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康熙十六岁就差点和平收回台湾(一点小事没谈拢让施琅有机会立功)

2023-06-2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51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想一想,十六岁的你在做什么?年少轻狂、早恋、高中生一枚?

康熙皇帝十六岁已经能够除掉权臣鳌拜,还能跟台湾的郑经谈判,而且还差点和平收回台湾,这一年郑经28岁。

康熙八年八月,爱新觉罗玄烨派明珠到福建负责跟台湾谈判的有关事宜,而明珠本人并没有像《康熙王朝》里亲自到台湾,而是派了一个四品知府带诏书去了台湾。郑经见了这个知府并没有接受康熙的诏书,而是说,我念上天有好生之德,不愿意让百姓受苦,所以希望能够跟朝鲜一样,称臣纳贡,而且不削发(当时中国已经基本上全部是满族的半边光头)。明珠跟郑经谈来谈去,最后谈不拢的就是削发还是不削发,明珠做不了主,只好上报康熙。康熙给明珠下了一道谕旨说,郑经是中国人,不跟朝鲜一样,必须剃发,如果谈不成,明珠就马上回京。完全是一副爱谈不谈的架子,谁知就因为剃发与否的这点问题,就让和平收复台湾成为了泡影。

康熙十二年,三藩叛乱,台湾问题就彻底搁置了,让郑经过了几年太平日子,三藩平定之后,康熙用施琅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回了台湾。其实在郑经手中的时候,割据台湾与郑成功时期已经完全不同,已经不是为了支持明王朝,而纯粹是为了一己的利益。人贵有自知之明,如果郑经能够早日归顺,不仅可以继续保有富贵,也可以真正避免生灵涂炭。

如果觉得《康熙十六岁就差点和平收回台湾(一点小事没谈拢让施琅有机会立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