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家长约束孩子的正确方法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221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早教影响孩子的一生,因而教育要从小抓起,从点滴小事抓起。下面小编向大家介绍下家长约束孩子的正确方法,刚做父母的快来了解下吧~

所谓“不成规矩不成方圆”,爸爸妈妈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要学会约束孩子。不过,小编所说的约束孩子是要适当和正确的方法,否则就是适得其反,让学龄前儿童更加具有逆反心理哦。

家长约束孩子的方法

家长和老师都要和他讲道理,但不要唠叨,举一些实例,告诉他不守秩序、不安静听讲,是学不会知识的,而老师和家长都希望他多学东西,多学技能,长大做个有用的人。

和他本人谈话,要求他尽量约束自己,有疑问的时候举手提问,或下课提问,如果有几次做到了,要大大表扬。

在家里也要对他的行为有约束,做到家园一致。要正面诱导,不能打骂。

孩子六岁半后,再学习约束自己,是很困难的,家长和家里人要一致、要耐心,多讲道理,多表扬好行为,还是有效果的。

那么,如果过度的约束孩子会有哪些后果呢?

家长过度约束孩子的后果

孩子在家里受到的约束过多,就会在不受约束的地方发疯地玩,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等到了家,知道妈妈不让玩,玩了会挨批评,甚至挨打,或者要听妈妈大喊大叫,就会老实很多。孩子本性贪玩好动,在妈妈面前不能放纵地跑跳,也就会像没有了气的皮球,做什么都没有精神了。

孩子见到妈妈就知道又会有没完没了的学习任务、没完没了的唠叨、数不清的责备,自然见到妈妈就烦,不愿意见到妈妈,更不愿意回家,行动也就磨磨蹭蹭了。

由此看来,家长约束孩子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哦。

明智的家长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规矩:

(1)保护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培养孩子必要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起居习惯。严格规定安全游戏场所和玩耍规则,避免身体伤害,同时保证孩子心理上的安全感。

(2)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邀请孩子参与规则的设定,在一定范围内让他们自己选择和决定,并让他们体验自己选择的后果。

(3)鼓励尊重和友善对待他人:申明坚决不允许贬低和伤害别人的行为,鼓励分享、合作、互让、互助的行为。

其次,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设立符合他们的发展特点的规则。家长需要了解孩子在当前这一阶段,认知、语言、运动、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到了哪一步,这样才能确定合理的期望值,不至于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或给予过分保护。一第三,规则有主次,让孩子知道这一点。一般来说,关系到孩子健康和安全的规则最重要,例如,不在马路上玩,注意卫生,外出时告诉父母去哪里,晚上按时回家等。同样重要的是阻止孩子伤害别人的规则,如,不能打架、咬人等。其次是社交规则,如,不破坏别人的物品,不讽刺挖苦别人,在别人休息时保持安静,帮助别人等。再次是礼仪规范,如,吃饭时不吧唧嘴,坐有坐相等。最后是孩子可有选择余地的行为规则,如,穿什么衣服,听什么音乐等。这些基本上由孩子的个人喜好决定,除非家长确信有些行为会产生不良后果,如,音乐声过大会影响听力,穿得太少会感冒等。

在运用这些规则约束孩子的行为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事先对孩子讲清楚什么是他们想要看到的行为。比如,给孩子食物时,你就应该说:“宝宝,你不想吃了,就告诉妈妈,然后把盘子留在桌上。”而不是事后冲孩子嚷:“为什么把吃的东西扔到地上?不许摔盘子!”尽可能预先提醒孩子应该怎么做,申明什么是不允许的,预防孩子犯错,减少事后的批评指责。就好比在行人吐痰之前去制止他,而不是过后找他罚款。

(2)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说明规则。讲清楚规则是什么,和为什么定这条规则,能帮助孩子遵守它,控制自己的行为。孩子越小越需要解释,不要以为他们听不懂,而只是简单地下命令。对幼小的孩子需要放慢语速,用具体、简单的词汇和简短的句子表达,“京京,把积木放进积木桶。”而不是“把东西整理一下。”或“收拾好房间。”即便是大些的孩子,也需要明确的指令。因为对于同样的目标,他的理解可能和你的不一样。比如,孩子以为只要玩具不在地上就算整洁了,而你的要求却是玩具必须分别放进整理箱和玩具架。

(3)多用正面语言,少说“不”。比如,当孩子用手背擦鼻涕时,你最好说“用纸巾擦鼻涕。”而不是“不许用手擦鼻子!”

(4)用建议的方式提要求。“京京,我有个主意,我们一起把玩具收拾好,然后出去玩。”这样的口气往往比命令更容易让孩子合作。

(5)在适当的情况下,让孩子作选择。比如,“你先刷牙,还是先洗脸?”不过,要避免无限制的选择范围,如果你问孩子“早饭你想吃什么?”他会说“冰激凌!”所以你最好问“早饭你吃面包还是烧饼?”也不要出无选择的选择题,比如,你要求孩子收拾玩具时,问孩子“你想不想把玩具收起来,”采用“如果……就……”的句型,效果会比较好,“如果你把玩具收好,妈妈就给你讲故事。”

(6)问孩子听明白没有。让孩子重复你刚才讲的话,而不是简单地问“明白吗?”如果孩子不清楚你的规则,换个方式表达,直到孩子理解为止。‘

(7)给孩子留有理解和接受规则的时间。不要指望一次教育就能彻底解决问题,对于同一项规则你可能要重申好多遍。因为记忆力、认知能力和自控能力的限制,孩子往往会反复犯同样的错误。要有耐心,请记住他们还是孩子。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如果觉得《家长约束孩子的正确方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