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穿衣有道 食亦有道(管好自己的嘴是人生的第一要务)

2023-06-11 分类:养生资讯

衣食住行构成我们生活的基础,老子说要“道法自然”,一切皆有道。前面我们聊了要衣着得体,符合身份是穿衣之道,今天就来聊聊“食之道”。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于人的生命而言,吃饭可以说是“天大”的头等大事。吃饭是为了能够活着,但是我们活着不是为了吃饭。吃的好那叫“养生”,不会吃那叫“自杀”。

“吃”出来的传染病

这么说并非是危言耸听,现在生活好了,很多人不再满足于吃饱吃好,而是要猎奇。什么稀奇吃什么,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土里钻的,水里游的,只要是珍稀的,没吃过的,都要尝一尝。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可以说是“乱杀无辜”,无所不作。什么动物保护,什么众生平等,在他们那里全都不存在。

现代社会,医疗技术先进了,但是疾病种类也增加了,特别是各种恶性疾病和传染病,多半都与人类的“滥吃滥杀”有关。大家是否还记得“禽流感”、“非典”、“疯牛病”等大规模的传染病暴发。“祸从口出”、“病从口入”,不管好自己的嘴巴,总有一天,人类会被自己的任性毁掉。

管住自己的嘴

我们先来看一组中国历史各个时期平均寿命的数据

新石器时代(三皇五帝):31(男),35(女);先秦:35(男),39(女);秦汉:49(男),52(女);三国两晋南北朝:39(男),46(女);隋唐五代:43(男),47(女);宋金:41(男),45(女);元:36(男),42(女);明:46(男),51(女);清前期(1840年之前):45(男),50(女);清后期:31(男),33(女);民国:35(男),35(女);现代:72(男),78(女)。(以上资料整理自《健康大视野》杂志)

从上边的数据可以看到,先秦时期的男人的平均寿命为35岁,而至圣先师孔夫子活了73岁,在那个物质条件和医疗条件非常落后的时代,那绝对算是高寿了。就算在当今社会也算寿终正寝了。孔子为什么可以高寿呢,这与他对饮食的严格控制有关。

《论语》记述,孔子有八种东西不吃,三种东西不多吃。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啈,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译文:食物越精致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食物放久了,味道变了,鱼和肉腐烂了,不吃;颜色不好看不吃,味道臭了不吃;饭没有烹饪好,不吃;不是当下时令的菜,不吃;肉没切好,不吃;作料没有,不吃;这是八种不吃的东西。

三种不多吃的东西是:肉即使吃的多,也不能超过饭量;酒虽然没有规定量,但是不能喝多乱性;从市场上买来的酒和肉,不吃;姜每天吃,但不多吃。

管好自己的嘴巴,不乱吃,不多吃,是孔子长寿的秘诀之一。

此外,《弟子规》也告诫我们,吃饭应该这样吃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对吃饭,不可以挑食;吃饭要适可而止,不要暴饮暴食。

挑食和偏食,一般小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就算是那个成人,也会有自己的饮食偏好。但是挑食不仅是一种不好的生活习惯,更是会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很多危害。

挑食偏食会导致人体出现了营养不良的情况,并且会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挑食偏食还会导致出现食欲下降以及出现多种疾病。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挑食的孩子还会出现脾气暴躁、性格孤僻和易冲动的不良习气。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有挑食的情况,要及时纠正。否则不仅影响健康,而且成人了如果还那样挑食,会被认为缺乏教养。

同时我们吃饭的时候,无论好吃爱吃与否,都要适量,不能不吃或是贪吃。当然我们也不能浪费,吃饭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需要多少盛多少。

简单的“粗茶淡饭”就是最好的养生

现代人生活好了,大家都注重养生,很多人为了长寿和美颜,每天吃很多昂贵的保健品和营养品,但是这样就一定可以养生吗?我看未必,对于吃这件事,我以为越简单越好,最简单的饮食就是养生。

三国时的嵇康,写了一篇《养生论》,论述养生与养性之道。

“其自用甚者,饮食不节,以生百病;好色不倦,以致乏绝;风寒所灾,百毒所伤,中道夭于众难。世皆知笑悼,谓之不善持生也。”

译文:那些自行其是表现过分的人,饮食不加节制,因而产生百病;好色不知疲倦,因而导致精血亏竭。他们是风寒侵袭的对象,是百毒伤害的目标,在生命的中途就会因这种种灾难而早死。是人都只知道嘲笑或哀伤,说他们不善于养生。

饮食不加节制,暴饮暴食之人,早晚会生出各种疾病。

提倡“吃白饭”的郑板桥和曾国藩

郑板桥和曾国藩都是清代的圣贤之人,两个人在教育孩子方面,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提倡“吃白饭”,曾国藩同治十年(1871年)十月二十三日写给弟弟的家书中,这样写道

“吾见家中后辈,体皆虚弱,读书不甚长进,曾以养生六事勖儿辈:一曰饭后千步,一曰将睡洗脚,一曰胸无恼怒,一曰静坐有常,一曰习射有常时(射足以习威仪强筋骨,子弟宜学习),一曰黎明吃白饭不沾点菜。”

大家注意曾国藩说的每天早上要让孩子们吃没有任何菜的白米饭做早餐。为什么要“吃白饭”,因为这是一种情操的训练。白饭无菜,食之无味,训练习惯平淡的生活。能吃淡,就可以抵制物欲的诱惑,能成就大事。

素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

现在很多人提倡素食,我想跟曾国藩的“吃白饭”也有其曲同工之妙。食素不仅有益身体健康,更能淡泊明志,使自己的性情变得平和。根据古代文献记载,食素还可以使自己头脑清晰,增长智慧。从佛家的角度说,素食可以培养人的慈悲心,多生善念。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说:“我认为素食所产生的性情上的改变和净化对人类都有相当好的利益,所以素食对人类是很吉祥的。”

无论是从健康的角度说,还是从培养良好的性格来看,素食都是一种很健康的生活方式。即使不能全部素食,少吃一些种类的肉,或是某个时期斋戒一下,都是值得提倡的。

要健康,除了养生,更要学会养心

孔子的长寿除了注重饮食,更注重养性。他倡导安贫乐道的生活,视富贵如浮云。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孔子说,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了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我们要有为社会做贡献的爱心,要和善的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要懂得放下,对于名利和情感不要太过执着。养生之道重在养心。

管住自己的最,养好自己的心。口味淡了,思想才可以深刻,头脑才可以清晰。

饮食之道,贵在简单。

如果觉得《穿衣有道 食亦有道(管好自己的嘴是人生的第一要务)》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