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要闻 |(兰州这些“活文物”有了身份证)

2023-06-2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568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古树是文化的象征,是活化石

每逢看到或参天入云或绿冠尽展的百年古树

人们立刻会感到震撼

进而感叹这座城市的沧桑厚重和历史文化底蕴

是不是觉得很震撼

这就对了……

近日来,兰州市445棵古树名木陆续有了自己新的身份证,作为精致兰州中的文化元素,为这座城市深深地打上了文化和历史的烙印。

兰州市查录445棵单株古树名木

1

其实,自1983年,兰州市便开始了对古树名木的调查和保护工作,随后又在1984年、1997年、2007年和2011年先后进行了四轮普查和挂牌保护。为了进一步查清我市古树名木资源,更新古树名木资源信息,摸清全市古树名木资源数量、种类、分布、管护中存在问题,充分挖掘古树名木的文化内涵,建立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古树名木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系统化,2017年,我市根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全面完成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有关事项的通知》(全绿办〔2018〕5号)要求,依据《古树名木鉴定规范》(LY/T2737-2016),委托专业单位对全市古树名木进行了第五轮的全面普查。

1

兰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黄蓉:

此次调查工作于2017年10月正式启动,并在当年12月份召开全市古树名木普查推进会,对全市五区三县古树名木管护单位的负责人和业务工作者进行培训,2018年3月30日召开全市古树名木普查推进会,要求五区三县对各自管辖区域内的古树名木进行全面摸底,2018年5月24日在各区县古树名木主管部门协助下展开全市古树名木的普查工作,历时半年时间。在此期间,普查人员共对28个乡镇(76个村)29个街道(44个社区)所有单株古树名木每木调查,对古树群进行了抽样调查,并拍摄照片或视频资料。此次调查,不仅查清了我市古树名木资源种类、分布状况,还掌握了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现状,为我市进一步开展古树名木管理与保护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基础资料。

根据普查结果,目前兰州市共有散生单株古树名木445株,隶属18科25属31种。从数量来看,旱柳资源数量位居首位,为126棵,占单株古树名木总数量的28.31%;其次是国槐,为69棵,占古树名木总数量的15.51%。

普查结果还显示

兰州市1000年以上古树有四棵

七里河区文化宫两棵唐槐

(树龄约1320年)

红古区张家寺村寺庙旁文成槐

(树龄约1300年)

榆中县定远镇矿湾村龙泉寺旁圆柏

(树龄约1000年)

千年之前的树木

比我爷爷的爷爷还要大呢?

真的是太厉害了!

据介绍,此次普查较2007年增加了一个特征代码,其内容包括树高,树围、冠幅等。从数量上来看,较2007年多出100多株。黄蓉解释说,这里面有漏查的情况,此外还有划分的问题,如北塔山的名木,2007年是按两株来普查的,此次则是按照四株、五株来进行普查,再就是树龄的增长。

据了解,目前我市已陆续开展了对每一棵单株古树名木进行挂牌编号的工作。每一棵单株古树的铭牌都有各自的编号,如同人们的身份证一样,是唯一的。在这个牌子上,市民可以看到古树名木的树种、编号、拉丁学名、保护级别和管护责任单位等基本信息,并配有二维码,市民通过扫描二维码还可来了解这棵树更多的信息及历史渊源。

此外,市民还可通过登录兰州市林业局官网,点开“兰州市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便可对散生单株古树名木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查询。同时,重点古树的监管、志愿者服务以及古树认养等模块拓展工作正在进行,这些措施的实施,将使我市在古树名木档案管理方面更具系统化和科学化。

5个古树群共有古树名木16186棵

在兰州什川

也有着非常多的古树

这些古树组成了古树群

他们正在坚强的生长着

记者查阅资料,什川的梨树栽培源自明代,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园中树龄最长的超过300年,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梨树尚存数千株。虽古茎虬曲,历经沧桑却依然枝繁叶茂,百媚千娇。一般来说,梨树寿命就是几十年,而什川梨园却是一个奇迹、一个谜。

皋兰县古梨园保护中心杨主任:

截至目前,什川古梨园共有百年以上挂牌古梨树9425株,占地面积3939亩,另有古槐树1株、古侧柏1株,形成了以古梨树为主体的古树群落,在兰州市乃至甘肃省都属于古树数量较多的古树群落。

兰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黄蓉:

古树群以前就有,但之前所做最多是的皋兰县的古梨树群。其他的四个古树群,以前只是被提到了,但没有做为一个整体去统一管理和保护。此次普查,我市正式确定了5个古树群,合计有16186棵,其生长势头、生长环境和管护均较好,基本都是二级和三级古树。此次,什川镇的梨园古树群有了一块两米宽,一米五高的牌子,在古梨树园的出口和入口各竖了一块。此外,我市还要在仁寿山的入口、都市春天的入口处等也设置了保护牌子。

在保护上,皋兰县已经成立了古梨园保护中心,对什川镇古梨树群的每棵古树均进行了挂牌保护;安宁区安宁堡街道的古枣树群和榆中县青城镇的古梨树群,由耕地承包农户管护;都市春天生态园古梨树群和仁寿山古枣树群分别由都市春天生态园和兰州市仁寿山景区管委会进行保护。

古树享有诸多特殊待遇

兰州市工人文化宫(原金天观),回廊幽曲,松柏槐榆错杂遍布,这里现有3棵唐槐,该树种植在唐初,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历经数朝,屡枯屡荣,绵延不衰,现如今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沉默不语地见证着历史的兴衰。其中有一棵唐槐盘根曲节,老枝纵横,高达的20米,树径近3米,树围5点4米。

记者查阅资料得知,“金天观”原有36株唐槐,称为“三十六部雷将”,清末尚存8株,1930年狂风刮折四株,新中国成立后,尚留4株,1970年,因一工厂占地,挖掉1株,现仅存3株。

兰州市工人文化宫书记姬小龙

唐槐是文化宫里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树,是他们的宝贝,因此在平时的管护过程中,也予以特殊的关照。每年春季病虫害多发的时候,他们会及时喷洒农药,遇到大的病情,就积极和林业局沟通,祛除病情,确保古树健康生长。记者注意到,大树底部,已用汉白玉围栏进行了保护,每棵古树旁,还建有避雷针,以防雷雨天气时古树受到伤害。姬小龙还说,古树毕竟生长了1300多年了,他们还针对古树自身的破损情况进行了修补,也就是业内人士所说的复壮,使古树再一次焕发新春。

夏日炎炎,位于读者大道的夏园里矮草青青、绿树成阴。市民三三两两,在这里散步、乘凉。在这里,一棵约150岁的旱柳以其独特的外形格外引人注目。记者在现场看到,该树的主枝虽已干枯,两旁的侧枝却宛延向上,枝繁叶茂,焕发着勃勃的生机。为了减轻枝干的重量,技术人员在对该树复壮的同时,很巧妙地在侧枝下支起3根柱子,其颜色和外表与古树浑然一体,犹如古树伸向大地的三支臂膀,分不清真伪。许多市民路经此处,都要拿起手机,与这棵外形奇异的寿星树合个影。

记者还注意到,古树根基旁,有一个喷洒口,为这棵古树提供着水份。距离树基约3米多的地方,技术人员围绕古树设计了一个圆形的复壮沟,复壮沟边缘每隔约80公分,还有一个塑料小口。这个口的主要功能是为了给树根通气,再就是方便给该树提供养料。其实,这棵古树的优厚待遇还不止这些。

兰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黄蓉:

前期,技术人员对该古树的破损部分进行了填充,这是为了防止雨水进树洞后,滋生病虫,进而使古树的生长带来影响。此外,他们在对这棵古树复壮的同时,还对土壤进行了灭菌杀虫的处理。

古树承载的不仅仅是历史

参与普查的工作人员

在榆中县连搭镇,有一棵青杄树,挂满了红被面,当地村民视之为“神树”。当该处面临拆迁时,就有住户说拆迁费不给都行,就是不要把这棵树挖掉。正是在村民们的无私保护下,这棵树才留存至今。要“神树”不要拆迁费,这也说明了,自古以来人们对古树的尊重和敬畏。也正如此,虽历经沧桑,有不少古树在民间得以存活下来。

在红古区张家寺村寺庙旁,有一棵约1300年的古树。相传,这棵树为江夏王李道宗王府伍总管奉命,为文成公主进藏沿途修建驿站,此地为其中一处。当时总管从内地运来12棵小槐树,种植于驿站周边驱邪,后仅低洼处一棵存活。现为三发根芽重生至今。

在采访的过程中

记者还听闻了许多关于古树的故事

例如什川就流传着“连心树”的故事

1957年1月,什川乡五星社社员精心挑选了一棵优质果树上收获的上等苹果,向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赠送“解放果”、“翻身果”。人们先用邮箱邮寄,但被退回,后又推选代表上京面送。到京后,代表的再三恳求和感人肺腑的话语,打动了中央办公厅的接待同志,终于答应将苹果收下。3月下旬,五星社收到中央办公厅寄来的书信,信中写道:“五星社社员同志们,给主席送来的苹果已收到,主席说不能白吃农民的果子,现付上款,希望以后不要这样做……,要大力发展苹果。”

自从毛泽东同志品尝了什川的苹果后,当地人们更加精心呵护自己的果园,这棵树也长得更加枝繁叶茂,万亩梨园也愈发郁郁葱葱,瓜果的味道越来越甜。从此,什川人便把这棵给他们带来美好记忆的苹果树称为“连心树”。

什川镇北庄村十字街西面的街道边,还有一棵见证什川历史的活丰碑——五百年古槐。古槐虽历经五百年的沧桑,至今仍茎体苍郁,枝杆交柯,叶茂如鳞,树冠覆地达数10米,树围5.2米,高约15米,1987年5月列为县级古树名木进行保护。

据《金城魏氏家谱》的《槐树记》记载,古槐初由魏氏敬太君从娘家敬家坪(榆中)将树苗携带至什川,种植于魏氏家祠门前,至今已有500多年。什川古槐曾遭三次雷击,有三大主枝断裂。但至今老槐仍健康成长,福荫村民。传说原榆中敬家坪老槐树由山西洪洞县移植而来,是明朝山西洪洞大移民时所植。如今屹立什川的古槐被当地乡民视为金城魏氏之根,受到什川乡亲的保护和祭拜。500余年的古槐是金城魏氏之根。

梨园记载的故事远不止这些:有“世界第一古梨园”美誉的什川万亩古梨园最老的梨树高龄多少呢?2005年,皋兰县的有关专家、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根据魏氏家谱的记载,在万亩梨园中仔细寻找,评选出了两棵年代久远、树龄达438岁、枝繁叶茂、产量最高的冬果梨树和软儿梨树,分别将其命名为“树王”、“树后”。

树王、树后位于什川楼子街向北500米的梨园中。两棵树相隔不足50米,属什川最老的一片园区。树王、树后树冠高大开阔,栽于明嘉靖年间(1577年),树径达4.2米,冠幅约15米,树高有11米,每年的产果量仍维持在2000公斤以上。树王是一棵冬果梨树,树后是一棵软儿梨树。

看了这么久关于古树的“干货”

是不是也想听一听关于古树的故事?

好的

我满足你这个简单的小要求

什川民间流传,一日王母娘娘在瑶池宴请百仙,为求得百花绽放之热闹景象,突发奇想,传旨给百花仙子,让天庭各色花卉在宴席间同时盛开。百花仙子不敢违抗懿旨,便各使绝技,当日各色鲜花缤纷怒放。事有不巧,恰逢梨花仙子飘落凡间,远眺什川,峡谷秀美,河水环绕,酷似太极,便萌生传授百姓梨树栽植技艺之想法。因此她主持的梨花没有绽放,终被王母娘娘发现,且认为梨花仙子私离天庭,有意抗旨,十分恼怒,遂降旨让梨花仙子永留人间,不得返回天庭。从黄河边凌波而起欲回天庭的梨花仙子闻听王母懿旨后,已无归天之心,顷刻化作石身,驻足黄河岸边,呵护万亩梨园,年年洒下甘露,催开树树梨花,造福一方生灵,让这里的人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梨花仙子是什川的“保护神”,很受当地人民爱戴。

何为古树名木?

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活的文物,也是风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科研、生态、观赏和科普价值。古树名木资源,被视为“活文物”受到普遍重视和保护。

古树,一般是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老树木。三百年以上的是一级古树,一百年到三百年是二级古树。

名木,各地有不同的规定,以南京市衡定名木的标准,是指具有以下情况的树木:

1.具有纪念意义的树木;

2.国外贵宾栽种的“友谊树”,或外国政府、有影响的团体、著名人士种植或赠送的树木;

3.在风景区(点)起重要点缀作用,或与历史传说、掌故等有关的树木;

4.稀有珍贵树种或本地特有树种。

访谈:

古树名木是活着的文化遗产

有人说,“古树是活着的文化遗产,历史建筑毁掉了,还可以凭着书中记载或人们记忆复建起来,而古树毁掉了,就再也没有了。”

采访时,市林业局园林绿化科科长张萍说,古树作为一个物种能长期保存下来,说明它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很适宜我们本地的生长,可以作为研究苗木生理、古自然史的重要资料,对于研究如何改善我们目前树种结构单一,生态环境脆弱、基因遗传等一系列问题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其次,古树生活的年代久远,它的生命已和当地的环境、文化、历史融为一体,体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见证了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与自然界历史的变迁,反映了地域的历史文脉和景观特色,在城市建设中,把其作为城市生态文化景观的主旋律,可以展现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并为精致兰州添色增韵。还有就是,古树树体高大、古朴,树枝道劲有力,树形优美,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对于发展本地的旅游事业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就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她说,为防止古树遭到人为破坏,给古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市林业局计划分年度、分批次、分轻重缓急地对需要复壮的古树名木开展复壮工作,如通过设立保护栏和支架、改良土壤、施肥浇水、填补树洞、修剪树枝、病虫害防治、清除周围杂物等方式促使古树复壮。今年市林业局结合《兰州市古树名木衰败原因及保护复壮技术研究》,对城关区夏园内旱柳、西固区港务区的国槐和五泉山公园的两棵雪松实施了复壮。目前,正在编制《兰州市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技术标准》,编制完成后,将更好地指导我市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复壮工作。在古树名木的保护过程中,各区古树管护单位要加强巡查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并制止有关损坏古树名木的行为,及时上报市级主管部门,市级主管部门将联合执法部门,对买卖、转让、移植、砍伐古树名木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切实使全市古树名木得到有效保护。

此外,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呼吁全民参与爱护古树,希望更多热心于古树保护和绿化事业的热心居民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最终形成“保护古树、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

相信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我市的古树名木必将得到有效保护,也必将为兰州留下一笔丰厚的人文财富和自然财富。(记者吕晟君)

来源:兰州日报

在看

如果觉得《要闻 |(兰州这些“活文物”有了身份证)》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