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心中有爱 与患同行——记“重庆好护士”(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骨科&胸心外科护士长刘洁)

2023-06-1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18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她是患者眼中的小太阳,眼里永远充满热情;是家人朋友心目中的英雄,疫情下的“最美逆行者”;也是护士们喜爱的姐姐,带给她们温暖和力量。她就是“重庆好护士”第三季度人物、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市六院)骨科&胸心外科护士长刘洁,一个认为自己只是在做本职工作的白衣天使。

“为什么想到学护理专业,在许多人看来,这份工作又累又不被理解?”

“因为向往”,面对这样的疑问刘洁回答得很干脆,她说其实自己小时候很想当老师,但是高中的一件事情让她的想法发生了转变。

▲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骨科&胸心外科护士长刘洁

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广大医护人员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冲锋在挽救生命的第一线。原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在这场战斗中英勇牺牲,被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授予南丁格尔奖。原来护士也可以这么伟大,为了人类健康奉献生命,这让刘洁大为触动,并坚定了自己以后学护理的路,最终她的愿望在重庆医科大学得以实现。

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这是刘洁在入学时的庄严宣誓,也是她工作时一直秉承的信念。打针输液、护理换药、健康宣教……当“三查八对”成为身体本能,当加班加点成为工作常态,刘洁靠着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和努力拼搏,从护理“新人”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护士长,从科室“小白”变身医生的“左膀右臂”。

从业13年,刘洁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护理和管理经验,曾获“急救护理技能操作竞赛一等奖、重庆市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南岸区‘最美巾帼奋斗者’、优秀护士长”等多项荣誉称号,获赠锦旗数十面,成为广受患者信任与赞誉的护理骨干。

援鄂抗疫,只因一份责任与使命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湖北疫情严重亟需支援。全国各地组织医疗救援队伍入鄂援助,此时已经是护士长的刘洁毫不犹豫报了自己的名字,成为重庆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抗疫出发前的刘洁

大年初二,重庆江北机场,同事拍下了刘洁出发前的美丽笑容。“其实我也很忐忑,不知道湖北的情况如何,但科室的妹妹们都还年轻,缺少经验,我不放心让她们去冒险,作为护士长,我有责任主动去承担这个任务。”刘洁说。

临行前,刘洁的两个孩子一直抱着她不放手,已经懂事的姐姐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一旁懵懂的小儿子也跟着大哭。“我只好安慰他们,说妈妈要去外面打怪兽,打败了怪兽就能回来陪你们了。”彼时,身为人民警察的丈夫,同样奋斗在抗疫前线,虽然担心妻子的安全,但他依然尊重和敬佩妻子的选择。

▲刘洁女儿为妈妈作的画

抵达武汉,看到昔日繁华的街道变得冷清,本该热闹的春节只剩寂静,刘洁心中不免多了些压力和担心,但当她到达救援医院,换上防护服的刹那,所有想法都抛在了一边,心里、眼里只剩下患者。援鄂期间,刘洁带领护理小分队在孝感市奋战57天,护理患者总数233人。防护服里的衣服常常湿了又干,输液、穿刺时总被护目镜水雾挡住视线,脸上都是被口罩勒出的道道血印,尽管大家从没叫过苦和累,表现给患者的永远是热情、乐观的一面,但他们的辛苦付出,患者都看在眼里。

“记得有一位患者,学会了给自个儿安心电监护、看仪器数值,就为了让护士能少忙一点。还有一位患者入院时带着呼吸机,布置病床时提了很多要求,后来才知道他是想把东西尽量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这样就可以少喊护士们帮忙。”回想起这些细节,刘洁依旧感觉很温暖。

土生土长的“重庆妹儿”刘洁笑称:“由于这段特殊的经历,我在孝感结识了很多朋友,也对孝感这个地方有了不一样的感情,现在孝感算是我的第二故乡了。”由于援鄂期间表现突出,刘洁还被评为“孝感市荣誉市民”,荣获“孝感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工作者”及“新时代最美逆行者”等荣誉称号。

▲刘洁给孩子们作抗疫宣讲

回到重庆之后的刘洁受邀到很多学校抗疫宣讲,给孩子们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弥补了当初没能当老师的遗憾。

以心换心,用专业征服患者

工作数年,刘洁也遇到过很多“倔脾气”“怪脾气”的患者或家属:不乐意扎针的、不配合吃药的、乱撒脾气的,面对这些情况,刘洁只有一个做法——用专业征服他(她)!

“作为一名护士,要善于倾听患者需求,及时安抚患者情绪,用最专业的知识、最过硬的技术,消除他们的疑虑和顾忌。都说‘以心换心’,只要我们是真的为患者好,相信他们一定能感受到。”刘洁说。

▲护理工作中的刘洁(图片使用经患者许可)

由于疫情原因,医院严格要求住院患者“非必要不留陪,谢绝探视”。一位家属在医院门口看到刘洁仿佛看到了救星,原来他以前是刘洁护理过的患者。这位家属麻烦刘洁看一下因为腰背扭伤住院的父亲。当刘洁在骨科看到这位父亲时,曾在医院照看儿子并见过刘洁的老人一眼就认出了她,显得特别高兴,“小刘啊,有你在我就放心了”。

简单的一句话,满是嘱托与信任,让刘洁倍感温暖。

黄先生(化名)是一位小学老师,因意外车祸导致左手骨折住院。刚住院时,他整日心情烦闷,沉默寡言,完全没有了昔日在讲台上的神采。在刘洁的悉心照料、开导下,他渐渐走出阴霾,伤势也恢复良好,出院后的黄先生为刘洁和科室送来锦旗,写着:耐心细心,精心护理,岁月有爱,一路繁花,并诚挚感言——“谢谢你们帮我度过人生的至暗时刻”。

▲岁月有爱,一路繁花

“虽然我觉得我只是做了本职工作,并没有什么特别,但是看到这句话,我特别感动,在感受到被认可的同时,也更深刻理解了这份工作的意义——做南丁格尔的一束光,为更多人带去希望。”刘洁说。

打造“磁”性团队,提供“慈”性关怀

骨科是老年患者集中的科室,很多高龄/超高龄患者,一旦跌倒卧病在床,很考验家属的照顾能力,更考验护士的护理能力。“科室现在有四个专科护士,骨科护理经验丰富,我们致力于打造‘磁’性团队,为患者提供‘慈’性护理。”说到自己的团队,刘洁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刘洁带领下的骨科胸心外科护士团队

磁性团队的打造,就是要让科室的护士们感受到关爱,把优秀的护理人员留在团队里,再将这份关爱传递给患者。比如每年的护士节,都会给团队包括实习生送上刻有名字的小礼物,或是带着姑娘们拍一些漂亮的写真。在团队里感受到温暖和开心,服务患者时就会有更多热情与爱心。

“对于患者,则是‘慈’,心里有爱,传递爱,让患者和家属感受到我们爱的人文关怀。让患者安心,家属放心。”刘洁说。而那些偶尔出现在值班室办公桌上的水果和小零食,则是患者和家属对于她们爱的“回报”。刘洁经常告诫自己的护理团队,今天你们是怎么对待患者的,将来你们生病住院就会受到什么样的对待。医学是一种传承,一种文化,代代相传。

延续护理,不忘初心

除了“磁”性团队的打造,刘洁认为延续护理也很重要,“骨科老年患者最怕的就是二次摔倒,所以我们会在患者出院前就教会他使用助行器,交待患者如何避免再次摔倒。如果条件允许,会让患者家属拍摄家里环境,再根据经验和专业理论知识告诉患者及其家属哪些地方容易摔倒,怎么摆放家具能够减少摔倒风险。”

▲参加世界关节炎日义诊活动的刘洁

“慢病管理中,患者自我管理很重要,也是我们延续护理要触及到的地方,”刘洁说,“此外,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当患者需要通过手术治疗的时候,就说明预防不到位。因此,我们也会组织很多公益活动,比如10月12日的世界关节炎日,医院就举行了一场大型义诊活动,为群众普及关节炎、骨质疏松等疾病发病机制,以及如何预防等健康教育。”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十余年来,刘洁始终践行人文护理,用微笑和鼓励化解患者的情绪,用温柔和爱心抚慰患者的病痛,用过硬的专业技术帮助上万名患者重新恢复了健康,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从护士到护士长,从白衣天使到抗疫战士,刘洁始终坚信“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未来她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中有爱,与患同行。(文/李灵;图/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

如果觉得《心中有爱 与患同行——记“重庆好护士”(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骨科&胸心外科护士长刘洁)》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