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心疼父母菜场摆摊40年 小夫妻辞职回乡(开网红店为他们养老)

2023-06-19 分类:养生资讯

佳伦和匡佑是一对年轻的台湾夫妻,

两人32岁时,双双辞职去英国念设计,

毕业后便留在英国工作。

同时,父母在台北的菜市场经营着一间

70年历史的老糕饼铺——合兴糕团店,

是至今全台湾唯一保留手敲松糕的糕饼店。

当年他家的点心是宋美龄的最爱,

现在李安导演每次一回到台湾,

也都会来这买点心。

2016年时,看着辛苦经营了店铺40年的父母,

佳伦和匡佑觉得他们老了,很是心疼,

便决定辞职回到台湾,继承家业。

佳伦的爷爷是上海糕饼师傅,

1947年来到台湾后没多久,

来往返两岸的船班停驶,

爷爷回不了大陆,

就在台北的南门市场里开糕饼店,

专卖想念的上海家乡味——松糕。

70年过去,

现代人的饮食、口味早已和以往不同,

佳伦十年前就发现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差,

夫妻两人便决心要把这菜市场卖的传统点心,

带到年轻人身边。

他们把中式点心做出西方甜点的精致,

研发了20多种新口味,都成了网红爆款!

这家70年的老店,现在也成了红遍台湾的网红店。

自述任佳伦编辑白汶平

我是合兴的第三代,我爷爷是上海人,他是糕饼师傅,1947年来到台湾,当时他19岁,结果来了以后,因为两岸船班停驶,他就回不去了,于是他在台北的南门市场开糕饼店。

小时候对爷爷的印象,就是他都穿着西装在菜市场做生意,他衣柜里也都是西装,即使天气再热,他也会穿一件背心,把自己打理很整齐,有上海老克勒的腔调,每次听到爷爷敲松糕,我就会很开心,松糕也是他想念的家乡味。

我们店里主打上海松糕,也卖苏式酥饼,因为我奶奶是江苏苏州人,加上后来在台湾也做当地点心,有时配合节气:元宵节卖元宵、端午节卖粽子、中秋节卖月饼……市场卖的东西加起来有100种。

从爷爷那个时代开始,松糕就是大家非常喜欢的传统小吃,当年宋美龄夫人都是合兴的老顾客,一直会来买。

我们家的松糕这么多年,还是坚持手工做,一个一个敲出来的,其实现在可以机器量产了,但我们希望可以保留这项传统,让现在的年轻人知道,松糕是怎么做出来的,爸爸每次都很骄傲的说:“现在还有手敲松糕的,台湾只剩我们合兴了吧!”

制作过程,从选米开始,浸泡3到4个小时,洗米也要洗5次以上,把米外面那层粉洗掉后晒干,接着自己打磨成粉,拌水拌糖再加馅填装,这有一定的湿度比例,否则松糕敲出来很快会干掉。

我是菜市场里长大的小孩,从小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大清早五、六点,就开始忙生意一直到晚上,非常辛苦,尤其过年生意最忙,几乎没在休息,所以我很抗拒接下糕团店,后来去读了设计。

妈妈会开玩笑说:“你做设计也这么忙,没日没夜的,很适合回家里工作哦!”,但我就是不要,我想做我喜欢的事,后来我和先生32岁的时候,决定去英国深造,待了4年,那时候很多同学都已经叫我先生“叔叔”了。

我们在欧洲就发现国外的市场里都是年轻人在经营,像意大利的辛香料、火腿摊,都是传到第八代第九代,而且有自己的当代特色,所以我们就想,家里的糕饼店,是不是也能用我们这一代的方式去经营。

其实我们一开始还是不想接家业,最初是在英国“隔空”给爸妈建议,他们也有意识到转型这件事。

为了跟上时代,我爸爸开始学着用电脑,自己拍照、自己架设网站,他会在菜市场里戴着老花眼镜,一个一个字的敲键盘,对订单,加上每天还是要做糕饼,转型对他们来说,就算他们想做也有心无力。

看着他们这样操劳,我很心疼,也渐渐意识到他们真的年纪大了,思维也和现在的年轻人不一样,于是我们决定回来自己做,做给他们看,我们所谓的转型是什么。

我们想要中式的糕饼也能有西式精致的呈现。爷爷那个年代是为了吃饱,所以松糕一个就是一碗饭的量,现在是吃得巧而非吃得饱,所以第一件事就是要把松糕做小,我们到日本考察过,他们的和果子都做得很精致,所以我们也想用这种方式改良。

松糕改良后的大小对比

妈妈一听就说:“不可能,光是模子就找不到师傅刻!”,他们都不知道现在已经是用机器刻糕饼花样的,另外一方面,他们觉得松糕做小不可行,因为松糕太小,蒸出来很快就会干掉。

几次试验后,果真如爸妈所说,改小后的松糕,真的很快就干掉了,但我们不放弃,重新调整大小,试过好几种模子和水份比例,差不多快一年才成功。

虽然和爸妈沟通的过程中,常常有争执,但是无论怎样的新想法产生,一定要他们能接受,我们才会执行,上一代的经验会让我们少走一点冤枉路。

合兴壹玖肆柒

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松糕,我跟先生2016和2017年的时候,分别开了两家新店。

第一间开在大稻埕,1920年代这里是台北最热闹的地方,近年文创兴起,老屋改建,有很多年轻人会来,我们也改造了其中一间。

包装重新设计,这里比较像展示伴手礼的店面,新店开张后,有十家以上的日本、英国等海内外杂志都来采访报道过。

合兴八十八亭

第二间店改造的就是一间日本旧宿舍,客人在这里可以喝茶吃糕点,像西式的下午茶一样。

有的时候年轻人来我们店里,会感到很新鲜,觉得第一次吃到这种东西,他们回去会很兴奋跟他们爸妈说、带他们爸妈来,结果他们爸妈来了以后就会觉得奇怪,合兴…名字好熟,接着他们爸妈想起来会说:“这你小时候吃过啊,你忘了哦!”

这就是同样的东西,但在不同时代,用不同的方式去接触和呈现。

做这么多事,我们最终还是想把最传统的东西带回市场,接下爸妈的店。现在很多市场里的摊子也传到第二代第三代了,如果有更多人愿意投入转型,那老一辈的人可以慢慢退休,传统也能被延续,不断传承。

部分资料视频、照片来源:

合兴壹玖肆柒 摄影师袁绪虎

如果觉得《心疼父母菜场摆摊40年 小夫妻辞职回乡(开网红店为他们养老)》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