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铜川列桥村:生态养老服务(让村民脱贫迈上致富路)

2023-06-2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54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从铜川市印台区沿342国道北上,一个名叫“烈桥”的普通小山村条条巷道,一尘不染,依山而建、梯级分布的四排二层小楼,飞檐翘角,古意浓郁。从西安赶来这里度假的老人们,或坐在亭子里摇扇纳凉,或迈着悠闲的步子走在绿荫下的公园里,呈现出一副悠然自得的画面。

在村口与几位村民聊天得知,烈桥村以前很烂,也很穷。有个说列桥村的顺口溜:吃的是粗粮,住的是瓦房。到处是土路,整天灰尘扬。挣钱无门路,常年受恓惶,姑娘要外嫁,嫌弃这鬼地方。小伙子娶不下媳妇,急死爹和娘!以前的烈桥和现在的烈桥简直是天壤之别,这个略显偏僻的小山村是如何成功实现华丽转身的呢?

穷则思变,烈桥一直在艰难探索

走进烈桥村委会,见到了村里的干部们。闲谈得知,烈桥地处原305省道一侧,以前,50多户群众所住的土坯房散布在一片洼地。人多地少,填不饱肚子;几处煤场,弄得到处脏兮兮的;农业劳动力质量退化,很多“农二代”既融不进城市,又不愿意回到农村,成为游走在城市边缘的特殊群体。

段西仓是烈桥村支书,他告诉记者:“我曾在西安打工,1994年因结婚回村。一家五口人,挤在两间不足20平米的土坯房里。180块钱的婚床,都是赊来的,祖祖辈辈种庄稼,到头来挣不下钱。改行养鸡,防疫跟不上,赔了。后来在煤场边开了个门市部搞批发,赚的是养家糊口的钱。”回忆列桥村的过去,段西仓苦不堪言。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金锁关镇有很多小煤窑,当时,村干部抓住了机遇,通过经营煤场,让村上的年轻人有事干。后来,因污染整治,烈桥煤场被取缔。一度活跃的村子立即变得静寂下来。看没了指望,村班子也变得七零八落。因无人愿当干部,老支书退下来后,村支书一年居然换了三次。到了1999年,时任村会计的段西仓被村民推选为村主任。

段西仓敢于担当。他觉得,既然乡亲们信任自己,那自己就得干些实事来。上任后,他四处奔波,通过跑到的项目,给村上通上了自来水,帮村民搞起了养殖业,还修通了好几段生产路。2005年,段西仓被推选为村支书。

抢抓机遇,烈桥实现了第一次嬗变

烈桥之变,契机在于2012年10月西(安)延(安)高速公路建设。当时,西延高速要从村子通过,须拆除28户村民住房,赔偿标准180元/㎡。为激励群众搬迁,建设方还出台了一条措施:率先搬迁的农户,可得到奖补资金300元/㎡。这一措施关系到村民们的切身利益,段西仓连夜登门,向挨家挨户搬迁户宣传政策。次日,便组织人力,开始行动。赶在年底前,28户农舍全部拆除,这样的搬迁速度让建设方大感意外。

28户群众领到了赔偿款。按村里的常理,下一步就是村民们各选新址建房了。但烈桥没有按常理出牌,而是接二连三地开会,同大伙商讨如何用好这笔钱。各种会议上,大伙各抒己见,说什么都有。对此,老支书王广乾站出来:“西仓啊,你一定要给大伙把房盖了,能盖的自己盖,盖不动的拉一把,拉不动的拽一把。除了拆迁范围内的28户,还要考虑把不在拆迁范围内的17户和看好搬迁新址的13户一并安置了,最好来个‘大踏步’,直接从土坯房到‘别墅’。”老支书的一番话,鼓足了段西仓的信心。白天,他继续奔波研究;晚上,组织大家一起商讨,然后带领村“两委”班子入户走访,给村民做思想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周后,58户村民有47户赞同盖二层小别墅。有了群众基础,段西仓开始四处奔走,区政府办、交通局、移民办、西延高速办等部门和单位,磨破了嘴皮,最终为17户村民争取到每户3万元的盖房补贴,还争取到移民搬迁、危房改造、以工代赈、灾后重建等项目。半年后,一排排靓丽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农舍建起来了。这一年年底,村民们就搬了进去,过了个开开心心的春节。

发挥优势,烈桥走上了养老服务之路

“退耕还林了,煤场关了,大伙靠什么吃饭?”村民以后的生活犹如一座大山,压得段西仓彻夜难眠,到处求教。2013年5月,曾任西安某制糖厂厂长的舅舅给段西仓打电话说,党和政府越来越关注老龄工作,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产业,烈桥有条件,也有前景。

这一通电话,让段西仓如拨云见日。放下电话,他就打开电脑,连夜上网查资料。第二天一大早,他牵头召开村两委会议。会上,他激动的说:“咱们烈桥,是著名气象学家雷雨顺的故乡,可到现在还是个贫困村。我们人均耕地少,可森林覆盖率高,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很适合搞生态养老。再说,我们村离黄帝陵、照金、药王山、陈炉古镇景区不远,玉华宫、金锁石林就在家门口,我们何不利用这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养老服务产业?”

当得知武汉籍的叔伯姑父、老牌工程师正在村里走亲戚,段西仓立即前去看望并向其咨询:能不能把农户二楼房屋楼梯外置、建成民宿,吸引城里老年人来此度假、观光?随后,村上干部带着这一想法征求群众意见,没想到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响应。

2016年7月,烈桥组建了“茶树源”开发公司,还同西安和爱集团签订合作协议,该集团长期为“茶树源”提供稳定客源;玉华宫、金锁关石林、照金等景区长期提供门票优惠。烈桥通过“绿色生态+康养服务+旅游+农业产业链”,吸引城市“银发族”消费,带动村民增收、脱贫、致富。

房租 务工 农家乐 列桥村人人脱贫,过上了好日子

“这个小山村植被好、空气好,每天早上,保健医生为我们搞体检和饮食指导;我们出去锻炼,服务人员全程陪护;在田间,我们摘些果蔬,体验劳动乐趣;在这里,大伙不光下棋、玩牌、聊天、读报看书,公司还提供了几条旅游线路组织我们外出观光,回来后还可参加一些篝火晚会之类的文艺活动,大伙过得非常充实、愉悦。”来自西安的退休老干部宋先生乐呵呵地说。而村民姜艳丽同样兴奋:“这些新房子,自家住当然够了,近几年,就把二楼腾出来,租出去给从西安来的客人住,一年下来,能挣4000元。”

“茶树源”公司的组建,为实施产业扶贫找准了路子,为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振兴建设奠定了基础。如今,公司租用25家农户房屋,提供床位125张,聘用中医保健医生1名,种植天然无公害果蔬600余亩,鸡、羊、鹅、猪养殖业发展势头稳定,带动村上房屋租赁、劳务用工、农家乐等5个项目,带动发展农户110户,其中贫困群众就有18人。数据显示,2012年,烈桥人均纯收入不足4000元。到了201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提升到14933元,全村48户166人人脱贫,过上了好日子。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裴明

如果觉得《铜川列桥村:生态养老服务(让村民脱贫迈上致富路)》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