些穴位)

2023-06-0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22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主讲人:济南市民族医院康复科副主任 陈秋华

翻开中医的典籍,我们会发现肝往往与木、东方和春季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人体生命的运行规律和宇宙自然的运行规律是一致的,因此中医多采用取相比类的方法来说明人体脏腑的功能及养生治病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之所以将肝与春季联系在一起,是因为肝中阳气的状态与春季春季厚自然界中阳气的状态是一致的。

《黄帝内经》曰:“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意指人们要顺应天时,根据不同的季节来养护我们的脏腑,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根据中医学阴阳五行学说,春季对应五行中的木,木遇春而旺,而人体五脏之中,肝脏属木,故春季易使肝旺。若肝气过于旺盛,则可能出现烦躁易怒、头晕、目眩、耳鸣等不适,同时一些慢性肝病患者也易在春季症状加重,因此春季要重视养肝护肝。

多按摩七大养肝穴

春季养肝按摩哪里?养肝的方法不只有食疗,其实按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养护我们的肝脏。那究竟该怎么按摩呢?

1.大敦穴

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此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2.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即四横指),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处即是穴。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理脾胃、补肝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3.行间穴

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肝火太旺,就要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会出现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疱等症,多揉行间穴能缓解上述症状。

4.太冲穴

太冲穴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有人把它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所以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泻出去。取穴方法是,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的地方处向脚腕方向推,推到两骨连接的尽头即是穴。按揉方法就是仔细找到最痛的点,然后从太冲穴向行间穴方向推揉。

5.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此穴位为肝、脾、肾三者经脉交汇处,经常按揉对肝、脾、肾有保健作用。

6.肝俞穴

肝俞穴位于背部,是肝的背俞穴。该穴是养肝不可缺少的养生要穴。肝俞与太冲搭配,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它的取法是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7.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该穴是肾的原穴,是储存肾脏元气的仓库。肝属木,肾属水,树木需要水的浇灌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养肝必须要滋阴。用太溪调动肾脏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滋水涵木。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如果觉得《中医百家讲坛丨春季养肝(可以揉一揉这些穴位)》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