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生态养老如何践行

2023-06-2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7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有一个小县城,离县城八公里路程的地方,有一个养老院,名字叫福林养老院。

福林养老院在当地,那是远近闻名的存在。因为它有一个特色,只有做过教师职业的人和本村的老人可以入住。

初初听来觉得很不可思议,养老院还分职业吗?你还别不相信 ,还真就有这么奇葩的事儿。养老院本是村上公办的。原本的目的是给村上的老年人养老。可有一个问题,村上的老年人大部分没有退休工资之类的。大家都是农民出身,保险一类的,自然也是没有的。

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了,他们有儿有女,农村又都有地,养老应该不成问题。但问题也刚刚出在这儿,村里年轻人大部分都外出了,留下的都是空巢老人,有些更是孤寡老人,村里管吧,管不上那么多,不管吧,又实在看不下去。

那怎么解决他们的衣食住行问题呢?又有谁来照顾呢?

眼看事情就要黄,有一个叫周福林的人才,支了一个叫技术性养老的招。

什么是技术性养老,一听这词儿,确实有点抽象,可一说开了就很好理解了?

原来呀,这周福林也是一名教师,自然认识很多退了休的老教师,他就发现一个问题,这些退休的老教师,虽然衣食不愁,但是过得并不如意,教师本是最有责任和最爱思考的行业之一,可一旦退休了以后,突然觉得什么都不用做了,很多人反倒不习惯,往往退下来时间不长,人的精神气就完全没有了。

于是呢,他就想把这些共同职业经历的人结合到一起来过生活,这样彼此之间有了共同的话题,还能彼此交流年轻时的经验,人一动起脑子来,日子不就放变得丰富多彩了。

教师群体都有退休工资,他们的入住可以帮忙解决养老院的部分资金问题,家里后辈也乐得他们开心,也省得一天在家里唠唠叨叨,

于是事儿一办起来果然很受欢迎。很快就有很多老年教师入住了。

养老院是顺利筹办起来的,可村里的老人怎么办呢?这时技术型养老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六七十岁的农村老人往往体力都还很好,他们没什么文化,也没有更多的精神娱乐方式,但他们都好动,总喜欢找点儿事情做,没事儿的时候喜欢找有文化的人唠唠嗑,拉拉家常。

于是院方便找老人们商量,年纪不是很大的老人,同村上的部分年轻人一起,分担养老院的实际工作,帮助照顾年纪较大的老年人,以此来作为留在养老院的资本。老人们想想,唉,这事我可以干呀,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就这么办了起来。

土地房屋是村上的,农村人种地,粮食蔬菜自然不成问题,相对城市里来说便宜的太多,成本自然也就低了,老人们吃着最环保的粮食喝着最干净的水,出门是山山水水,满眼的风景,闲情逸致上来时,还可以到地里去锻炼一下,活动一下身体,也可以选择爬爬山。一群教师闲不住,便把村里的孩子们结合了起来,这下村里人更高兴了,等于请了很多免费的老师,正解决了老实巴交的农民,不会教育后辈的难题,有的人喜欢养花,有的人喜欢下棋,有喜欢看书的,就这样老人院的设施越来越全。

村里还给养老院置办了很多书籍,很多娱乐设施和健身设施,这些原本该用做生活费用的资源被节省了下来,让老人院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有声有色,同时也给大家减少了负担。

老人们的子孙辈,每逢节假日都会来看上一看,于是村上开办了民宿,也置办了农家乐,慢慢的经济有了起色,看家里有事儿做,很多到外地的年轻人也回了家,慢慢的,这个村子变得远近闻名,县城里很多老人都想去,而苦于没有名额了。

这是我见过最生态的一种养老方式,它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村里有个政策,所有在这个养老院过世的老人,村里将提供免费的土地,进行安葬。

现在村上还新建了一所学校,很多县城里的家长都将孩子送到了这里,彻底改变了原来人们将孩子从农村送到城市里的局面。

来时,奔万丈红尘;去时,伴绿水青山。

作为读者的你又是否想过怎么给自己养老呢?

如果觉得《生态养老如何践行》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