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为1.7亿孩子的体质健康“把脉”(首个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和健康问题专家共识问世)

2023-06-1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10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少年强则国强。促进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

近日,由20余名国内外运动与健康领域专家完成的《中国儿童和青少年的身体活动与健康:专家共识声明》(以下简称《共识》)发表在享有极高学术声誉的体育医学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上,该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全球第一个关于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和健康问题的专家共识问世。

经历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后,我国正面临社会和人口转型以及生活方式转变导致的公共健康挑战。论文以此为背景,聚焦中国1.7亿多儿童青少年的整体健康改善,从全面健康、心肺健康和肌肉骨骼健康等十大主题,梳理了6至17岁儿童青少年在参加中到高强度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多种积极健康结果,并检视了达成这些积极效果面临的主要挑战。

通过全面研究,论文以强有力的科学证据表明,儿童青少年每天进行60分钟或更长时间的中等强度到高强度身体活动,在健康和健身等多个领域都有显著的益处,而且这些益处将贯穿他们的一生。

然而,这种积极效果的出现,在我国儿童青少年群体中还存在着较大距离,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显得十分紧迫。来自大规模横断面和回顾性人口研究的证据揭示,我国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的体育活动和身体健康总体水平依然很不理想,仅有不到四分之一(22%)的学生从事任何类型的日常身体活动持续60分钟或更长时间,且总体处于下降趋势;85.8%的儿童青少年从事久坐行为每天超过2小时,从而导致体质健康下降;10个学生中只有3人达到“优秀”或“良好”等级国民体质健康标准。

这些情况将导致学龄儿童和青少年面临更大超重和肥胖风险,由此将进一步加剧对健康有害的各种情况。因此,“野蛮其体魄”对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显得极具紧迫性和战略性。

《共识》的问世,为我国教师、教育专家、家长和决策者提供了基于学校、临床和社区等多元化场景的干预措施和体育活动推广策略,为制定文化上适当且有效的健康促进战略和政策举措提供了科学支撑,尤其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政策信息。

作为牵头人,上海体育学院院长陈佩杰教授表示,《共识》汇聚了我国体育教育学者、研究人员、儿科临床医师、公共卫生和教育领域行政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和洞见,立足于我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深化教体融合的大背景,旨在为引导儿童和青少年养成积极的生活方式,构建一个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战略计划奠定科学的基础。未来,上海体育学院将在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中,继续积极汇聚各方专业共识,推动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和健康促进的有效开展,为全球公共卫生和健康事业起到积极示范作用。

作者:谷苗 陈龙

编辑:谢笑添

责任编辑:沈雷

如果觉得《为1.7亿孩子的体质健康“把脉”(首个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和健康问题专家共识问世)》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