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浑身是泥巴(80小时为新乡7000户掌灯)

2023-06-2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5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感谢辽宁电力为我们送来光明,这面锦旗代表全体居民的谢意。”7月27日17时10分,河南新乡恒基时代广场由发电机临时供电转为正式供电,这也标志着,由沈阳供电公司发电车近80个小时的应急保电任务圆满结束。自辽宁公司援豫第一批应急供电抢修救援队抵达新乡市以来,根据当地供电应急保障需求,45名辽电人、9台发电车,从应急供电、紧急抢修及调度、物资、后勤等方面作出科学安排,有力保障了当地7000户百姓有序用电。

人休车不休 及时为百姓续电

辽宁公司援豫第一批应急抢修救援队于7月22日23时出发,采用摩托化行军方式“人休车不休”昼夜兼程,历经19个小时于23日18时抵达河南省新乡市。针对各组在不同地点作业的情况,第一批应急抢修救援队明确了组织分工,并设置各组负责人和安全员。

抵达新乡的次日,第一批应急抢修救援队投入发电车9台分别对“豫北家园”“农行家属院”“中法家属院”“恒基时代广场”及“星海假日王府”共计5个小区进行发电车应急电源保障

“看到老百姓期盼来电焦急的眼神,让我揪心。看到老百姓一波接着一波送来水、为我们做饭,让我们感动。”抚顺供电公司队员孙晨光说,“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些人员去抢修,每台发电车基本就剩两、三个人,发电车电缆又粗又重,50米电缆我们一口气拽到小区受电端,全程不歇气,为的是居民早点用上电。”

小区用上应急电后,队员立即对发电车电气设备、电缆开展保电工作。在连续37摄氏度的桑拿天,队员始终坚守在发电车现场,定时巡视发电车电气部分、电缆及连接件等,全面保障百姓用电安全。

在新乡连续执行发电车应急供电任务的队员潘军说,“天天闻柴油味,噪音一听听一天,但看到百姓能用上辽宁的电,心里就不苦了。”

啃下硬骨头 全力抢修送光明

7月26日16时,援豫第一批应急抢修救援队根据当地需求为水木兰亭小区抢修恢复供电,接到任务后,领队刘云松立刻集结34名队员赶往抢修现场,并于17时开始紧急抢修……

据了解,本次河南省暴雨受灾严重的新乡市,多个小区由于地下配电室注水,无法进行电力抢修,水木兰亭小区近900户居民已经停水停电7天,经过消防和物业人员的共同努力,26日下午,该小区地下配电室具备抢修条件,辽宁公司救援队与新乡供电公司人员详细了解小区配电室情况后,经过现场勘查,制定了抢修方案和供电方式,由于地下配电室已被水淹,不具备送电条件,所以采取重新搭建配网系统,敷设临时电缆线路,确保七栋楼可同时接入应急电源车进行应急供电。

当晚,该小区的百姓自发组织了50余人配合辽宁公司救援队队员进行敷设电缆、安装低压环网箱等工作,当晚10时,新乡供电公司抢修队又增派15人,在三方合作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20条电缆630米敷设,安装电缆终端20个,安装临时电缆分支箱2座,并于27日凌晨2时,接入4台发电车恢复全部居民供电。

深夜的水木兰亭小区灯火通明,看到来电了,小区的百姓笑了,也哭了,因为他们之前被政府告知要做好半个月停水停电的准备,没想到辽宁公司的救援队队员顶着夏夜高温,把他们的事情当成自家的事一样,倾其所有、孤注一掷,一心只为送光明。

电亮新希望 新乡人民动真情

“新乡百姓给我们更多的是温暖,我们只是做了我们该做的,但新乡的百姓们却为我们做了很多。”回顾这几天在新乡的供电支援任务,刘云松如是说。

从7月24日辽宁公司第一批应急抢修救援队进入新乡开展作业以来,这支“辽电铁军”与老百姓“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一直在不断发生着。

水木兰亭小区业主们端着饭急着说:“这是我们各个业主自己家做的,不饿你们就每个尝一口,来尝尝我们的百家饭是什么味道。”

豫北家园小区没有物业,业主们自发成立了电力抢修后勤保障队伍,只要抢修队员还在工作,哪怕是凌晨三四点,他们都在现场随时待命。

王府小区75岁的老奶奶拿着扇子说:“你们别管我,他们小伙子帮你们干活,我老太太也能帮你们扇扇风。”

......

就这样在进入新乡后,在第一分队和新乡百姓的共同努力下,一个接着一个小区用上应急电,包括某军工厂等重点用户。在这期间,全体队员充分发扬辽电铁军精神,与新乡百姓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新乡百姓心中烙下了“辽亮”印记。

截至目前,辽宁公司援豫第一批应急供电抢修救援队已完成新乡大部分保电任务,并集结小分队,马不停蹄前往新乡卫辉县参与灾区供电保障工作。

责编:吴黎

如果觉得《浑身是泥巴(80小时为新乡7000户掌灯)》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