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得了肝衰竭 饮食上注意3点(或能增加治疗成功率)

2023-06-19 分类:养生资讯

肝脏是人体内重要的“化工厂”,具有排毒代谢、合成以及分泌等多种功效。临床上肝脏有“沉默器官”之称,即便是出现了重大的肝脏疾病,患者早期都可能没有任何异常,这也是肝脏疾病难以被人察觉的一大原因,而到了严重程度的肝病,又会对肝脏功能造成巨大伤害,甚至是诱发“肝衰竭”!

我国居民的身体情况而言,肝衰竭的出现主要是和肝炎病毒有关,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诱发的慢性肝炎,发展为肝衰竭的占据了全部患者的80%~85%左右。除此外,药物或肝毒性物质造成的急慢性肝衰竭在临床上也不乏病例。

当肝脏受到严重损害时,就会导致肝细胞大量死亡,从而引发肝功能障碍或失代偿。患者可出现消化功能障碍、黄疸、腹水等多个症状,在严重情况下感可造成肝性脑病。

由于肝衰竭发展较为迅速,治疗难度高,且后期花费巨大,所以总体预后效果也相对较差。

不过,这也并不代表肝衰竭给患者宣判了死刑,只要能在早期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治疗,同时通过饮食等生活方式调整,后期预后也会有所提升。

一般在肝衰竭的早期,患者主要以静脉营养为主,饮食营养为辅助。当病情稳定进入恢复期后,再以饮食为主、静脉为辅。

若在饮食上能注意以下三点,对病情恢复或许有利:

避免过硬的食物。肝脏会影响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特别是对脂肪类食物的消化过差,且肝衰竭可造成门静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等问题出现。

所以这阶段患者饮食应绝对避免吃过硬、不好消化、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导致消化道出血,特别是坚果一类可造成胃损伤,甚至是诱发急性大出血。

避免酒精摄入。酒精的主要成分就是乙醇,它需要通过肝脏分泌出的酒精脱氢酶来进行代谢,包括了乙醇和乙醛脱氢酶两个种类。如若长期饮酒过量,就容易诱发酒精肝,甚至是发展至肝硬化、肝衰竭等。

而且酒精所造成的肝损害有阈值效应,也就是说到了一定饮酒量或饮酒年限后,就会大大增加肝衰竭风险。

对于已经出现肝衰竭的患者,酒精摄入无疑是会加速肝衰竭的进程,甚至是诱发急性中毒和死亡。所以,肝衰竭患者应绝对限制酒精摄入。

合理搭配每日饮食。按照喊着病情轻重的不同,每日应控制热量摄入,保持1500千卡左右的总热量。对于已经合并肝性脑病的患者,蛋白质摄入应绝对限制,可服用氨基酸制剂代替。

除了日常饮食外,患者在睡前加餐200-300千卡也有一定必要性。有研究表明,睡前加餐(以50克碳水化合物为主),能有效改善机体饥饿状态,从而改善患者机体代谢。

另外,肝衰竭患者可适当喝酸奶,特别是人工发酵没有添加剂的酸奶,其含有大量乳酸菌,能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群繁殖,同时促进各类微量元素吸收,最好是在两餐之间服用效果更佳;

如若已经出现肝腹水或浮肿的患者,应限制盐分和水的摄入,每日摄入钠盐量维持在500mg~800mg之间。进水量现在在1000ml以下,如若出现了严重的低钠血症,还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量。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虽说肝衰竭伤害较大,但是若能在早期发现,且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最终也未必会走到死亡的结局。而且临床上针对不同程度的肝衰竭,也有不同的治疗方法,甚至是肝移植等,都可提升患者后期的生存率。

如果觉得《得了肝衰竭 饮食上注意3点(或能增加治疗成功率)》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