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美国人为何要反对“孔融让梨”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285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早教要从婴幼儿时期就要重视。接下来小编给大家讲解下美国人为何要反对“孔融让梨”,懵懂的父母们赶紧看过来!

中国教育家们一直都无法解释出其中的道理,归根到底就是缺少对孔融心理动机的揭示,把“礼让”行为误当成了“仁爱”道德表现,让“诚实”无辜地被“谦让”所抹杀,结果让一个虚伪的人格变成了近两千年的教育榜样。

中国文人或名人很喜欢找机会表白自己对穷苦人的同情,从高人一等的角度去渲染这种居高临下的悲悯,无非是彰显自我道德优越感,那些富人搞捐款时总爱同时贬低穷人的人格和智慧,那些批评他人伪善的人总爱表现自己的超人道德境界,这些都让中国社会非常难形成真诚慈善的氛围。

相比之下,美国人讲究实证,总爱通过实验论证一种行为的真正动机和效果,对于孔融让梨这个典故也有过经典论证。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在全美选出了50位成功人士和50名罪犯,分别给他们写信,邀请他们谈一谈自己的母亲。有两封回信给他的印象特别深。这两个人谈的事,都与“孔融让梨”有关。

一封来信是这样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的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又红又大的,别提多想得到了。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呀?”我刚想说要最大最红的那个,没想到弟弟抢先一步把这话说了出来。妈妈听后瞪了弟弟一眼,责备他:“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

一听到这个话,我马上转过弯来了,改口对妈妈说:“妈妈,我想要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很高兴,就把那个大苹果“奖”给了我。从此我知道了,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能直接说出来,要学会说谎。以后我学会了打架、偷、抢,只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不择手段。直到现在我被送进了监狱。这是一名犯人写来的信。

第二封信是一位名为约翰成功人士写来的,信中说: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大小不同的苹果,我和弟弟们都抢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红最大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孩子们,这个苹果最红最大最好吃,你们都有权利得到它,但大苹果只有一个,怎么办呢?现在咱们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3块,你们3人一人一块儿把它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结果我干的最好,就赢得了最大的苹果。

这与其说是美国版的“孔融让梨”,不如说是“约翰争梨”。要说一个故事就能决定一种人生,显然是极而言之;但要说母亲的观念和做法对孩子的一生没有影响,也不实际。事故的真实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提供给我们的启示。

在“约翰争梨”的故事里,约翰和他们的兄弟无论年龄多小,都是他们妈妈眼中拥有独立人格和意志的“人”,是人能任由成人意志驱使安排的。“约翰争梨”,正视人的天性和权利,通过制定和执行规则,实现了人的权利和义务之间、个人利益诉求和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统一。

当然,这种“争”,是“明争”,不是“暗斗”,更不同于抢、夺。它必须在两个条件下进行,一是有一套大家认同的规则,二是有“裁判”监督规则的执行。这也正是西方人习惯民主文化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中国人更相信个人的礼仪道德比人权平等和社会义务更重要而有效,结果形成了人治型社会。

在西方的教育体系中,孔融让梨显然不符合他们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理念,西方学者普遍对此进行了实验。在传统的西方家庭中,一位家长为了观察孩子们之间的友爱程度,把大小不同的苹果放在桌上,任由他们挑选,在挑选的结果出来以后,家长表扬了那位选的最小苹果的那位孩子,而对那位挑选了大苹果的孩子进行了批评,其实在挑选的最初,那位选择小苹果的孩子也是想选大苹果,但他懂得选小的更能赢得大人的青睐,从而违背自己最初的意愿选择了小苹果。

而这在某种程度上给了那些受批评的孩子一些启发,间接导致了孩子们学会了撒谎,过早接触了一些不良的信息。最终孩子们长大后都走上了违法的道路,然而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另一个家庭,却发生了不同结果,家长鼓励挑选小的苹果的孩子,赞扬他们的友爱精神,并且表扬挑选大苹果的孩子,称赞他们勇于追求自己想要的,显然这些孩子长大后都有了不一般的成就。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并非孔融让梨就一定能造就一个圣人。

看电视

美国人有近一半的闲暇时间是在电视机前度过的,也使得看电视成为了21世纪最潮的休闲娱乐。Nielsen公司有报道称,56.4%的收视率集中在现实型题材的电视节目,而体育节目仅为20%。

做运动

相对于女性而言,男性对运动的热衷程度要高出六个百分点。据美国运动器材协会称,2010年,有一些运动项目同时受到了男女两性的青睐,包括徒步行走、器械训练、游泳、单车运动、保龄球。

阅读

不同年龄层的人群对阅读偏好大相径庭。7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每周用于阅读的时间平均在1.1小时左右,而15至19岁的青年人每周用于阅读的时间平均仅为6分钟。

打电玩

《打破现状》一书的作者Jane McGonigal在书中这样写到:“目前全球每天有超过5亿的人平均每天至少玩网游一小时,仅在美国这一数字就已达到了1.83亿人。21岁以下的青年人每天消耗在游戏上的时间累积起来竟有1万小时,这一时间几乎相当于全勤参加初、高中所有课程的时间总和。更令人震惊的是,在美国,有500万的铁杆游戏迷每周玩游戏的时间总计超过40小时,而这一时间也几乎等同于干一份全职工作付出的时间。

网络社交

在美国,有近80%的网民会频繁关注社交网络及个人博客,这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网络时间。美国人究竟热衷于上什么网站呢?据统计,在2011年5月一个月内,美国人在Facebook上花费的时间总计为530亿分钟,这也使得Facebook成为了美国最具人气的热门网站。

享受音乐

美国人对Facebook的痴迷,也无疑反映了其对音乐的热衷。在全美前30种最受欢迎的大众爱好之中,有11种是关于音乐艺术的,音乐本身就拥有着3200多万的追随者。

旅游

2010年一整年,美国人休闲游的次数累计达到了15亿次。美国旅游协会称,休闲游受欢迎的原因不外乎走亲访友、异地购物、饱览景观以及享受海滩风情。

看电影

四分之三的美国人一年至少去影院看一次电影。美国电影协会自豪地表示,在美国和加拿大,电影院仍吸引着众多民众前来观赏影视作品,每年来电影院消费的人次要大于去其他剧院和运动场所的人次总和。

购物

尽管经济萧条对零售商的冲击着实不小,但服装业可谓异军突起,尤其是在网络购物上更是实现了销售大突破。就2010年一年间,美国人的网络交易额已达1860个亿。

放松身心冥想

虽然放松本身算不上是消遣娱乐的方式之一,姑且先留个席位吧。“美国人时间安排调查”的报告透露,男人放松身心冥想的时间要多于阅读;女人通过这种方式消遣的时间则多于运动锻炼。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如果觉得《美国人为何要反对“孔融让梨”》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