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家长需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能力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290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父母们都想为孩子好,早教也因此不容忽视。今日小编给大家精心准备了些早教小知识,详解介绍家长需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能力。

很多家长都清楚,从小培养孩子们面对挫折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在一些情况下,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时,很多家长却往往会出于疼爱孩子的原因,竭尽全力地避免让孩子遭受到打击或者挫折。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上,我们每个人要走的人生之路也是漫长而曲折的,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成功相伴的,无论怎样我们都会经历失败或者遭遇人生的挫折。很多家长因为过于宝贝自己的孩子,不忍心看到孩子失败,担心孩子会受委屈,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替孩子安排好一切,为孩子设计人生之路,希望孩子在他们设计好的平坦道路上走下去,即便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家长们也都会出手替孩子来解决。

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只会让孩子们在独自面临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知所措,只懂得等待家长来帮助解决。这样的孩子完全不能独立地思考问题或者主动想办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家长这样帮孩子最后可能往往不仅没有帮助到孩子,反而是害了孩子,使孩子丧失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很多家长总是抱怨孩子在家里什么都行,可一旦到了外面就什么都不敢做。这是因为在家里有家长的包容,可是到了社会上或者是幼儿园和学校中,是没有人会买他们的账的,当孩子遇到问题因得不到家长或者他人的帮助,就会陷入困境,不知所措。这样孩子们渐渐地就会造成一种依赖,进一步导致孩子日后的一事无成。

而有些孩子更是因为无法独自面对遇到的挫折或者失败,进而选择了极端的方式来解决。这就造成了当今社会使家长和各个方面都非常关心的青少年自杀率上升的问题。

所以不可否认,对孩子们进行挫折教育是必不可少,而且是必需的。

有些父母非常怕自己的孩子吃苦,甚至怕他们磕着碰着。我们常常会看到如下情形:

刚刚会走路的小孩子,蹒珊地跟着妈妈向前走,突然,孩子一个步子不稳跌倒了,于是孩子坐在地上开始大哭,妈妈立刻紧张地跑过去,慌忙将孩子抱起来,拍拍身上的土,帮孩子擦掉眼泪,然后很可能这位妈妈还使劲地踩了跺脚,咒骂刚刚害孩子摔倒的地面。之后,妈妈还会给摔跤的孩子一些平时喜欢吃的点心或者零食来弥补他刚刚受到的委屈和惊吓。

如此这般,孩子们也就渐渐习惯于只要这样的事情——摔倒或者是磕着碰着发生,他们就会大哭着呆在原地,等待妈妈或者爸爸到来扶起他们,来帮助他们解决这一切,当然他们也还期待着之后的好吃的。

这样一来,我们的孩子就渐渐成为什么都要等待家长来处理的不能独立面对问题的人了,也成了不能承受任何挫折和失败的人。如果遇到的是家长都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么他们就更加无能为力,也许就会觉得“世界末日”到了。

编辑推荐:

"制造"挫折对孩子伤害大

改善宝宝受挫时的情绪

提高宝宝抗挫力的5个方法

幼儿时期到少年时期是一个人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据统计,两岁的儿童两年内靠记忆学习到的东西,成年人需要五十年时间才能学到。经常听退休的老人说,刚发生的事情转眼就忘,可是童年的事情却历历在目。这说明孩童时期的记忆比成人时期的要牢固。

孩子最初是无意识地获取大量信息的。他们经常是由于事物新奇、鲜明而引发兴趣,达成记忆,他们的记忆通常没有目的性。另外,幼儿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多以机械记忆为主,对于一些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容易记忆。因抽象能力还在不断发展之中,幼儿靠形象记忆的成分较大。

另外,儿童的记忆力处于波动状态。如一岁多一些的孩子不但能记住自己放置的东西,而且连家长找不到的东西有时都能帮忙找到。但随着孩子周围信息量的膨胀,其记忆力逐渐相对减弱,而到了一定时期,如有的孩子在三岁左右又会呈现记忆波峰,记忆力明显增强。这些规律的细微变化,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如果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做起,对其记忆力做些有意识的培养,这对培养记忆习惯,形成记忆技能与能力是有益的。

1。生活是记忆的源泉

儿童无意识记忆的成分较大,在生活中,需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有意识记忆的成分。请看下面的例子:

一大早,爸爸抱着七个月大的孩子到户外去玩耍,爸爸要教给孩子周围的东西各是什么,孩子会认真地记住。爸爸随手摘下一朵花:“这朵花很漂亮,你拿回去送给妈妈。”孩子拿着花,一回到家,就把手伸出去,把花给了妈妈。爸爸说:“宝宝真好,把一朵花送给了妈妈,爸爸妈妈都很高兴。”

电视里在播连续剧《三国演义》,一岁两个月的孩子对主题歌感兴趣,家长可以跟他一起听,听完以后,家长就唱这首歌,但中间要留出一两个字让孩子补出来。等孩子完全会说话时,再唱这首歌,孩子就可将其完全唱出。

把一些词意浅显、顺口的儿歌念给孩子,孩子会很有兴趣地把它记住。电视里的广告有些是对儿童观察力、记忆力、模仿力都好的,可将孩子感兴趣的广告在看过之后与孩子一起背诵。

也可以有意无意地问孩子一些问题来提醒他的记忆,但不用要求有精确的答案,例如:

早上吃了什么饭?

宝宝的玩具玩完了收起来了没有?放在什么地方了?

今天妈妈要上街买东西,要买什么东西,记得告诉妈妈。

吃饭前要先干什么?

今天爸爸跟宝宝玩了一上午,玩了些什么?能不能说给妈妈听?

从我们家到外婆家,你该怎么走?

我们家电话号码是多少?全家人生日分别是哪天?

只要有意识地安排记忆,就可以在生活中使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既可形成有意识记忆的习惯,也可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2。训练记忆的若干途径

在孩子两岁以后,就可以安排一些有意识的记忆训练。例如:当每天早上孩子醒来但还没有起床时,家长就拿一个孩子较熟悉的玩具,不让孩子看见,只说出玩具的某些特征,让孩子猜猜你拿的是什么玩具?如家长可以说:“圆的,绿色的,这是什么?”如果孩子猜不出来,你可鼓励他大胆地猜,直到猜中为止,或再多说一些特征来让他猜。孩子对这个做法既感兴趣,又久玩不厌,是培养记忆力的一个好方法。

记大意:在孩子三岁以后,可以给孩子编一些故事,以连续故事的形式讲,每次讲“一集”,过一会儿,让孩子复述故事大意。这样可以训练孩子的短时记忆能力。

记几何规则或概念:对于五岁的孩子,家长就可以用浅显的语言教给他“平行”、“同位角”等概念,然后画出图形,让其辨别,可帮助孩子形成几何记忆能力。

记忆图形:用火柴棒摆出一些图形来,让孩子看十秒钟,然后打乱让孩子复制。如果同时有两个图形,可观察二十秒再让孩子复制,依次锻炼。

应注意的是,孩子在学前期注意力的保持时间较短。因此,每次训练都应在孩子注意力的保持范围内进行,不可持续太长时间,训练时间要随年龄增大而逐步加长。

培养孩子的记忆力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因孩子年龄的不同,其设计方法也多种多样。家长只要有这方面的意识,再发挥一下你的组织才能,必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家长完全没有必要因孩子能背几首古诗就沾沾自喜,背古诗是培养记忆的一种手段,但如果把它作为全部努力,则是片面的,也是不可取的。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如果觉得《家长需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能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