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福建特色鼎边糊 看似简单的做法背后(还有这样的饮食特色)

2023-06-2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95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鼎边糊是福建人偏爱的一种风味小吃,在福建本地被分为了两个流派,一个是福州鼎边糊,另一个是漳州鼎边糊。但不管是哪个流派,都是当地人极其钟爱的早餐佳选。而且,不单单是本地人,就是旅居此地的外地人,也会渐渐地爱上这道美食,可以说鼎边糊在福建已经是一道非常有口碑的经典美食了。

但是,在品尝过美味的鼎边糊之后,你又是否了解,这看似寻常普通的一碗鼎边糊,其背后的特色与讲究呢?我们都知道鼎边糊是将调好的米浆沿着锅壁淋一圈过去,然后等它干后,刮下来,就成了鼎边糊的主角。这样看,似乎也不难呀。但是,你知道吗?其实做鼎边糊的米浆,却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首先是要用来磨浆的大米,要认真地用清水泡上两个小时。然后是磨成浆后,要下锅的这个动作,需要又快又准,否则,把米浆直接倒到了汤里那就失败了。

然后是做鼎边糊要用的汤,福建人热爱汤汤水水,这鼎边糊的汤就有讲究了。比如做虾汤时要把虾糠放到纱袋里绑紧,然后才放进汤里煮,这样做大概是为了待会的汤里会比较清澄吧。然后是各种辅料,像香菇、丁香鱼干等都需要先用油锅煸熟。而且要注意的是,汤与米浆两者的时间配合要恰当,不能让鼎边糊放凉太久才加入汤里,否则鼎边糊就会变成烂面糊,再不复那般脆嫩口感了。

其实,现在的福建鼎边糊也早已经出现了创新的制作方式。再不像以前那样讲究汤的程序。只需要事先准备的骨头汤即可,像虾米等辅料都是后续加入的。当然,等这些辅料在汤里出味之后一样要捞出,却已经简便了许多,也不必多费事准备一个纱袋。而现在也没有辅料的煸香程序,都是直接就加入汤里一起熬煮。

说罢鼎边糊的做法讲究,再来看看鼎边糊背后的传奇特色。传说,鼎边糊这种饮食距今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清代时郑东廓先生就曾在其著述中提及和赞扬过这道小吃。更有一段传奇故事,说当年福州抗倭时,福州老百姓想要宴请各位军士。奈何军情紧急,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就在这时,不知是谁灵机一动,将米浆沿着锅壁淋下去,就此造就了这道美食。于是军士们总算赶上吃了这顿饱餐才上战场。

当然了,传说的真假无从考究。只是,时至今日,福建鼎边糊的人气和口碑却是实打实的。早餐时,来一碗鲜嫩的鼎边糊,配上一屉生煎包或者其它一些小吃,简直就是人生一大乐事,也难怪那么多旅客,都会对这道美食赞不绝口了。

文章属于小何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

如果觉得《福建特色鼎边糊 看似简单的做法背后(还有这样的饮食特色)》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