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儿童“万能药”蒲地蓝走下神坛(这些年倒下的儿科神药知多少)

2023-06-2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8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说起蒲地蓝,很多大人应该并不陌生

小宝宝风热感冒、咽喉红肿

此药经常派上用场

然而最近,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

要求蒲地蓝消炎制剂修改说明书

并对不良反应等增加了说明

//

药监局决定修订蒲地蓝不良反应

//

早先,记者查询了目前市面上销售的蒲地蓝消炎片,说明书上【不良反应】和【禁忌】项均写着“尚不明确”四个字。就在几天前,蒲地蓝说明书有了新的变化。

近日,记者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获悉,根据药品不良反应评估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对蒲地蓝消炎制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处方药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项进行修订。

↓↓↓

蒲地蓝消炎制剂处方药说明书修订要求应包括:

【不良反应】项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乏力、头晕等;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

【禁忌】项应包括:对本品及所含成分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应包括:1.孕妇慎用。2.过敏体质者慎用。3.症见腹痛、喜暖、泄泻等脾胃虚寒者慎用。

值得关注的是,在注意事项中,明确了孕妇慎用和过敏体质者慎用。

被要求修改说明书的可不止蒲地蓝一家。

//

婴幼孕群体禁用茵栀黄注射液

//

2016年8月,药监局出台公告,禁止将茵栀黄注射液用于新生儿、婴幼儿、孕妇,当时还有些医生站出来为茵栀黄正名,说被禁的只是针剂,口服剂型是安全的。

2017年,药监局又出台了一份新的公告,要求在茵栀黄口服制剂说明书里增加:本品有腹泻、呕吐和皮疹等不良反应报告,鉴于茵栀黄口服制剂有G6PD缺乏患者发生溶血的个例,建议G6PD缺乏者谨慎使用。

这份公告虽然是一种进步,但其实大部分新生儿黄疸不需要治疗,黄疸严重需要治疗的有更安全的治疗方式比如照蓝光。

小儿外科医生drpei介绍称:茵栀黄退黄的效果其实主要是依靠“腹泻”这个不良反应产生的,如果碰巧孩子有G6PD缺乏,用了导致溶血反而会加重黄疸,而我们也并不知道新生儿宝宝是否有G6PD缺乏。

再加上茵栀黄成份复杂,有效性和安全性都没有严格验证,所以真正有见识的医生认为完全没必要给孩子用这个药。

中成药生产上市之前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药物试验,所以不清楚它们的药效和安全性,自然没办法权衡收益和风险。

孩子从一出生就可能要和中药打交道,去医院没被开上中药是小概率事件,更危险的是中药注射液,XX平、XX宁之类的中药注射液在儿科都应用得非常广泛,因为成分复杂,过敏反应常发,严重的发生致死性的过敏性休克。

//

今年修改药品说明书共28种药品

//

据了解,今年修改药品说明书的28种药品中,10种为中药注射剂,其中8种又在儿童用药范畴被禁用/限用或进行风险提示,包括柴胡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作为我国特有的药品品类,大多数品种都获批于1985年之前,临床有效性数据、安全性数据严重不足。

近年来不良反应事故频发,引发患者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担忧。

在此次被要求修改药品说明书的中药注射剂中,曾有多个品种发生过严重不良反应致死事件。

如双黄连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2009年最为突出:安徽、云南和江苏三省先后有三名患者注射了黑龙江多多药业生产的双黄连注射液后死于严重不良反应。2008年10月,云南6名患者使用完达山刺五加注射液出现严重不良反应,3例死亡。

//

别让孩子成为“尚不明确”的试验品

//

曾经,在儿科,蒲地蓝似乎成了感冒治疗的标配。宝宝生病时,许多爸爸妈妈担心西药的副作用,而选择了感觉副作用更小的中成药。

如今大批量的中成药被禁,这一批药物都是因为出现不良反应而被禁,同时国家药监局要求药厂更新相关药品说明书,而查阅这些药品旧的说明书,你会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不良反应】这一项上几乎都是:尚不明确。

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是国产药还是进口药,无论是准字药还是非准字的“药”,儿童用药陷阱无处不在。

小编建议家长可以做以下几点:

↓↓↓

1、平常多学习医药常识,不要给孩子吃这些已经禁用或者慎用的药品。

2、鉴于当下医患关系敏感,碰到医生开这些无用还可能有害的药物时,也别硬跟医生怼上,委婉一点,开中药注射液可以告诉医生孩子过敏,口服或外用药告诉医生自己家里还有。

3、碰到有疑问的药物也可以问问医生这个药是什么用途的,自己心里有个大概的判断。

最后,小编再给大家普及一些孩子禁用或慎用的药品:

上下滚动查看更多

终于被你滑滚到底了

如果觉得《儿童“万能药”蒲地蓝走下神坛(这些年倒下的儿科神药知多少)》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