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如何打造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2023-06-2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4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欢乐颂》一书中,包奕凡妈妈去世之后,父亲当晚立即找到儿子,平静地和儿子以及儿子对象安迪说:“我们自己家里几个人先开个小会,我录音。”

一边继续说着家产的分配,一边平静地要喝冰水,就好像去世是个不相干的人一样。

继续说到:“我上一次得癌症,已经想明白很多。但身不由己,还是又过了几年地狱里的日子。今天开始嘛,我解放了……”

到底是为什么能把一个家庭形容成地狱,身患癌症被救活了,还要叹息自己继续过几年地狱生活,而不是庆幸活过来了,好好珍惜生活珍惜家人。

还好此时包奕凡已经是成年人,也有独立判断的能力了,要么在这样的家庭关系长大的孩子会怎么样呢?孩子就会感到痛苦、愤怒、忧郁或自卑……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第二部分讲的是如何给孩子打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1、与家庭结构相比,家庭关系更重要

书中写到,即使你和孩子的另外一位家长分居,只要你以尊重的方式提到对方,那就不会对孩子有负面影响。父母互相欣赏彼此的优点,而不是总强调对方的缺点。如果一直强调对方是坏人,孩子往往也会把这种想法加以内化,认为自己也是“坏人”。

《孩子永远惯不坏》中曾经有个女儿写信给作者佐佐木说,我无法原谅母亲,她说母亲是那种“别人都错,就我一个人对”的人,而这个什么都错的人,当天也包括她的父亲,从小到大母亲一直当着她面讲父亲的坏话,她也一直以为父亲不称职,不愿意和父亲沟通,因此父女关系也很差。直到她结婚生子之后,才终于发现,父亲是对的,但依旧错过了人生中的很多美好时光,而她也很痛苦。

这种就是一方灌输另外一方是坏人,最后不仅影响了家庭关系,还影响了孩子本身。

书中写到只要是父母之间有明确、积极的沟通,即使分居离婚,亲子关系也会比较融洽。所以无论一方有怎么样的不好,我们都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去诋毁对方,那样只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2、夫妻如何吵架更和谐?

有些夫妻吵架是为了吵而吵,是为了惩罚对方而吵,而不是为了结果而吵。可是你想过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吗?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会让孩子一直处于警戒状态,他们的经历和注意力都会切换到某种紧急应对模式。

《深井效应》曾提到过,如果应激反应一直处于反复开启状态,他不仅会影响神经系统,也会影响免疫系统,激素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但吵架又不是可以避免的,只要人有交往,就避免不了舌头不碰牙齿的。那么如果吵才能更明智,并解决问题呢?

一、承认自己的感受,也考虑对方的感受。

一个人老是坚持自己是对的,那是对一段关系或一个家庭最大的耗损。是不是有的一旦一方犯错了,对方就会说:“我早就说过!”“你看看,我是不是提醒过你,我说对吧。”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就想揍人,这不是马后炮吗?

二、定义你自己,而不是定义别人。

例如对方总是看手机,你可以说:“你刷手机时,都不回我的话,我觉得很受伤。”

这句话里不仅用我陈述,而且还陈述了我的感受。

三、不要反应,要反思。

四、接纳你的脆弱,而不是害怕示弱

五、不要径自认定他人的意图。

洪兰老师的一期讲座曾说过,其实很多夫妻的吵架是可以避免的,有的女士喜欢不明说用暗示的方式,有位女士因为结婚纪念日快到了,她想让丈夫预约酒店和买鲜花,于是就把结婚戒指放在了桌子上。结果丈夫发现戒指,说妻子把婚戒到处乱放会弄丢的,结果争吵就开始了。

3、释放善意,让家庭关系更融洽

怎么做可以培养善意呢?

一、回应对方寻求回应或关注的请求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有一个女士说我好像是嫁给了一堵墙,我穿透不了这堵墙,到达不了他的内心,这就是丈夫不回应妻子的典型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书中写到,戈特曼曾经做个一个实验,观察130对夫妻在一起的时候,一方提出要求,一方放下手边的事情认真聆听的,这种情况下是要求得到了回应,而这正是表示关注和回应。

六年后,这130对中已经分开的夫妻,是那些平均只对伴侣的3/10的要求做出回应的。

这种积极回应和表示感兴趣,不仅适用于夫妻关系,同样也适用于亲子关系。

二、在对方身上寻求慰藉,而不是把对方视为对手。换句话说,就是要合作与协作,而不是竞争。

苏小子妈妈:和孩子一起成长!

如果觉得《《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如何打造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