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警惕毒蘑菇(慎食野生菌)

2023-06-2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97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提到采蘑菇,耳边总会响起“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这首儿时的童谣。可是,我要告诉大家,路边的野花不要采,路边的蘑菇更不能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毒蘑菇的事。

毒蘑菇,学名毒蕈(xùn),是有毒蘑菇的总称,人们食用后可造成不同程度中毒,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我国是世界上毒蕈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包括怀疑有毒在内的毒蕈有400余种,其大多数属担子菌纲、伞菌目,少数属于子囊菌纲。因误食毒蘑菇的中毒死亡人数占我国食物中毒死亡总人数的25%-55%,近几年,蘑菇中毒事件在陕西省也偶有发生。

世界上最毒的蘑菇隐藏于鹅膏、盔孢伞和环柄菇三个属中。三个属中的剧毒蘑菇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但却都能合成剧毒毒素:鹅膏毒肽。且鹅膏菌属通过基因改良进化出了合成新毒素的能力,因此其毒性超过了盔孢伞和环柄菇,成了当之无愧的“毒王”,90%蘑菇中毒致死事件都与它有关。拒食鹅膏菌,可减少90%以上的蘑菇致死事件。在这里,请大家牢记鹅膏菌属的形态特征:“穿裙带帽脚穿鞋”,绝勿采食鹅膏菌。

鹅膏毒肽属慢性剧毒毒素,0.2毫克可引起中毒,2毫克可导致死亡,主要引起肝脏损伤和肾脏损伤。误食含有鹅膏肽类毒素的蘑菇初期往往无法察觉,一般在食用后6-12小时才表现出症状,有病例到20小时后才出现中毒症状。症状主要是恶心,呕吐和剧烈腹痛,此时肝功能正常,极易误诊为肠胃炎。中毒后的第2-3天,出现“假愈期”,中毒症状消失,近似康复。假愈期过后,患者重新出现腹痛、带血样腹泻等症状,病情迅速恶化。如果患者在假愈期出院,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再次入院抢救概率很低,最后肝、肾、心、脑、肺等器官功能衰竭,5~8天病人死亡。

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等症状,要及时前往医院救治。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处理。同时,应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病从口入,防控蘑菇中毒的根本是拒食毒蘑菇,勿采食野生蘑菇,勿食用来源不明的野生蘑菇。

稿件来源:理化检验所

审核:程永兵

编辑:刘 青

【来源:陕西疾控】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如果觉得《警惕毒蘑菇(慎食野生菌)》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