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像游戏宠物一样来培养(外国人也玩起了《中国式家长》)

2023-06-0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9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若说起这两年来高分的国产游戏,一定少不了《中国式家长》。这款模拟中国父母培养孩子的游戏,引起了不少国内玩家的共鸣。近来,这款游戏出了英文版,不少外国玩家也纷纷当了把中国家长,那么他们的体验是怎么样的呢?

通过查看steam平台的评测,可以看出大部分外国玩家也纷纷为这款游戏打出了好评,除了认为这款游戏贴近现实以外,他们也有一些不一样的想法。那就是,他们感觉中国家长,好像在把孩子当成一只宝可梦(游戏宠物)来培养。

其实了解了游戏的玩法,这种感想并不奇怪。在游戏里,玩家扮演一位“中国式家长”,从幼儿一直到成人,不断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这些能力都以数值的形式体现。为了获得更好的数值,玩家必须“逼迫”自己的孩子认真学习,除了正常课业外,还要参加各种辅导班,培养特长。

名字叫《中国式家长》,游戏中自然还有很多中国特色的元素,比如一个属性——“面子”。当游戏中有亲朋好友来访时,家长们便会展开关于“面子”的战争,即拿双方孩子的各项属性值进行比较。

游戏中各种关于中国家长教育方式的还原,让不少玩家直呼“太过真实”。中国孩子的成长过程几乎就是不断培养各种能力,取得高分,考一个好大学,并给父母挣一个面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这种教育和培养方式,让外国玩家联想到游戏宠物培养,几乎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我们在游戏中培养宠物时,为了让各项属性值达到最优,除了付出各种“肝”外,还会不惜重金购买各种VIP装备,只为了在与其他玩家PK时,一击制胜,成为排行榜上星光闪耀的一员,并赢得众星拱月的“面子”。

除了以上这些,游戏中贴近生活的一点还有一项,就是压力值。当我们给孩子的学习任务过重时,孩子的压力值就会爆满,达到一定水平,孩子会发展出一些负面性格,最终放弃学业,离家出走。

这种类似宠物技能培养的教育方式,让不少外国玩家表示,做一个中国孩子太难了。

一个好的游戏,既可以通过让你完全忘记现实的形式,也可以通过让你回想起现实的形式,《中国式家长》显然是后者。

大家都知道,巨大的压力和持续的压力会导致孩子性格中的悲观,焦虑,甚至严重的抑郁。一位外国记者评价这款游戏:《中国式家长》吸引了在游戏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年轻人们……在一个大多数孩子没有兄弟姐妹的国家,在学业成功如此重要的文化里,自杀是中国年轻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这一点令人遗憾,但不足为奇。

可能少有人提及,中国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在15-34岁的人口中,自杀占所有死亡方式的第一位。

一位外国网友在直播这款游戏时,看到一处剧情:游戏里的妈妈责备孩子“我最后悔的事就是把你这样的孩子生下来。”这位网友惊呼“这太过分了”。

然而实际上,中国有多少父母还在继续着这种“口无遮拦”,并且毫不在意。在国外网站的一个帖子里,一副关于中国家长的漫画可谓十分形象。

外国网友对中国父母的普遍印象都是:他们只能接受孩子成绩得A,不关心孩子心理压力,只希望孩子当医生,重男轻女,不讲道理……,尽管这些印象非常刻板,却不得不承认,中国有相当一部分这样的父母存在。

而这款游戏的魔力就在于,尽管现实中我们持着要让孩子轻松快乐长大的教育理念,但在游戏里面,我们不知不觉就沉迷于让孩子各项技能全优的努力中,毕竟培养一个十项全能的孩子,实在太过诱人。

也许,我们就是下一批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吧,或者已经是了。

关注双维元小编,每天努力码字,给你带来更多更前沿的游戏和科技资讯。

如果觉得《像游戏宠物一样来培养(外国人也玩起了《中国式家长》)》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