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0到3岁的宝宝也会闹情绪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52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近些年,形形色色的早教组织悄然兴起,父母们也非常乐意的相信。其实早教可以从点滴小事在家学习好的,小编精心准备了些早教小知识,分享0到3岁的宝宝也会闹情绪。

当他慢慢学会用更多的动作、表情与语言来表达情绪的同时,发脾气成为了宝宝宣泄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而此时对父母来说,如何帮助宝宝学会掌控自己的愤怒就显得格外十分重要。如果宝宝难以顺利地发泄愤怒或者在生活中泛滥愤怒情绪,都会构成良好性格发展的隐患。

0-6个月

在此阶段,宝宝的喜怒哀乐受到自身生理感觉与外界刺激的左右,因此,父母要求宝宝控制自我情绪,这是他不可能做到的。而此时妈妈爸爸对他的关注与安慰是帮助宝宝控制负面情绪的唯一途径。

小贴士

帮助宝宝转移注意力,有助于宝宝脱离愤怒等负面情绪。例如:当他在噪音环境中表示不悦时,妈妈带着宝宝尽快脱离噪音环境是最好的安抚方法。

如果宝宝因为饥饿哭泣,妈妈应及时哺喂他。如果妈妈直到他哭到喉咙沙哑的时候才去哺奶,会使得宝宝因为过度沮丧而产生生理性的抵触,表现为吐奶、昏睡等不良生理反应。这些后果会令他难以从负面情绪中平息,长时间、高频率地用哭泣等方式来表示愤怒。

6-12个月

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学会了多种了不起的运动技能,比如:爬、走等,并能通过丰富的声音、表情甚至简单的话语与妈妈爸爸进行交流。此时,宝宝的愤怒情绪也开始细化为不安、生气与恐惧。自主逃避与关注妈妈爸爸的态度成了他愤怒情绪自我调节的主要方式。

小贴士

·妈妈爸爸是宝宝所信赖的人,因此父母对待事物的态度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宝宝的情绪。例如:妈妈爸爸一起愉快地陪伴着宝宝去玩他从来没有玩过的滑梯,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他内心的不安情绪。

·妈妈爸爸要仔细分辨宝宝的呢喃之声与哭泣等,适时发现宝宝的负面情绪,并通过口语与动作的安抚来帮助宝宝形成与妈妈爸爸交流情绪的习惯,这是鼓励宝宝学会说出情绪的第一步。例如:宝宝看到闪电有哭泣或者尖叫的时候,妈妈要告诉宝宝:“妈妈知道宝宝害怕,宝宝害怕的时候就抱住妈妈或者叫妈妈过来吧。”

12-24个月

在这个阶段里,宝宝逐步有了自我意识。他对别人的情绪与自我情绪的认知产生了初步理解。因此,他常常会通过观察他人的情绪反应来调节自我情绪。例如:宝宝因为晚餐前妈妈不给他吃饼干而哭闹,他会一边观察妈妈的反应,一边从硬地板上爬起来,坐到软地毯上哭闹,继续观察妈妈的反应。可以说,妈妈的反应是决定他哭泣时间与程度的主要因素。

小贴士

当宝宝夸大情绪时,妈妈爸爸冷静、理性的态度实际上能帮助宝宝学会抑制自己的愤怒情绪。

·妈妈爸爸可以通过和宝宝一起看儿童图画书或游戏等形式,帮助宝宝学习情绪表达的社会规则。例如:通过在儿童故事中为人物添加“快乐的脸”与“生气的脸”来了解为什么宝宝会不开心;为什么妈妈爸爸会生气;为什么妈妈爸爸和宝宝会一起开心。

24-36个月

2岁以后,宝宝能从关注自己的情绪拓展到关心他人的情绪。他人的积极与消极情绪都能起到控制宝宝愤怒情绪的作用。例如宝宝也开始在看见家人不愉快的时候,试图去安慰别人,又如看见妈妈不开心,就乖乖地去一边自己玩玩具,不再为妈妈添乱。

小贴士

妈妈爸爸更加需要以相对平等的方式来理解宝宝的忧伤与愤怒。例如:宝宝和小伙伴因为争抢玩具生气了,妈妈爸爸虽然不需要即时干涉,但可以通过和宝宝谈话,请他说出感受以及快乐的游戏等来帮助宝宝缓解不悦。

与宝宝约定几种表达或发泄不开心的特殊形式。例如:如果宝宝或者妈妈爸爸不开心,可以去捶打沙发垫子;到阳台上对着绿色的植物把不高兴的事情说出来,或者告诉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自己不开心的事情等。

提示:豁达的妈妈爸爸是宝宝学会控制愤怒情绪的最好榜样。日常生活中,妈妈爸爸常常用玩笑来化解争吵与冲突,宝宝会认识到不开心原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每一个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都在愉快的环境中成长,那么如何让宝宝一直保有愉快的情绪呢?爸爸妈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为孩子提供一个愉快、宽松的成长环境。

父母的情绪愉快稳定,在日常生活中会感染孩子,孩子的情绪也会处于愉快的状态。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予所需要的爱,这种爱既能培养孩子的愉快情绪,也是人格建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父母若按照成人的是非判断标准来要求孩子,必然会对孩子限制过多,这是不利于孩子愉快情绪培养的。

2、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

这样会促进孩子保持愉快的情绪。对孩子百依百顺,盲目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或者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均以冷漠对待,都不利于孩子合理情绪的培养。

3、帮助孩子释放不愉快的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完全避免不愉快情绪产生,也是没有必要的,关键是要帮助孩子通过适当的途径来释放它。大多数孩子在与小伙伴玩时会感到愉快和欢乐,因此父母就可以多为孩子创造这样的机会。帮助孩子释放不愉快情绪的时候,也可设法转移孩子不愉快的情绪,避免长时间持续这种情绪。

了解了这样一些知识,那么具体要怎么做呢?

EQ型家长处理孩子情绪的方法共有四个步骤:接受、分享、肯定与引导、策划。

第一步:接受

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首先要用同理心去帮助孩子描述他的感受。同理心是从孩子的角度去分享他的看法与感受。最有效的方式是直截了当地说出你看到的在他脸上流露出的情绪。例如:

“小明,你看来有点难过。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或者“我看到你有点怒气。什么事使你生气呀?”孩子跟所有人一样,他们的情绪都是有原因的,虽然孩子未必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来。而且用成人的角度和标准去看,这些原因或许不合理,无须有情绪,但对孩子来说,那些理由是重要和必需的。当改换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情况时,家长会更易接受那些原因。

有时问孩子为什么感到伤心,孩子未必能够好好地回答你。无论是怎样的回答,你要表现出尊重孩子的感受,肯定地接受和认识他们的感受。如此,每一次的沟通都能促进亲子之间的亲近。“接受”的意思是说:“我注意到你有这个情绪,并且我接受有这个情绪的你。”

第二步:分享

(1)先处理情绪

当孩子表现出负面情绪而家长已经运用同理心使他肯与自己谈下去的时候,首先应该做的是,帮助他们去捕捉内心的情绪。孩子对情绪认识不多,他们没有足够和适当的文字描述情绪,因此正确表达内心的感受会有困难。家长可以提供一些字眼帮助孩子将那种无形的恐慌和不舒适的感觉转换成一些可以被下定义、有界限的情绪类别。例如:“我敢说,那使你觉得尴尬,对吗?”或者“你感到被人拖累了,是吗?”如果孩子回应上面“肯定”部分的说话,想说出事情的内容、始末、谁人对错等,家长可以用话语把他带回到正确的方向(先处理情绪)。

例如:“原来是这些使你这样不开心。来,先告诉我你内心的感觉怎样。”

“哦,怪不得你这样反应啦!你心里现在觉得怎样?”

帮助孩子描述他的情绪,并不是告诉他那是应该有的感觉,而只是单纯地帮他刻画出他当时的内心感受,并且帮助他发展一些表达情绪的语汇。这个阶段也是很宝贵的EQ教育阶段:在被拒绝或否定时的情绪是愤怒,在心爱的玩具被打碎时的情绪是悲伤……这样,孩子将能更准确地把握自己的内心感受,因而能更有效地处理情绪。孩子越能精确地以言辞表示他的感受,就越能掌握处理情绪的能力。例如,当孩子生气时,他可能也感到失意、愤怒、混乱、被出卖、妒忌等。当他感到难过,他可能也感到受伤害、被排斥、空虚、沮丧等。认识到这些情绪的存在,孩子便更容易了解和处理他所面对的事情了。孩子需要一些时间去表达他的感受。用点耐心,若他正努力地说出情绪,不要打断他的话,只需单纯地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

这个技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当孩子有足够的情绪表达后,家长会发现孩子的面部表情、身体语言、说话速度、音调、音量及语气等都会有明显舒缓的迹象。

(2)后处理事情

若上述的情绪处理得好,孩子会平静一点,这时再引导孩子说出事情的细节,好让家长知道该怎样进一步引导孩子。

第三步:肯定与引导

家长应该对不适当的行为设立规范,就是说,勾画出两个明确的范围:一个是可以理解或接受的;另一个则是不能接受或者没有效果的东西。一个受挫的孩子会以不适当的方式表达负面情绪,例如打人、摔破玩具,或者辱骂别人等,家长在了解这些不良行为背后的情绪并且帮他描述感觉后,可以使孩子明白这些行为是不适当的,而且是不被容忍的。情绪本身从来都没有错,只是情绪推动出来的行为是否恰当、有没有效果而已。所以,因事情而产生的情绪及内心的动机总可以被肯定。也就是说,家长应表示理解和接受孩子的情绪和动机。跟着,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思考一些较为恰当的方法来处理负面的情绪。

例一:“你对小刚拿走你的游戏机很生气,我明白那种感受,但你打他就不对了。你想,现在他也想打你。这样,你俩便不能做朋友了,对吗?”

例二:“你感到妒忌是正常的,因为妹妹比你先抢坐在车子的前座,但你用难听的字眼骂她就不对了。因为她不会明白,下次仍会抢先,所以骂人解决不了问题。”

允许孩子保留他们的尊严、自尊及权利,这样的规范会使得家庭的运作更成功。当孩子清楚了设定的规范,又有控制自己生活的概念,他就会比较少地犯错。当他学会调整负面情绪时,就不需要家长责罚和管制。这样,孩子会接受家长为公平、可靠的盟友,也就比较能够让家长与他共同解决问题了。

对6岁以下的孩子,无须深入解释“不对”的理由,除非他主动发问。这是因为“道理”“是非”等需要运用抽象思考,是左脑的工作。而6岁以下的孩子用右脑学习,6岁以上才转用左脑学习。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他们的感觉不是问题之所在,而不良的言行才是问题的关键。所有的感觉及所有的期望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并非所有的行为都可以被接受。因此,家长的职责是对行为而不是对期望设定规范。

第四步:策划

帮助孩子处理情绪、解决问题,就要询问他想得到些什么,然后与孩子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引导他去发展自己的想法,帮助他做出最好的选择,鼓励他自己解决问题,孩子最后会领悟到:“现在我知道自己感觉糟透的原因了,而且我知道引起这些不舒服感觉的问题在哪里,我应该怎样去处理这些问题呢?”有的时候很多问题需要家长的参与才能解决,这时家长应以爽快及愉快的态度一同去做解决的工作,而不是责骂或者批评。而且要掌握一个原则:除非事情需要家长独自处理,否则,尽量选择有孩子参与的解决方案。

人生的每次经验都会让我们学到一些东西,使我们更有效地创造一个成功快乐的未来。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会抱怨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太多,因为问题总是不断地出现。而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则不断进步、享受人生、心境开朗、自信十足。当孩子很小的时候,便应该教导他懂得这个道理,而经过上述的接受、分享、肯定和引导三个阶段,现在正是恰当的时候。孩子已经知道了行为的范畴,于是家长可以用话语去引导孩子想出其他的处理方法,以便将来有类似情况出现时,孩子有更好的应付能力。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如果觉得《0到3岁的宝宝也会闹情绪》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