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85后小伙卖3套房4辆车“倾家荡产”建养老院(交不起女儿学费)

2023-06-2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05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31岁的李学洋(右二)是山东青岛一家养老院的院长,以前当过兵,退伍后自主创业。2014年,他毅然决然地放弃自己辛苦创办的金融公司,和妻子杨莎莎一起拿出多年来攒下的积蓄,开办养老院。期间,为了补贴养老院,夫妻俩总共投入了1000万元,他们把全部3套房子,和名下的4辆车子也卖了。最困难的时候,家里连孩子上幼儿园的600元学费都交不上了。

11月上旬的一个上午,作者看到李学洋时,他正和妻子杨莎莎,在养老院顶楼的护理区照顾失去活动能力的老人。穿着黑色卫衣,戴着粉色的围裙,面前的李学洋格外接地气。原来,为了节省人力开销,像这样照顾老人的活儿,李学洋经常亲自上阵。过了10分钟,李学洋忙完手头的活儿,这才停下来休息片刻,和作者聊起他的故事。

4年前,李学洋住在青岛五四广场附近,这是青岛的核心区域,周边的房价不能说是青岛最高,也是排名前几了。那时候,他还是青岛一家金融公司的老板,有千万身家,名下3套房产、5辆车。而如今,他却和家人一起,搬进了郊区的养老院居住。

李学洋老家河南许昌,当过兵,转业后来到青岛当司机,后来涉足金融行业,靠着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赚下第一桶金。之后创业,自己当老板。2013年的时候,李学洋就身家千万,住的是五四广场附近的豪宅,开的是保时捷卡宴。“生意风风火火,为什么办养老院?”说到这,李学洋若有所思:“为了父母。”

他告诉作者,他老家是许昌的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常年劳累。在青岛当司机的那些年,他还经常回老家看看父母,而做生意后,他回家的次数就越来越少。有一段时间,他连续四五年没回家看看爸妈。一边是生意的忙碌,一边是对父母身体的牵挂,那时的李学洋格外纠结。2013年,在别人看来事业有成的李学洋突然决定转行。他和妻子商量,要建一家养老院,把双方父母都接过来。

2014年,他毅然决然地放弃自己辛苦创办的金融公司,和妻子杨莎莎一起拿出多年来攒下的积蓄,开办养老院。夫妻俩在青岛市城阳区王沙路上找到了一处带院子的楼房,这里交通便利、空气清新。随后,李学洋解散了公司,将资金全部投入到了养老院。他们用女儿嘉馨的名字命名养老院,一方面寓意养老院“像家一样温馨”,一方面也希望养老院和女儿一起茁壮成长。

接手大楼以后,摆在夫妻俩面前的第一个困难出现了——这栋楼已经建成好多年,水压难以满足消防设施需要,要想建院,消防要过关。为了老人们的安全,李学洋一咬牙花了100多万元打了一口井,建了一套独立的消防系统。接下来是房屋装修,小两口又忙得不可开交。

过了几个月,李学洋夫妻的养老院正式开张。虽然没有大面积宣传,但李学洋的养老院还是迎来了不少老人。到2017年,养老院入住的老人有40多人。虽然老人不断增加,可因为入住率低,加上前期投入太多,李学洋的养老院一直入不敷出。为了补贴养老院,他先后把房子和包括卡宴在内的4辆车都卖了。没了房子,一家人都搬进了养老院住。

最困难的是2016年,为了方便老人看病拿药,李学洋夫妻决定办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要办证,养老院的许多设施就需要跟着更新,再加上方方面面的投入,让养老院面临资金链断裂。也就是在那时候,家里连孩子上幼儿园的600元学费都交不上了。当女儿的幼儿园老师找上家门,说孩子的学费已经拖了好几个月,李学洋备感惭愧。

就在两人陷入绝望之时,转机发生了,一位在青岛做生意的河南老乡听说他们的创业故事后向他们伸出了援手,拿出了本想买房的30万现金,并鼓励他们:“这笔钱投进去可能血本无归,可你们做的是善事,我没有不支持的道理。”就这样,养老院靠着这30万元,办下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李学洋和妻子也成功挺过了2016年。

入住的老人中,有很多已经在这里住了3年以上,他们已经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82岁的老爷子刘明宽就是其中之一。在养老院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主动找到李学洋,拿出自己的5万元积蓄,帮助这个三十出头的养老院院长渡过难关。刘明宽说:“李院长经常来找我喝茶,顺便问问我对养老院的经营有什么看法,有什么建议。凭这一点,我就觉得这个小伙子可以,他是真心想对老人好。”

养老院办起来以后,李学洋把父母和岳父岳母都接了过来,让他们在养老院安心养老。“老人闲不住,接过来以后,帮我干各种活儿。”李学洋说。图为李学洋的父亲正在养老院的后院里喂猪。

如今,李学洋的养老院已经运营了4年。虽然过程坎坷,但总体还算顺利。可喜的是,现在养老院刚刚开始盈利,养老院入住的老人也从去年的40多人,增长到如今的61人,这让李学洋很是欣慰。

碰到体力活,李学洋一般都会亲自上阵。最近养老院正在改造后院,很多建筑材料需要他搬运。李学洋说,他想把养老院的后院打造成一个小广场,让老人们的活动空间更充足。“有几位奶奶非常喜欢跳广场舞,把院子改造出来以后,她们就可以在院里跳舞了。”

李学洋说:“老人高兴,我就满足了,再累也值了。”当初周围的朋友都非常诧异李学洋的选择,而他自己则很淡然:“对我来说,金融行业是一份工作,除了赚钱就是赚钱。而建养老院则是一份事业,能让老人安享晚年的事业。”(图为李学洋、杨莎莎夫妇)

如果觉得《85后小伙卖3套房4辆车“倾家荡产”建养老院(交不起女儿学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